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一百二·志第六十九



八年,詔:“內郡、江南人,凡為盜黥,三次者,謫戍遼陽;諸色人及高麗三次,免黥,謫戍湖廣。”未幾,仍禁黥面法不用。

至大二年,皇太子言:“宣政院先奉旨,毆西僧者,截其手,詈者斷其舌。此法昔所未聞,有乖國典,乞更其令。”從之。是年,申書省臣言:“律令者,治國之急務,當以時損益。世祖有旨:金《泰和律》勿用,令老臣通法律者參酌古今,從新定製。至今尚未行。臣等謂,律令重布,未可輕議。請自世祖即位以來所行條格,校讎歸一,遵而行之。”未幾,尚書省臣又言:“國家地廣人眾,古所未有,累朝格例前後不一,執法之吏輕重任意。請自太祖以來所行政令九千餘條,刪除繁冗,使歸於一。”並從之。於是刑律之出入牴牾者,始稍稍改正雲。

仁宗即位,又命右丞相阿散,平章政事、商議中書省事劉正等,擇開國以來法制事例,匯集折衷,以示所司。其大綱有三:一曰詔制,二曰條格,三曰斷例。經緯于格例之間,非內外職守所急者,亦時載之,名曰別敕。延祐三年,書成,敕摳密院、御史台、翰林國史、集賢院諸臣相與是正之。至治三年,又命樞密副使完顏納丹、侍御史曹伯啟、也可札魯忽赤普顏、集賢學士欽察、翰林直學士曹元用等,就前書而損益之,名曰《大元通制》,仍取延祐二年以後所未類者附著焉。凡詔制為條九十四,條格為條一千一百五十有一,斷例為條七百一十有七,令類五百七十有七,共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其類二十有一:曰名例,曰衛禁,曰職制,曰祭令,曰學規,曰軍律,曰戶婚,曰食貨,曰十惡,曰奸非,曰盜賊,曰詐端,曰訴訟,曰鬥毆,曰殺傷,曰禁令,曰雜犯,曰捕亡,曰恤刑,曰平反,曰贖刑。

名例為法之本:一曰五刑,笞刑六,自七下至五十七,每十為一等加減;杖刑五,自六十七至一百七,每十為一等加減;徒刑五,徒一年,杖六十七,年半,杖七十七,二年,杖八十七,二年半,杖九十七,三年,杖一百七,每杖十及徒半年為一等加減;流刑三,二千里比徒四年,二千五百里比徒四年半,三千里比徒五年;死刑二,斬、凌遲處死。

一曰五服:斬衰,三年子為父,婦為夫之父之類;齊衰有三年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之別,為母,為夫之父母之類;大功,有九月殤七月之別,為同堂兄弟。為姑姊妹適人者之類;小功,五月,為伯叔祖父母、父母,為再從兄弟之類;緦麻,三月,為族兄弟,為族曾父母之類。

一日十惡:謀反,謂謀危社稷;謀大逆,謂毀宗廟山陵及宮闕;謀叛,謂叛背國從偽;惡逆,謂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不道,謂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造畜、蠱毒、魘魅者;大不敬,謂盜大祀神御之物、乘輿服物,盜及偽造御寶,合和御藥誤,不如本方,及封題誤,若造御膳誤犯食忌,御幸舟船誤不牢固,指斥乘輿及對捍制使而無人臣之禮者;不孝,謂告言詛詈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若供養有闕,居父母喪身自嫁娶,若作樂釋服從吉,聞祖父母、父母喪,匿不舉哀,詐稱祖父母、父母死者;不睦,謂謀殺及賣緦麻以上親,毆告夫及大功以上親,小功尊屬;不義,謂本屬府主、刺史、縣令、見受業師吏卒殺本部五品以上官長,及聞夫喪匿不舉哀,若作樂釋服從吉,及改嫁者;內亂,謂奸小功以上親父祖妾及與和者。

一曰八議:議親,謂皇帝祖免以上親及太皇太后、皇大後緦麻以上親,皇后小功以上親;議故,謂故舊議賢,謂有大德行議能,謂有大才業議功,謂在大功勳議貴,謂職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議勤,謂有大勤勞議賓,謂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

至獄具,則有枷、杻、鎖、鐐、杖五者之制。枷長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闊一尺四寸以上、一尺六寸以下。杻長一尺六寸以上、二尺以下,闊三寸,厚一寸。鎖長八尺以上、一丈二尺以下。鐐連環重三斤。杖長三尺二寸,毋以筋膠裝釘。凡三等:笞杖,大頭徑二分七厘,小頭徑一分七厘;杖徒,大興徑三分二厘,小頭徑二分二厘;訊杖,大頭徑五分五厘,小頭徑二分二厘。決訊者,並用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