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五

文選考異
注“天地所以施生”:案:“生” 當作“化”。各本皆誤。
注“在地則化”:案:“地”當作“川”,“化”當作“虛”。各本皆誤。

注“以導其氣也”:袁本、茶陵本“導”作“通”,無“其”字。案:此蓋尤校改之也。

注“然水火相殘”:袁本、茶陵本“殘”作“踐”,是也。

注“閔子騫曰”:案:“騫”當作“馬”。袁本亦誤。茶陵本改為“公鋤然之”,大謬。

注“而不可以相違”:袁本、茶陵本“違”作“為”,是也。

注“陳敬仲曰”:袁本、茶陵本作“毛詩曰”。案:此尤校改之也。

注“漢書曰成帝”下至“故世謂之五侯”:袁本此三十二字作“
五侯已見鮑明遠數詩”,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言□至道均被”:袁本、茶陵本“言□”作“善曰”。案:尤改“善曰”入下而誤衍“言”字。下注“首空”二字者三處,皆尤改。此亦當同彼矣。

注“而可御於前也”:何校去“ 而”字,陳同。各本皆衍。

注“陰晷影之候也”:袁本、茶陵本無“之候”二字,是也。

注“候明時以效績”:袁本、茶陵本“候”作“願”,是也。

注“何休公羊傳曰”:案:“傳 ”下當有“注”字。各本皆脫。

注“尸子曰”下至“是弗聽也” :袁本此二十五字作“繞樑已見張景陽七命”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晝出瞑目”:陳雲“瞑”, “瞠”誤,是也。各本皆偽。

注“子以父言聞於君乃召蘧伯玉 ”:袁本、茶陵本無“於”字、“乃”字。

注“可謂生以身諫”:袁本、茶陵本無“可謂”二字。

注“薦之於穆公”:袁本、茶陵本無“於”字。

注“晏子春秋曰”下至“晏子之謂也”:袁本此一百二十八字作“齊堂之俎已見張景陽雜詩”,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孫卿曰”:案:“卿”下當有“子”字。各本皆脫。

瞽叟清耳:袁本、茶陵本“叟” 作“史”。案:此尤誤改也。

注“謂以明水滫滫粢盛黍稷”:袁本、茶陵本二“滫”字作“滌”。案:此當作“滫滌 ”,尤校補“滫”而誤並改“滌”耳。

注“善曰日月發輝”:案:“善曰”二字不當有。袁、茶陵二本誤在注首,尤移入下而仍衍此,非。

非假百里之操:案:五臣“百” 作“北”。袁、茶陵二本校語云“善”作“百”,五臣作“北”。“百里”不可通,此必有誤。疑“
里”當作“牙”。劉及善無注,以 “百牙”自不煩注耳。

注“善曰下愚由性”:案:“善曰”二字不當有,說已見前。

注“戰國策曰白骨疑象碔砆類玉 ”:袁本此十二字作“武夫已見上文”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系一柷之功也”:案:“系 ”當作“擊”,“一”字不當有。各本皆誤衍。

注“言為政之道恕己及物也”:袁本、茶陵本無“道”字。

注“誅猶痛責之甚也”:袁本、茶陵本無“猶痛之甚”四字。

注“衝風起兮橫波”:案:“橫 ”上當有“水”字。各本皆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