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卷十四·楚策一



三年而弗言。江乙復見曰:“臣所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計,臣請不敢復見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間也。”

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雲蜺,(兕)虎嗥之聲若雷霆,有狂兕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壹發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游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行而進曰:“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王大說,乃封壇為安陵君。

君子聞之曰:“江乙可謂善謀,安陵君可謂知時矣。”

十一 江乙為魏使於楚章

江乙為魏使於楚,謂楚王曰:“臣入竟,聞楚之俗,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誠有之乎?”王曰:“誠有之。”江乙曰:“然則白公之亂得無遂乎?誠如是,臣等之罪免矣。”楚王曰:“何也?”江乙曰:“州侯相楚,貴甚矣而主斷,左右俱曰‘無有’,如出一口矣。”

十二 郢人有獄三年不決者章

郢人有獄三年不決者,故令請其宅以卜其罪。客因為之(謂)[請]昭奚恤曰:“郢人某氏之宅,臣願之。”昭奚恤曰:“郢人某氏不當服罪,故其宅不得。”客辭而去。昭奚恤已而悔之,因謂客曰:“奚恤得事公,公何為以故與奚恤?”客曰:“非用故也。”曰:“(謂)[請]而不得,有說色,非故如何也?”

十三 城渾出周章

城渾出周,三人偶行,南遊於楚,至於新城。城渾說其令曰:“鄭、魏者,楚之耎國;而秦,楚之強敵也。鄭、魏之弱,而楚以上樑應之;宜陽之大也,楚以弱新城圍之。蒲反、平陽相去百里,秦人一夜而襲之,安邑不知;新城、上樑相去五百里,秦人一夜而襲之,上樑亦不知也。今邊邑之所恃者,非江南、泗上也。故楚王何不以新城為主郡也,邊邑甚利之。”新城公大說,乃為具駟馬乘車、五百金之楚。城渾得之,遂南交於楚,楚王果以新城為主郡。

十四 韓公叔有齊魏章

韓公叔有齊、魏,而太子有楚、秦,以爭國。鄭申為楚使於韓,矯以新城、陽人予太子。楚王怒,將罪之。對曰:“臣矯予之,以為國也。臣為太子得新城、陽人,以與公叔爭國而得之,齊、魏必伐韓。韓氏急,必懸命於楚,又何新城、陽人之敢求?太子不勝,然而不死,今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不罪也。

十五 楚杜赫說楚王以取趙章

楚杜赫說楚王以取趙。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

陳軫謂楚王曰:“赫不能得趙,五大夫不可收也,(得)[是]賞無功也。得趙而王無加焉,是無善也。王不如以十乘行之,事成,予之五大夫。”王曰:“善。”乃以十乘行之。杜赫怒而不行。

陳軫謂王曰:“是不能得趙也。”

十六 楚王聞於范環章

楚王聞於范環曰:“寡人慾置相於秦,孰可?”對曰:“臣不足以知之。”王曰:“吾[欲]相甘茂,可乎?”范環對曰:“不可。”王曰:“何也?”曰:“夫史舉,上蔡之監門也。大不如事君,小不如處室,以苛廉聞於世,甘茂事之順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張儀之好譖,甘茂事之,取十官而無罪,茂誠賢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賢相也,非楚國之利也。且王嘗用滑于越,而納句章,昧之難,越亂,故楚南察瀨胡,而野江東。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亂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於秦,臣以為王鉅速忘矣!王若欲置相於秦乎?若公孫郝者可。夫公孫郝之於秦王,親也。少與之同衣,長與之同車,被王衣以聽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國之大利也。”

十七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章

蘇秦為趙合中,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王)[主]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大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諸侯莫不南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故為王至計,莫如從親以孤秦。大王不從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若此,則鄢、郢動矣。臣聞‘治之其未亂,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後憂之,則無及已。故願大王之早計之。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廟,練士厲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誠能聽臣之愚計,則韓、魏、齊、燕、趙、衛之妙音美人必充後宮矣。趙、代良馬橐他必實於外廄。故從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今釋霸王之業,而有事人之名,臣竊為大王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