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十九 職官一



宋皆因晉制,唯大小國皆三軍。(至孝建中,凡國官屬不得稱臣於其主,改稱下官。)

齊因之。

梁因前代。(定製:諸王言曰令,境內稱之曰殿下;公侯言曰教,境內稱之曰第下。皆自稱曰寡人。相已下表疏如臣而不稱臣,文書下群官皆曰告。)

陳有郡王、嗣王、藩王、開國郡公、開國縣公、侯、伯、子、男、沐食侯、鄉亭侯、開國中關外侯,凡十二等。

後魏有王、開國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

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

後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隋有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凡九等。

大唐,國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郡公、縣公、開國侯、伯、子,凡九等。(並無其土,加實封者,乃給租庸。自武德至天寶,實封者百餘家;自至德至大曆三年,實封者二百六十五家。)

○三公

夏、商以前,雲天子無爵,三公無官。(伊尹曰:"三公調陰陽。")

周以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

漢以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為三公。

後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天地災變即皆策免,自太尉徐防始焉。靈帝就長安拜張溫為太尉。三公在外,自溫始也。)

魏、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皆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後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司徒為卿。)

隋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大唐因之。

○宰相

黃帝置六相。

堯有十六相。

殷湯有左右相。

周成王有左右相。

秦悼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始皇又始置相國。

漢置丞相,嘗置相國,或左右丞相,尋復舊。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司空,與大司馬、丞相是為三公,皆宰相也。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亦為宰相。

後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宰相,獻帝復置宰相。

魏改丞相為司徒。而文帝復置中書監、令,並掌機密,自是中書多為樞機之任,亦宰相也。又置大丞相及相國。

晉惠帝改丞相為司徒,尋復舊,俱為宰相。而中書監、令,常管機要,亦是相也。

宋齊梁陳,並相因習,或為丞相,或為相國,多非尋常人臣之職。(或掌機密,或錄尚書,或綜朝權,或管朝政,或為侍中,或給事中,或受顧命,皆為宰相。然中書職任機務之司,不必他名,亦為宰相。其有侍中兼外官,若宋王弘,侍中兼內官,若沈演之,其例不少,即非宰相,並在當時委任而已。)

後魏、北齊亦置丞相,俱為宰相。尤重門下官,多以侍中輔政,亦宰相也。

後周大冢宰,亦其任也。其後亦置左右丞相。

隋有內史、納言,是真宰相。(柳述為兵部尚書,參軍機密;又楊素為右僕射,與高熲專掌朝政。)

大唐侍中、中書令為真宰相,中間嘗改為左右相。他官參者無定員,但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知機務、參與政事及平章國重事之名者,並為宰相,亦漢行丞相事之例也。(其同中書門下三品,自貞觀中以兵部尚書李勣始。)

○三老五更

禮:"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後漢明帝以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安帝以李充為三老,靈帝以袁逢為三老。

魏高貴鄉公以王祥為三老,鄭小同為五更。

後魏孝文以尉元為三老,游明根為五更。

後周武帝以于謹為三老。

○祿秩

周制:自天子至下士,凡六等。諸侯國君十卿祿,(食二千八百八十人。)卿四大夫祿,(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倍上士,(食七十二人。)上士倍中士,(食三十六人。)中士倍下士,(食十八人。)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食九人。庶人在官,為未命為士者。次國小國同。)

漢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二等。中二千石、(月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百斛。)千石、(八十斛。)六百石、(七十斛。)比六百石、(六十斛。)四百石、(五十斛。)比四百石、(四十五斛。)三百石、(四十斛。)比三百石、(三十七斛。)二百石、(三十斛。)比二百石、(二十七斛。)百石。(十六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