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審計風險識別及規避

 存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存的各種資產,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和產成品等。存貨內容複雜、占用資金多、流動性大,特別是有些企業的在制品,很難清查其數量,這就意味著存貨存在較多審計風險。


識別存貨審計風險 

 存貨審計風險指企業的存貨有錯報、漏報、虛報、假報等情況存在,而審計人員未審出,導致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造成審計失敗。要識別存貨審計風險就必須了解存貨審計風險的形式,存貨的錯弊表現,以及風險跡象。 

 一般來講,存貨審計風險的形式有:虛報數量、賬有實無;價值虛假,即有的存貨計價不正確,採用計畫價格核算的差異不處理;減值準備該提不提,或者不應該提的卻計提;存貨損失不處理,盤盈、盤虧不處理,長期掛賬充資產。 

 存貨的錯弊可以從4個方面來看: 

 取得時的錯弊 外購存貨成本不實,計價不準確;入庫存貨的價值虛增,擴大企業庫存;將賬外產品成本或委託加工產品的成本加入賬內產品;將代制或代銷存貨冒充自己所有;以次頂好,倉庫內盜。 

 發出時的錯弊 計價方法不合理,經常改變計價的核算方法;價值計算不正確,多計或少計成本;成本差異計算不正確,不按月分攤,不結轉或結轉方式不正確。 

 儲存中的錯弊 賬實不符、相互頂替、規格型號互串;盤盈、盤虧不按規定的程式處理;腐爛、變質、沒有使用價值的存貨仍保留在賬上;減值準備計提的不正確或計提無依據。 

 賬簿記錄中的錯弊 出入庫手續不完善,賬簿記錄不齊全;計量單位不統一,米尺不分,公斤市斤不註明;交接手續不清,保管責任不明;會計倉庫長期不對賬,賬賬不符,賬實不符。 

 存貨審計風險跡象主要表現在:存貨增長遠遠快於銷售增長,銷售成本及應付賬款的增長不成比例;存貨準備相對與庫存下降較多,存貨儲備不足以及誇大營運收入;突然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原用先進先出法改為後進先出法或其他方法;存貨與主營業務成本的變化比例明顯不匹配;存貨逐步增大,存貨周轉率越來越慢,以存貨作為抵押品越來越多;存貨呆滯,削價不合理或有大幅度變化;存貨清查盤點不清,存放地點不詳,盤點人員未簽字;存貨數量為零或正數而金額為負數或數量及金額均為負數;存貨減值準備賬戶變動較大等。 

 存貨審計難點 

 存貨審計的難點有: 

 存貨品種、規格、性能複雜,審計人員不熟悉難以核實; 

 存貨流動性大,特別是在制品正在加工生產,其形態與價值隨時在變,如生物製品、管道內產品等處在不斷地流動,過後無法核實; 

 難以計量的堆放材料,如灰、砂、煤、炭等,不便核實; 

 價值小數量多的材料,不好核實。 

 規避存貨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