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六

注“建始四年”:陳雲“始”, “安”誤,是也。各本皆誤。

注“其讎操兵”:袁本“其讎” 作“怨家日”。案:袁本是也。茶陵本並善入五臣與此同,非。下各條放此。

注“今願身代世死仇讎者曰”:袁本“死仇讎者”作“怨家”,是也。見上。

注“遂解劍而去”:袁本“解劍而”作“委”,是也。見上。

注“延壽乃自悔責閉合不出”:袁本“乃自悔責”作“大傷之又不出作思過”,是也。見上。

注“棄其孩子”:袁本“棄其孩 ”作“勿得舉”,是也。茶陵本並善入五臣,與此同,非。

注“言儉解丹陽尹百姓亦如此戀之”:袁本無此十三字。案:無者是也。乃五臣翰注錯入,茶陵本所並正有此,非。

注“與杜徽書曰”:何校“徽” 改“微”,陳同,是也。各本皆偽。

注“今年始十八”:袁本、茶陵本“今年始”作“朝廷年”,是也。

注“或發志於見奪”:案:“志 ”當作“恚”。袁本亦誤。茶陵本脫此注。

注“孫綽王蒙誄曰”:陳雲“蒙 ”,“濛”誤,是也。各本皆誤。

注“燕丹太子曰”:案:“太” 字不當有。各本皆衍。

注“齊春秋曰”:何校“齊”上添“吳均”二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太尉范滂”:陳雲“尉”下脫“掾”字,“太尉,黃瓊也”,是也。各本皆脫。

注“檀道鸞晉陽秋曰”:陳雲“ 晉”上脫“續”字,是也。袁本亦脫。茶陵本“秋”上衍“春”字。

注“謝安石上疏曰”:陳雲“安 ”字衍,是也。各本皆衍。

注“所以極深研幾”:袁本“幾 ”作“機”,是也。茶陵本亦作“幾”,與此同誤。案:說詳前“踐得二之機”下。

鄭璞逾於周寶:案:“璞”當作 “朴”。各本皆誤。注所引戰國策亦必全為“朴”字。 “物之質謂之曰朴”,“玉璞”亦然,故說文玉部並無 “璞”字,而“鼠朴”得與之同名異實也。後人習見“ 璞”字,輒有所改。今本戰國策“朴”、“璞”錯出,此注全為“璞”字,皆非也。又“朴”誤為“璞”,後卷聖主得賢臣頌有其證。

注“曹植祭橋玄文曰”:陳雲祭橋玄文乃魏武事,在建安七年,子建時方十歲。案:蓋本作“魏太祖”,不知者改作“曹植”耳。

注“十州記曰崇禮闈”:陳雲“ 十州記”三字疑誤,“闈”當作“門”。案:“十州記 ”非誤也,見前。

注“吾入廟”:陳雲“吾”,“ 君”誤,是也。各本皆偽。

注“願而行之”:陳雲“而”, “為”誤。案:所引道應訓文,今本作“為君”二字。各本皆誤。

為如乾秩:何校“秩”改“帙” 。案:此當作“帙”,各本皆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