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一 起著雍執徐七月,盡上章郭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劉摯初以吏額房事與呂大防議稍不合,已而摯遷門下侍郎。及台諫共攻大防,大防稱疾不出。摯每於上前開陳吏額本末曰:“此皆被減者鼓怨,言路風聞過實,不足深譴。”大防它日語人曰:“使上意曉然不疑,劉門下之力居多。”然士大夫趨利者交斗其間,謂兩人有隙,於是造為朋黨之論。摯語大防曰:“吾曹心知無它,然外議如此,非朝廷所宜有,願引避。”大防曰:“行亦有請矣。”庚寅,奏事畢,摯少留,奏曰:“臣久處近列,器滿必覆,願賜骸骨,避賢者路。”既退,連上章,出就外第,期必得請。帝遣中使召摯入對,太皇太后諭曰:“侍郎未得出,須官家親政然後可去。”使者數輩趣入視事,摯不得已受命。未幾,呂大防辭位,亦不許。及摯遷右僕射,與大防同列,未滿歲,言者爭詆摯,摯尋罷。朋黨之論,遂不可破,其釁蓋自吏額始。

八月,丙午,右正言劉唐老言:“伏睹《大學》一編,論入德之序,願詔經筵之臣,訓釋此書上進,庶於清燕之閒,以備觀覽。”從之。

初,鄧溫伯以母喪終制,除吏部尚書,梁燾權給事中,駁之,改知亳州,閱歲,復以承旨召。梁燾為御史中丞,與左諫議大夫劉安世、右諫議大夫朱光庭交章論“溫伯出入王、呂黨中,始終反覆。今之進用,實系君子小人消長之機。”又言:“溫伯嘗草蔡確制,稱確有定策功,以欺惑天下,乞行罷黜。”累疏不報,燾等因力請外。庚戌,乃出燾知鄭州,光庭知亳州,安世提舉崇福宮。時劉摯疏乞暫出溫伯,留燾等,蘇轍亦三疏論之,皆不聽。

給事中兼侍講范祖禹上《帝學》八篇。

九月,丁丑,詔復集賢院學士。

丁亥,以孫迥知北外都水丞,提舉北流;李偉權發遣北外都水丞,提舉東流。

冬,十月,癸巳,罷都提舉修河司,從中丞蘇轍言也。

詔導河水入汴。

十一月,壬戌,高麗遣使貢於遼。

己巳,遼以南府宰相竇景庸為武定軍節度使。景庸審決冤滯,輕重得宜,鏇以獄空聞。

蘇轍累言許將過失,將亦累表乞外。十二月,辛卯朔,以將為資政殿學士,知定州。

甲辰,侍御史上官均又言:“呂大防堅強自任,不顧是非,每有差除,同列不敢為異,惟許將時有異同,大防每懷私恨。蘇轍素與大防相善,希合其意,盡力排將,期於必勝。將既以異論罷去,執政、台諫,皆務依隨,是威福皆歸於大防,紀綱法令,自此敗壞矣。”因乞解言職,於是責知廣德軍。

丙辰,禁軍大閱,賜以銀楪匹帛,罷轉資。

是歲,京北旱,浙西水災。

遼放進士文充等七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