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十九 職官一



後漢:賊曹尚書。尚書侍郎三十六人。(初稱尚書郎中,滿歲稱尚書郎,三歲稱侍郎,五歲遷大縣令。魏有尚書郎。晉又有郎中。隋初置三十六侍郎,後置員外郎一人,後又六曹各置侍郎,每曹有郎,有員外郎。大唐改曹郎為郎中。)秘書監。(後又置令。大唐嘗為蘭台太史,少監為侍郎,又嘗為麟台。)武衛、(至隋置左右。大唐為左右鷹揚衛。)輔國、(晉加大。宋改為輔師。大唐為武散。)四征、四鎮、四安、虎牙、征虜、捕虜、橫野、鷹揚、討逆、討虜、破虜等將軍。四中郎將、都督。(至晉加大。)河南尹、留守。班同三司、(前漢文帝以宋昌為衛將軍,亞三司,未為官也。)儀同三司。(魏有開府儀同三司。晉又有開府儀同三司。後魏有儀同三司。北齊有開府儀同三司,又有儀同三司。後周有開府儀同,又有上開府儀同大將軍。至隋為散官,又諸衛各置開府一人。)八座。

魏:五兵尚書、(至後魏有七兵尚書。隋曰兵部。大唐嘗為司戎太常伯,或為夏官,或為武部,又為兵部。)度支尚書、(吳有戶部。晉以後為度支。至隋為民部。大唐嘗為度支,又為戶部。)祠部曹尚書。(至後魏有儀曹尚書。後周有禮部。隋置禮部尚書。大唐嘗為司禮太常伯,或為春官,又為禮部。)殿中監。(秩甚卑。隋曰殿內監。大唐嘗為中御府大監。)中衛、(晉分為左右衛將軍。隋改為左右翊衛。大唐復為左右衛。)中領軍、(尋改曰領軍。隋改為左右屯衛。大唐嘗為左右戎衛,又嘗為左右玉鈐衛,又為左右領軍。)鎮軍、冠軍、游騎、(大唐並為武散。)四平、鎮北、虎威、撫軍、凌江、寧朔等將軍。行台。

晉:三公尚書,掌刑獄。起部尚書。(有事即置,事畢即省。)國子祭酒。(唯宋曰總明觀祭酒。大唐嘗為大司成,又為成均祭酒。)中軍、龍驤、寧遠。(大唐為武散。)

宋:殿中將軍。

齊:都官尚書。(至隋改為刑部。大唐嘗為司刑太常伯,又嘗為秋官,又改為憲部,又為刑部。)

梁:太府卿。(大唐嘗為外府卿,又嘗為司府卿。)雲麾、中武、壯武、明威、定遠、(大唐並為武散。)宇宙等大將軍。始以太常等名卿,分為四時,凡十二卿。

後魏:柱國、(至大唐為勛官。)天柱二大將軍。諸少卿。

後周:軍器。

隋:左右武候府大將軍、(大唐為金吾衛。)左右監門府將軍。(大唐改府為衛。)大總管。通守。(佐太守。)折衝府。正議、通議、朝議、朝請、朝散等大夫。左右驍衛府。(大唐除府字。)

大唐:太子賓客。(漢之四皓,非官。)左右千牛衛、左右屯營、(後改為羽林軍,嘗改為衛。)左右威衛、(嘗改左右豹韜衛。)左右龍武將軍。平章事、知政事、參知機務、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軍國重事。節度使、採訪使。宣威、(武散。)懷化、歸德等將軍。(並武散,以授歸義蕃官。)

○封爵

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

唐虞夏,建國凡五等,曰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秦爵二十等。(最高徹侯,迺得食縣。其次關內侯,食租稅於關內。餘十八等,大庶長以下,則如吏職。)

漢,國王、國侯、亭侯三等。(王皆裂地,侯以戶數為差,分人自此始。漢初論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三人。食邑者除租,每戶一歲更輸錢二百。)

後漢亦三等。(皇子封王,其郡為國。其列侯,雖寇、鄧元勛,不過四縣。)

魏,王、公、侯、伯、子、男,次縣侯,次鄉侯,次亭侯,次關內侯,凡九等。(關內侯為虛封,自此始。)

晉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又有開國郡公、縣公、郡侯、縣侯、伯、子、男及鄉亭、關內等侯,凡十五等。(王大國二萬戶,三軍,兵五千;次國一萬戶,二軍,兵三千;下國五千戶,一軍,兵千五百。其公之制如五千戶國。侯如不滿五千戶國,並置一軍,千人。其伯、子、男以下各有差,不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