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六

文選考異
注“晉武帝問尚書摯虞曰”:陳雲 “書”下脫“郎”字,是也。各本皆脫。藝文類聚、初學記引有。
注“三月曲水”:案:“月”當作“日”。各本皆偽。藝文類聚、初學記引作“日”,晉書束皙傳亦然。

注“叡哲文明”:茶陵本“叡” 作“浚”。袁本作“叡”,與此同。案:依茶陵本似善正文作“浚”,魯靈光殿賦“浚哲欽明”,善注引“浚哲文明”。王元長序“睿哲在躬”,東京賦“睿哲元覽 ”,善注皆引“睿作聖,明作哲”。然則“睿”、“浚 ”較有區別,恐是五臣改“浚”為“叡”也,銑注云“ 叡聖”。

注“景光景連屬也”:陳雲“光 ”上有脫文。案:當有“屬”字也。各本皆脫。

注“四隩既澤”:袁本、茶陵本 “澤”作“宅”,是也。

則宅之於茂典:袁本、茶陵本“ 宅”作“擇”,是也。

注“尚書武王曰”:茶陵本“武 ”作“穆”,是也。袁本亦誤“
武”。

注“國語楚穆仲”:案:“楚” 當作“樊”。各本皆偽。

注“稽古於同異”:案:“古” 當作“合”。各本皆偽。

烈燧千城:案:“烈”當作“列 ”。各本皆偽。蓋此二字多致混也。袁、茶陵二本余篇校語可證。

注“王仲宣思征賦曰”:案:“ 思征”當作“征思”。各本皆倒。

注“閱水以成川”:案:“閱” 上當有“川”字。各本皆脫。

注“炰鱉及魚”:袁本、茶陵本 “及”作“鮮”,是也。

注“雷震揚天”:袁本、茶陵本 “揚”作“於”,是也。

注“介爾百福”:茶陵本“介” 作“卜”,是也,。袁本亦誤“
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王元長蕭子顯齊書曰:武帝永明九年三月三日,幸芳林園,禊飲朝臣,敕王融為序,文藻富麗,當代稱之。
臣聞出豫為象,鈞天之樂張焉;時乘既位,御氣之駕翔焉。周易豫卦曰:先生作樂,殷薦上帝。史記曰:趙簡子病,二日而悟,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莊子曰:北門成問於黃帝曰: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莊子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穆天子傳曰:天子命駕八駿之乘,遂東南翔行,馳千里。郭璞曰:行如飛翔也。是以得一奉宸,逍遙襄城之域;體元則大,悵望姑射之阿。然窅眇寂寥,其獨適者已。老子曰:王侯得一而天下正。尚書曰:惟辟奉天。宸與辰同,已見上文。莊子曰: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至襄城之野。東都主人曰:體元立制,繼天而作。論語,子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莊子曰: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家語,孔子曰:聖人舉事,可施於百姓,非獨適一身之行。至如夏後兩龍,載驅璇台之上;穆滿八駿,如舞瑤水之陰;亦有饗雲,固不與萬民共也。山海經曰: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舞九代馬,乘兩龍。毛詩曰:載馳載驅,周爰咨諏。易歸藏曰:昔者夏後啟筮,享神於晉之墟,作為璇台於水之陽。穆滿八駿,已見江賦。又穆天子傳曰:天子北升太山之上,以望四野。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毛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孟子曰: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與羽毛之美,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佗,不與民同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