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四

文選考異
注“拜之而後稽顙”:陳雲“之” 字衍,是也。各本皆衍。
注“莫不來享”:案:“莫”下當有“敢”字,各本皆脫。

注“番禺南海郡縣治也”:案: “縣”字不當有,漢書注無,史記索隱引亦無,皆可證。

注“太子即嬰齊也”:案:依他篇如韋孟諷諫之例,當有“善曰”在“太”字上,以分別顏注。袁、茶陵二本此篇以善與舊注相連,乃合併六家體例之不畫一者,尤仍之耳。又每節首非舊注皆當有之,尤概刪去,亦與他篇例歧也。後難蜀父老、答客難等皆放此。

西僰之長:袁本“僰”下有“犍 ”字,其校語云善脫“犍”字。茶陵本雲五臣有“犍” 字。案:“犍”,五臣妄添也,史記、漢書俱無。此注引“文穎曰犍為縣”者,謂地理志犍為郡之僰道縣也。說文“僰”下亦云“犍為蠻夷也”。以犍為縣注“僰” ,非。正文別有“
犍”字。袁本所著校語,更誤中之誤。

注“興制謂起軍法制追將帥也” :袁本“追”作“誅”。茶陵本無此注,併入五臣也。案:史記索隱亦引張揖此注,“誅”字是。

功烈著而不滅:袁本雲善作“列 ”。茶陵本雲五臣作“烈”。案:此尤延之校改正之也。史記、漢書皆作“烈”,但傳寫偽為“列”耳。後篇 “烈士立功之會”,封禪文“休烈浹洽”,二本校語同,尤皆校改。

為袁紹檄豫州魏氏春秋曰:袁紹伐許,乃檄州郡。
 陳孔璋魏志曰:琳避難冀州,袁本初使典文章,作此檄以告劉備,言曹公失德,不堪依附,宜歸本初也。後紹敗,琳歸曹公。曹公曰: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發。曹公愛其才而不責之。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蜀志曰:先主歸陶謙,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後歸曹公,曹公表為左將軍。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難蜀父老曰: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擬也。

曩者彊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史記曰:秦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問占夢卜,涇水為祟。二世乃齊望夷宮,欲祠涇水。使使責讓趙高以盜事。高懼,乃陰與其女婿鹹陽令閻樂數二世,二世自殺。張華曰:望夷宮在長安西北長平觀故台處,是臨涇水作之,以望北夷也。漢書曰:王氏浸盛,群下莫敢正言。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為世鑒。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梁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內寒心。漢書曰:張辟強謂丞相陳平,請拜呂台、呂產為將,將兵居南北軍。丞相如辟強計。太后臨朝,以呂侯子台為呂王,台弟產為梁王,建成侯釋之子祿為趙王。呂后崩,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韋昭國語注曰:季,末也。左氏傳,閔子騫曰:下凌上替,能無亂乎?高唐賦曰:寒心酸鼻。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漢書曰:產、祿因謀作亂,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在京師,知其謀,使人告兄齊王,令發兵,章欲與太尉勃內應,以誅諸呂。又曰:呂祿、呂產欲作亂,朱虛侯章與太尉勃等誅之。大臣乃謀迎代王。代王立,是為孝文皇帝。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明表,謂明白之表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