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三十四·志第一



自是又百七十四年,欽惟聖朝統一六合,肇造區夏,專命臣等改治新曆。臣等用創造簡儀、高表,憑其測到實數所考正者凡七事:一曰冬至。自丙子年立冬後,依每日測到晷景,逐日取對,冬至前後日差同者為準,得丁丑年冬至在戌日夜半後八刻半。又定丁丑夏至,得在庚子日夜半後七十刻。又定戊寅冬至,在癸卯日夜半後三十三刻;己卯冬至、在戊申日夜半後五十七刻半;庚辰冬至,在癸丑日夜半後八十一刻半。各減大明曆十八刻,遠近陽符,前後應準。二曰歲余。自劉宋《大明曆》以來,凡測景驗氣得冬至時刻真數者有六,用以陽距,各得其時合用歲余。今考驗四年,相符不差。仍自宋大明壬寅年距至今日八百一十年,每歲合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其二十五分為今歷歲余合用之數。三曰日躔。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日躔,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黃道箕九度有畸。仍憑每日測到太陽躔度,或憑星測月,或憑月測日,或徑憑星度測日,立術推算。起自丁丑正月,至己卯十二月,凡三年,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於箕,與月食相符。四曰月離。自丁丑以來至今,憑每日測得逐時太陰行度推算變,從黃道求入轉極疾並平行處,前後凡十三轉。計五十一事,內除去不真的外,有三十事。得大明曆入轉後天,又因考驗交食加大明曆三十刻,與天道合。五曰入交。自丁丑五月以來,憑每日測到太陰去極度數,比擬黃道去極度,得月道交於黃道,共得八事。仍依日食法度推求,皆有食分得入時刻,與大明所差不多。六曰二十八宿距度。自漢代初歷以來,距度不同,互有損益。大明曆則於度下余分附以太半少,皆私意牽就,未嘗實測其數,今新儀皆細刻周天度分,每度為三十六分,以距線代管窺宿度余分,並依實測,不以私意牽就。七曰日出入晝夜刻。《大明曆》日出入晝夜刻,皆據汁京為準,其刻數與大都不同。今更以本方北極出地高下、黃道出入內外度,立術推求每日日出入晝夜刻,得夏至極長,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晝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冬至極短,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晝三十八刻,夜六十二刻;永為定式。

所創法凡五事:一曰太陽盈縮。用四正定氣立為升降艱,立招差求得每日行分初末極差積度,比古為密。二曰月行遲疾。古歷皆用二十八限,今以萬分日之八百二十分為一限,凡析為三百三十六限,依垛疊招差,求得轉分進退,其遲疾度數逐時不用,蓋前所未有。三曰黃赤道差。舊法以一百一度相減相乘。今依算術勾股弧矢方圓斜直所容,求到度率積差差率,與天道實為吻合。四曰黃赤道內外度。據累年實測內外極度二十三度九十分,以圓容方直矢接勾股為法求每日去極,與所測相符。五曰白道交周。舊法黃道變推白道,以斜求斜。今用立渾比量,得用與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黃赤道正交一十四度六十六分,擬以為法。推逐月每交二十八宿度分,於理為盡。

詔賜名曰授時曆。十八年,頒新曆於天下。

十九年,守敬以推步之式與立成之數皆無定稿,乃著《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三歷注式》十二卷,表上之。二十年,又詔太子諭德李謙就守敬之《歷議稿》重加修訂,以闡新曆順天求合之理。

大德三年八月朔,時加巳依新曆日食二分有奇,至其時不應,台官皆懼。保章正齊履謙曰:“日當食不食,古有之。況時近午,陽盛陰微,宜當食不食。”遂考唐開元以來當食不食者凡十事以聞。六年六月朔,時加戌依新曆日食五十七秒,眾以涉交既淺,且近濁,欲匿不報。履謙曰:“吾所掌者常數也。其食與否,則繫於天。”獨以狀聞。及其時,果食。蓋高遠難窮之事,必積時累驗,乃見端倪。《授時曆》推日食之法,較前之十三家最密矣,然尚不能無數刻之差。故元之一代,日食四十有五,推食而不食者一,食而失推者一,夜食而誤晝者一。履謙謂:食與否繫於天,足猶泥前人當食不食,不當食而食之謬說,誣莫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