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十七

天地雖順,王心有違。毛詩曰: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懷親望楚,永言長悲。侯公伏軾,皇媼來歸。是謂平國,寵命有輝。漢書曰:漢遣陸賈說羽,請太公,羽弗聽。漢復使侯公說羽,羽歸太公、媼。漢書項羽傳曰:歸漢王父母妻子。漢書音義曰:媼,母別名也,烏老切。楚漢春秋曰:上欲封侯公,匿不肯復見。曰:此天下之辨士,所居傾國,故號平國君。

震風過物,清濁效響。文子曰:昔堯之治天下也,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奚仲為工師。是以離叛者寡,聽從者眾,若風之過簫,忽然感之,各以清濁應物也。大人於興,利在攸往。周易曰: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弘海者川,崇山惟壤。管子曰: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韶護錯音,袞龍比象。漢書曰:舜作韶,湯作護。周禮,王之吉服,享先王,即袞龍衣也。左傳曰:臧哀伯曰: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明明眾哲,同濟天網。毛詩曰:明明魯侯。崔寔本論曰:舉彌天之網,以羅海內之雄。劍宣其利,鑒獻其朗。廣雅曰:鑒,照也,鑒謂之鏡。文武四充,漢祚克廣,尚書曰:光被四表。孔安國曰:光,充也,充溢四外也。毛詩曰:克廣德心。悠悠遐風,千載是仰。

文選考異
新成三老董公:何校“成”改“城 ”,是也。各本皆誤。
駿民效足:案:“駿”當作“俊 ”。善引“俊民用章”為注,是其本作“俊”也。袁、茶陵二本所載五臣翰注乃雲“群賢如駿馬足”,是其本作“駿”。各本所見,皆以五臣亂善。又失著校語。考士衡長安有狹邪行雲“憑軾皆俊民”,左太沖擬士衡雲 “長纓皆俊人”,可見陸自用“俊”字,與此同。彼二注善皆引尚書,亦與此同,決不得作“駿”甚明。或言 “駿”字與“足”生義,不當雲“俊”,更大不然。上偶句雲“萬邦宅心”,“萬”字不與“心”生義。五臣之意,固緣“足”字改“俊”為“駿”,而殊非陸旨也。又尚書本作“畯”,善屢引為“俊”者,“畯”與“ 俊”同,已具奉答內兄希叔詩,無妨其引作“俊”也。凡善引書有如此者,不能以畫一求之,為附舉其例雲。

注“何常與關中卒”:何校“與 ”改“興”,陳同,是也。各本皆偽。

注“即欲捐之此三人”:陳雲“ 捐之”下當重有“捐之”二字。各本皆脫。

注“重玄天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四字。

嘉慮四回:袁本、茶陵本“慮” 作“聲”。案:此所見不同,無以考之。

規主於足:袁本、茶陵本“於” 作“以”。案:此亦所見不同。

注“鍾離沬”:何校“沬”改“ 昧”,陳同。案:據漢書及史記校也。各本皆偽。

注“以好游出”:陳雲“游出” 二字當乙。案:據漢書及史記校也。各本皆倒。

注“此特萬世之事也”:“萬世 ”當作“一力士”三字。各本皆偽。漢書、史記可證。

威亮火烈:茶陵本雲五臣作“烈 ”。袁本雲善作“列”。案:二本非也。此尤延之校改正之,說見前,可互證。

注“魏趙屬冀州齊代屬青州”:陳雲代非青境,亦當雲“屬冀”乃合。又張耳贊曰“報辱北冀”,即指平趙、代事,尤易曉也。案:陳所說是也。“代”字當在“魏”字下。各本皆誤。下文“四邦,魏、代、趙、齊也”,可證。“代”在“齊”字下者,後來所改也。

注“矯矯虎臣也”:袁本、茶陵本“虎”作“武”,是也。案:凡善諱屢經回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