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四

文選考異
注“閔子騫之辭”:何校“騫”改 “馬”,是也。各本皆誤。
下愚之蔽也:袁本雲善無“下” 字。茶陵本雲五臣有“下”字。案:此尤延之校添也。

注“李湛”:何校“湛”改“堪 ”,下同。陳雲“湛”,“堪”誤。案:據國志校也。各本皆偽。

注“丁斐曰放馬”:陳雲“曰” ,“因”誤。案:據國志校也。各本皆偽。

注“漢寧”:何校“漢”上添“ 領”字,“寧”下添“太守”二字,陳同。案:據國志校也。各本皆脫。

而建約之屬:何校“之”改“支 ”。茶陵本雲五臣作“支”,袁本雲善作“之”。案:詳文義當作“支”。或各本所見,傳寫誤為之也。

夫鷙鳥之擊先高:茶陵本作“擊鳥先高”四字,校語云“擊”,五臣作“鷙”,有“之擊”字。袁本校語云“鷙”善作“擊”,無“
之擊”字。案:二本校語是也。尤本此處脩改,乃誤取五臣以亂善。

注“建安二十一年留夏侯淵”:袁本、茶陵本無“一”字。案:二本是也,此所引武帝紀文。

官渡之役:茶陵本雲五臣作“渡 ”。袁本雲善作“度”。案:尤本以五臣亂善,非。擬鄴中集詩、九錫文皆可互證也。

舉事來服:茶陵本“事”作“縣 ”,是也。袁本亦誤“事”。

注“尚書曰伊尹”:陳雲“書” 下脫“序”字,是也。各本皆脫。

及諸將校:袁本、茶陵本“及” 作“又”,是也。

注“跌蹯而去”:案:“跌”當作“決”。各本皆偽。此所引趙策文。

檄蜀文魏志曰:景元四年,令鍾會伐蜀。會至漢中,蜀大將姜維等守劍閣距會,會移檄,檄蜀將吏。

 鍾士季魏志,鍾會,字士季,潁川人。少敏慧夙成,為秘書郎,遷鎮西將軍,後為司徒。謀反於蜀,為眾兵所殺。

往者漢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幾於泯滅。我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魏志曰:有太武皇帝為魏太祖。公羊傳曰:君子曷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乎春秋。拯其將墜,造我區夏。尚書曰:文王用肇,造我區夏。 高祖文皇帝應天順民,受命踐祚。魏志曰:文帝為魏高祖。周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禮記曰:成王幼,不能蒞祚;周公相,踐祚而治。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業。魏志曰:明皇帝為魏烈祖。國語,祭公謀父曰:奕世載德。尚書曰:昔我君文王、武王宣重光。漢書,武帝詔曰: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業休德。然江山之外,異政殊俗,毛詩序曰:國異政,家殊俗。 率土齊民,未蒙王化,難蜀父老曰:割齊人以附夷狄。如淳曰:齊人,齊等無有貴賤,故謂之齊,若今言平人也。此三祖所以顧懷遺志也。劇秦美新曰:后土顧懷。今主上聖德欽明,紹隆前緒,主上,陳留王奐也。尚書曰:放勛欽明。宰輔忠肅明允,劬勞王室,宰輔,司馬文王也。左氏傳,史克對魯侯曰: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布政垂惠而萬邦協和,毛詩曰:布政優優。尚書曰: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施德百蠻而肅慎致貢。毛詩曰:因時百蠻。大戴禮,孔子曰:昔舜教通於四海之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來服。悼彼巴蜀,獨為匪民,毛詩曰:哀我征夫,獨為匪民。愍此百姓,勞役未已。是以命授六師,龔行天罰,尚書曰:予惟龔行天之罰。征西雍州鎮西諸軍,五道並進。 魏志曰:詔使征西將軍鄧艾督諸軍趨甘松、沓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諸軍趨武街高樓,鎮西將軍鍾會由駱谷伐蜀。古之行軍,以仁為本,以義治之。司馬法曰: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曹操曰:古者,五帝、三王以來也。仁者生而不名,義者成而不有。王者之師,有徵無戰。孫卿子曰:王者有誅無戰。漢書,淮南王上書曰:天子之兵,有徵無戰,莫敢校之。故虞舜舞乾戚而服有苗,尚書曰:帝乃誕敷文德,舞乾羽於兩階,七旬有苗格。周武有散財發廩表閭之義。尚書曰:式商容之閭,散鹿台之財,發鉅橋之粟。今鎮西奉辭銜命,攝統戎車,尚書,禹曰:奉辭伐罪。漢書,孫寶曰:臣幸得銜命奉使。庶弘文告之訓,以濟元元之命,國語曰:祭公謀父曰:有徵罰之備,有文告之辭。元元,已見上文。非欲窮武極戰,以快一朝之志,新序,李克對魏武侯曰:好戰窮武,未有不亡者。故略陳安危之要,其敬聽話言。毛詩曰:告之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