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二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許義夫,碭山人。為夏邑縣尹,每親詣鄉社教民稼穡,見民勤謹者,出己俸賞之,怠惰者罰之。三年之間,境內豐足。

後為封丘縣尹。值至正四年大飢,盜賊群起,抄掠州縣。義夫聞賊近境,乃單馬出郊十里外迎之,見賊數百人。義夫力言:“封丘縣小,民貧,已驚惶逃竄,幸無入吾境。”言辭願款,賊遂去,民免於難。

郭思恭,字子敬,彰德安陽人,肄業國子學。故事,陪堂生輸錢,乃得食。祭酒耶律有尚憫思恭貧,免其輸,補伴讀。授汝寧州教授,遷光山縣主簿。有惠政。光山縣尹馬祖節亟稱之。累轉猗氏縣。有爭田久不決者,思恭至即決之。召為國子助教,遷博士。拜監察御史,出僉燕南、河南兩道廉訪司事。轉淮西道,謝病歸,中途召為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至任甫三月,又謝病歸。至正五年,卒,年七十二。

合剌不花,傑烈宜氏,台州路達魯花赤。與許謙友善,其為學,以誠意不欺為主。

至正四年,遷徽州路達魯花赤。合剌不花廉平自持,專務以德化民。徽州六縣輸永豐倉粟,吏官攫攘,病民最甚,合剌不花親臨監視,通其利害緩急,舊弊盡除。嘗曰:“法所以防奸,事苟辦集,不用法可也。”官事畢,則攜一羊皮,坐于山顛水浚,歌詠終日。有訟者就決於途。或自漸誣罔而退。考績為天下第一,賜衣錦一襲,且布告諸路,使知所勸。後去官,卒於家。

羅文煥,字顯卿,巨野人。以薦除膠州判官。行用庫吏,應者必破產,文煥擇精識楮幣者十餘家,以次應役,民便之。有盜金珠者,已誣服,讞而疑之。俄得真盜,盡釋誣者。代去,民立去思碑。後為吳橋尹。御河歲決,文煥築堤百餘里,水患遂絕,民為立生祠。改武岡路推官,不赴。晚號獨慎主人。後至元五年,卒。

李惟閏,安理人,官中書右司掾。有饋兄肉,而兄以他疾死,娣婿利其資,誣肉中有毒。獄上,惟閏疑其冤,覆訊得實,釋之。其人繪象事之。累遷陝西行台御史。華州獄囚誣承強盜,惟閏平反其獄。西嶽道士陷民作驅奴,惟閏出為良民。時論稱之。遷福州路總管。卒。

葉森,江陰人,鹽官州判官。大飢,斗粟十千,森具粟平糶,全活甚眾。調新喻判官。時蒙山銀場,以官估抑民市木炭,森白行省蠲之。擢上高尹,有大猾武斷一鄉,為民害,森搒諸市,仍疏其惡於城市門,猾斂跡不敢逞,後卒於官。

孔濤,字世平,孔子五十二世孫,宋紹興初,自曲阜徙衢州,父純,西安縣儒學教諭。濤幼慧,五歲知讀書。及冠,吳與趙孟頫、巴西鄧文原皆器之。

泰定元年進士,授平江路崑山州判官。丁內憂。服除,改吳江州判官。行省檄點浙東倉庫,餘姚倉不宿糧。官吏皆惶懼,濤知而不當,使補之糠,既充,而官吏亦得自逭,從皆感服。有張甲,以擅殺盜,逮下獄。濤謂,所殺非平民,卒貸其死。歲飢,民多剽掠,濤獲數十人。皆杖而遣之,不坐以強盜律。

御史蓋苗率同院,舉濤治績為諸州最,未報,調桂陽州判官。歲旱,濤按獄,出無罪者三人,天乃雨。知州方思廣貪虐,獠殺人不問。反入告者罪。濤爭之,不能得,即日解印綬去。廉訪使韓德新知其事,劾罷思廣,留濤。直入獠穴,諭以禍福,皆讋服。卒得殺人者,論如律。秩滿,遷潮州路總管府知事。至正三年,卒,年五十七。著有《闕里譜系》一卷。

子思構,初,濤兄洙,宋衍聖公,至元十九年,詔赴闕廷,議使洙襲封。洙固辭,乃授國子祭酒,提舉浙東學校。洙扁其室曰“存齋。”濤惜洙替其封爵,因自號“存存齋”。

林泉生,字清源,興化莆田人,父士霆,興化錄事判官。泉生幼精敏嗜學。天曆二年進士,授同知福清州事。有盜號淨海王,橫行海上十八年,長吏不敢詰,泉生以計禽之。盜曰:“我始為盜時,夢至陰府,有神官治人,貌正類林公,誠當死無恨。”凡誅三百餘人,境內始安。

遷泉州經歷,擢溫州永嘉尹。監郡者占無名田,在永嘉境中,泉生奪以與民。調漳州推官。汀州盜起,泉生主官軍饋運,賊欲邀於半途,泉生使役夫輕齎夜行。遲明,賊追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