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八

夫圖書亮章,天哲也;亮,信也。章,明也。言河圖、洛書至信至明,而出天賜之,使視而行之。孔猷先命,聖孚也;繇,道也。言孔子先定道,誠至信也。體行德本,正性也;體行正性,習堯所履,今天子復蹈之。逢吉丁辰,景命也。言逢此吉,當此時者,皇天之大命也。順命以創製,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因定以和神, 治定作樂,以和人神。答三靈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善曰:三靈,天、地、人也。已見陸機高祖功臣頌。尚書鏇機鈐曰:平制禮樂,放唐之文。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於心。瞻前顧後,善曰:允,信也。次,止也。言此事體大式弘大,信能寤寐常止於聖心,不可忘也。大戴禮曰:神明自得,聖心備矣。前,謂前代帝王。後,謂子孫也。豈薎清廟憚敕天命也?薎,輕也。憚,難也。敕,正也。言封禪之事,皆述祖宗之德,今乃推讓,豈輕清廟而難正天命乎?善曰:毛詩序曰:清廟,祀文王也。尚書曰:敕天之命。伊考自遂古,乃降戾爰茲,伊,維也。遂古,遠古也。戾,至也。言自遠古以來,至於此也。楚辭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作者七十有四人,善曰:古封禪者七十二君,今又加之二漢。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遺章,言前封禪之君有天下使之,而尚假竹素,未有告之以光明之度,而遺其篇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尚書曰:夏罪其如台。孔安國傳曰:台,我也。

是時聖上固以垂精游神,苞舉藝文,屢訪群儒,諭咨故老,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餚覈仁誼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斟酌,飲也。餚覈,食也。肉曰餚,骨曰覈。水深曰淵,水本曰源。叢木曰林,澤無水曰藪。言六藝者道德之深本,而仁義之叢藪也。天子與群儒故老,斟酌餚覈而行,以天應之至也。詩云:浻酌彼行潦。又曰:餚覈惟旅。既感群後之讜辭,又悉經五繇之碩慮矣。讜,直言也。經,常也。繇,占也。王者巡狩,預卜五年,歲習其祥,習則行,不則修德而改卜。言天下已舉五卜之占而習吉也。將絣萬嗣,揚洪輝,奮景炎,揚、奮,皆振布之意也。絣,使也。絣與栟古字通也。扇遺風,播芳烈,久而愈新,用而不竭,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疇能□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哉!言誰能竟此道,惟唐堯與漢,漢與唐堯而已。

文選考異
典引一首:袁本、茶陵本此下有“ 並序”二字,是也。
注“范曄後漢書曰班固字孟堅亦云注典引”:袁本、茶陵本無此十六字,是也。

注“後漢書曰”:袁本、茶陵本 “後”上有“范曄”二字,是也。

注“尚書郎中北海展隆”:袁本、茶陵本無“中”字,是也。

成一家之言:袁本、茶陵本無“ 之”字。案:無者是也。此尤誤依注添正文。

注“易曰太極”:袁本、茶陵本 “易”上有“蔡邕曰”三字,下無“曰”字。案:以下二本所有“蔡邕曰”此本皆無,詳前後之例。凡舊注所冠姓名,皆尤刪也。“易”下“曰”字當作“有”。

注“弗俾洪範九疇”:袁本、茶陵本“俾”作“□”,是也。

比茲褊矣:袁本雲善無“茲”字。茶陵本雲五臣有。案:二本所見非也。蔡注云“茲,孔子也”,善不得無,必傳寫脫,尤校改正之,是矣。後漢書固傳載此文有。

注“地黃四年”:陳雲“黃”, “皇”誤,是也。各本皆誤。

注“燒其室門”:袁本“其”作 “作”,是也。茶陵本亦誤“其”。

注“虜王莽”:何校“虜”上添 “反”字,陳同,是也。各本皆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