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十九 職官一



第十三 王侯總敘 歷代王侯封爵(公主並官屬附)

△第十四 州郡上

司隸校尉 州牧刺史 總論州佐(別駕 治中 主簿 功曹書佐 部郡國從事 典郡書佐祭酒從事 中正) 都督(總管節度團練都統等使附) 都護

第十五 州郡下

京尹(京兆尹 左馮翊 右扶風 河南尹 留守附) 郡太守 總論郡佐(郡丞 別駕 長史司馬 錄事參軍 司功 司倉 司戶 司兵 司法 司士 參軍事 經學博士 醫博士 中正通守 五官掾 督郵郡尉) 縣令 總論縣佐(丞 主簿 尉 五百附) 鄉官 鎮戍關巿官致仕官

第十六 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 特進 光祿大夫以下

武散官

驃騎將軍 輔國將軍 鎮軍將軍以下 諸校尉

勛官

后妃(及內官命婦附)

第十七 俸祿

祿秩(幹力 白直 仗身 庶仆 親事 帳內 執衣 防閤 邑士 士力 門夫等並附) 致仕官祿 職田公廨田

第十八 秩品一(唐 虞 夏 商 周 秦 漢 後漢 魏)

△第十九 秩品二(晉 宋 齊 梁)

第二十 秩品三(陳 後魏 北齊)

△第二十一 秩品四(後周 隋)

第二十二 秩品五(大唐)

◎要略(官數 官品 設官沿革 封爵 三公 宰相 三老五更 祿秩)

○官數

唐六十員,虞六十員。(尚書云:"建官惟百。"鄭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聞。堯舜同道,或皆六十。並屬官而言,則皆有百。")

夏百二十員。(尚書云:"夏、商官倍。"則當二百。鄭玄曰:"百二十。")

殷二百四十員。(明堂位"二百"。鄭玄曰:"二百四十。")

周六萬三千六百七十五員。(內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諸侯國官六萬一千三十二人。按禮記王制計之。殷制周。)

漢自丞相至佐史,凡十三萬二百八十五員。(哀帝時,數兼諸府州郡胥吏。)

後漢七千五百六十七員。

晉六千八百三十六員。

宋六千一百七十二員。

齊二千一百三員。

後魏七千七百六十四員。

北齊二千三百二十二員。(並內官。)

後周二千九百八十九員。(並內官。)

隋一萬二千五百七十六員。(內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外郡縣官九千九百九十五。)

大唐一萬八千八百五員。(內官二千六百二十一,外郡縣官一萬六千一百八十五。)

○官品

周官九命。

漢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

後漢自中二千石至斗食,凡十三等。

魏秩次多因漢制,更置九品。

晉、宋、齊並因之。

梁因之,更置十八班,班多為貴。

陳並因之。

後魏置九品,品各置從,凡十八品。自四品以下,每品分為上下階,凡三十階。

北齊並因之。

後周制九命,每命分為二,以正為上,凡十八命。

隋置九品,品各有從。自四品以下,每品分為上下,凡三十階,自太師始焉,謂之流內。流內自此始焉。(煬帝除上下階,唯留正、從各九品。)又置視正二品至九品,品各有從,自行台尚書令始焉,謂之視流內。視流內自此始。

大唐自流內以上,並因隋制。又置視正五品、視從七品,以署薩寶及正祓,謂之視流內。又置勛品九品,自諸衛錄事及五省令史始焉,謂之流外。流外自此始。(勛品自齊梁即有之。)

○設官沿革

(略舉崇著者。其當部之官長,雖品秩下者,亦附此。)

黃帝:六相(堯有十六相。)為之輔相,不必名官。

少昊:司徒、(前漢嘗加大,後漢又加大。)司馬、(項羽加大,漢以後曰大,後周又加大。)司空、(前漢加大,改御史大夫為之。後周又加大。)司寇。(後周有內司寇卿,後又加大。)

唐: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州牧。

虞:太師、太保、納言、(隋及大唐嘗改侍中為之。)后稷、秩宗、士、共工、虞。

夏:九卿。

商:太宰、(晉、宋、齊、梁、陳改太師為之。)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司士、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