《通典》卷十二 食貨十二



北齊河清中,令諸州郡皆別置富人倉。初立之日,準所領中下戶口數,得支一年之糧,逐當州穀價賤時,斟量割當年義租充入。(齊制,歲每人出墾租二石,義租五斗,墾租送台,義租納郡,以備水旱。)穀貴,下價糶之,賤則還用所糴之物,依價糴貯。

後周文帝創製六官,司倉掌辨九穀之物,以量國用。足,蓄其餘,以待凶荒;不足,則止餘用。用足,則以粟貸人,春頒秋斂。

隋文帝開皇三年,衛州置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注,漕關東及汾、晉之粟,以給京師。京師置常平監。

五年,工部尚書長孫平奏:"古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積,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儲,雖水旱為災,人無菜色,皆由勸導有方,蓄積先備。請令諸州百姓及軍人勸課當社,共立義倉,收穫之日,隨其所得,勸課出粟及麥,於當社造倉窖貯之。即委社司,執帳檢校,每年收積,勿使損敗。若時或不熟,當社有饑饉者,即以此穀振給。"自是諸州儲峙委積。

至十五年,以義倉貯在人閒,多有費損,詔曰:"本置義倉,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計,輕爾費損,於後乏絕。又北境諸州,異於餘處,靈、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義倉雜種,並納本州。若人有旱儉少糧,先給雜種及遠年粟。"

十六年,又詔,秦、渭、河、廓、豳、隴、涇、寧、原、敷、丹、延、綏、銀等州社倉,並於當縣安置。又詔,社倉準上中下三等稅,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

大唐武德五年,廢常平監。八年敕,諸州斗秤,京太府校。

貞觀初,尚書左丞戴胄上言曰:"水旱凶災,前聖之所不免。國無九年儲蓄,禮經之所明誡。今喪亂之後,戶口凋殘,每歲租米,未實倉廩,隨即出給,才供當年。若遇凶災,將何振恤?故隋開皇立制,天下之人,節級輸粟,名為社倉。終於文皇,得無饑饉。及大業中,國用不足,並取社倉,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今請自王公以下,爰及眾庶,計所墾田稼穡頃畝,每至秋熟,準其見苗,以理勸課,盡令出粟。稻麥之鄉,亦同此稅。各納所在,為立義倉。年穀不登,百姓饑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太宗曰:"既為百姓,先作儲貯,官為舉掌,以備凶年。非朕所須,橫生賦斂,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有司,議立條制。"戶部尚書韓仲良奏:"王公以下墾田,畝納二升。其粟麥粳稻之屬,各依土地。貯之州縣,以備凶年。"制從之。自是天下州縣始置義倉,每有饑饉,則開倉振給。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頒新格:"義倉據地取稅,實是勞煩,宜令率戶出粟,上上戶五石,餘各有差。"六年,京東西市置常平倉。高宗、武太后數十年閒,義倉不許雜用,其後公私窘迫,貸義倉支用。自中宗神龍之後,天下義倉,費用向盡。

開元二十五年定式:"王公以下,每年戶別據所種田,畝別稅粟二升,以為義倉。其商賈戶若無田及不足者,上上戶稅五石,上中以下遞減各有差。諸出給雜種準粟者,稻穀一斗五升當粟一斗。其折納糙米者,稻三石折納糙米一石四斗。

天寶八年,凡天下諸色米都九千六百六萬二千二百二十石。

和糴一百一十三萬九千五百三十石:

關內(五十萬九千三百四十七石),

河東(十一萬二百二十九石),

河西(三十七萬一千七百五十石),

隴右(十四萬八千二百四石。)

諸色倉糧總千二百六十五萬六千六百二十石:

北倉(六百六十一萬六千八百四十石),

太倉(七萬一千二百七十石),

含嘉倉(五百八十三萬三千四百石),

太原倉(二萬八千一百四十石),

永豐倉(八萬三千七百二十石),

龍門倉(二萬三千二百五十石。)

正倉總四千二百一十二萬六千一百八十四石:

關內道(百八十二萬一千五百一十六石),

河北道(百八十二萬一千五百一十六石),

河東道(三千五十八萬九千百八十石),

河西道(七十萬二千六十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