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五十四

注“此其大較者也”:袁本、茶陵本“大”下有“彰”字。

注“閔子騫曰”:案:“騫”當作“馬”。各本皆誤。

夫通生萬物:茶陵本“通”作“ 道”。袁本無“夫通”二字。案:二本不著校語,無以知善果何作?梁書作“夫通”。考選文與本傳向不齊一,但可資其借證,難以指為專據,何校於此篇多所更改,皆選文未必非,本傳未必是,今均不採。

注“猶陶鑄堯舜也”:袁本、茶陵本“猶”上有“將”字。

注“言殺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載疐其尾毛萇曰疐”:袁本二“疐”字作“□”。茶陵本作“疐”。案:“□”字是也。正文善作“□”,梁書同,故破“疐”為“□” 而引之。

注“家語曰顏回”下至“薄言采之”:袁本、茶陵本此七十六字並於五臣,非也。尤所見未誤。

注“追論夫子言”:袁本、茶陵本“言”上有“之”字。

注“樂正子春見孟子曰”:袁本、茶陵本無“春”字。案:有者非。

注“狀亭亭以岧岧”:案:“岧岧”當作“苕苕”。各本皆誤。

徼草木以共雕:袁本、茶陵本“ 徼”作“候”,是也。梁書作“
候”。

注“黥婁先生”:袁本、茶陵本 “黥”作“黔”,是也。

注“垂髮臨鼻長肘而盭”:袁本、茶陵本“發”作“眼”,“盭”下有“股”字。案:今呂氏春秋作“眼”,其“盭”下仍無“股”字,或尤刪之也。

注“呂氏春秋曰道也者”下至“ 不可為壯”:袁本、茶陵本無此二十字。

注“彭彭越韓韓信”: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案:此因同五臣翰注而刪之。尤所見是也。

注“淮南子曰哆噅蘧蒢戚施醜也 ”:案此有誤也。所引脩務訓文,“哆”上有“□(月癸) ”二字,無“醜也”二字。高誘注云“□(月癸) 哆噅,蘧蒢戚施,皆醜貌也”,或許慎雲“醜也”耳。未審善兼引正文及注,或但引注,無以補正。

注“渙散也”: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

注“貔摯夷”:何校“摯”改“ 執”,陳同,是也。各本皆偽。

注“淮南子曰歷陽”:案:此有誤也。以下至“國沒為湖”皆注文,不得雲“淮南子曰 ”,未審所脫。

注“有兩諸生告過之謂曰”:何校去“告”字,是也。各本皆衍。

注“太常上對諸儒太常奏弘第居下策”:何校“策”下添“奏”字,陳同。案:此有誤也。考漢書雲“弘至太常上策詔諸儒”,又雲“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必善連引此二處耳。

注“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狶修蛇 ”:袁本、茶陵本“猰貐”作“
窫窳”,“狶”作“豕”,“鑿齒 ”二字在“修蛇”上。案:此尤校改之也。下高注仍作 “窫窳”“豕”,所改未是。

注“毛萇曰杯晚切”:陳雲“曰 ”下脫“板板反也”四字,是也。各本皆脫。

注“司馬子韋曰”:案:“馬” 當作“星”,思玄賦注可證。又案:袁、茶陵二本此一節注併入五臣,非也。尤所見未誤。

注“磨其手”:案“磨”當作“ 磿”。各本皆偽。與廣川長岑文瑜書引作“(磿邑) ”,雲 “(磿邑) 音酈”,可證。考呂氏春秋亦作“(磿邑) ”,“(磿邑) ”、“磿”同字,“磿”偽而為“磨”,猶顏氏家訓所謂“容成造磿”為碓磨之磨耳,故“(磿邑) ”今亦偽而為“ (磨邑) ”也。皆當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