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註冊會計財務成本管理輔導(十一)

 第十章企業價值評估
企業價值評估的模型(3類)
一、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1.在該模型下,假定企業是持續經營的,在確定現金流量時分為預測期和後續期兩個時間段的計算,分別對各個時點的現金流進行折現,從而得出企業價值。
主要是各個指標的計算.
△營業流動資產=流動資產-無息流動負債
營業現金毛流量=息前稅後營業利潤+折舊與攤銷
營業現金淨流量=營業現金毛流量-△營業流動資產
實體現金流量(增量)=營業現金毛流量-△營業流動資產-資本支出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折舊與攤銷-△營業流動資產-資本支出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總投資-折舊與攤銷)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淨投資
淨投資=△投資資本
 =期末投資資本-期初投資資本
=△有息負債+△股東權益增加
=△營業流動資產+資本支出-累計折舊
=△營業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淨值-△無息長期負債
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債權人現金流量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淨投資-稅後利息+△有息債務
=淨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淨利潤-淨投資*(1-負債率)
債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
=稅後利息-△有息債務
2.股權現金流量模型分為三種類型:(實體現金流也同樣,只是用加權成本來計算)
①永續增長模型:股權價值=下期股權現金流量/(股權資本成本-永續增長率)
②兩階段增長模型:
股權價值=預測期現金流量現值+後續期現金流量現值
=∑股權現金流量t/(1+股權資本成本)t]+[股權現金流量n+1/(股權資本成本-永續增長率)]/(1+股權資本成本)n(∑中t 從1到n)。
③三階段增長模型:
股權價值=預測期現金流量現值+轉換期現金流量現值+後續期現金流量現值
=∑增長期現金流量t/(1+股權資本成本)t]+ ∑轉換期現金流量t/(1+股權資本成本)t]+ [後續期現金流量n+m+1/(股權資本成本-永續增長率)]/(1+股權資本成本)n+m
(∑中t 從1到n,轉換期的∑中t 從n+1到n+m))
二、經濟利潤模型(假設沒有非營業損益)
經濟利潤是從超過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中得來的價值。
1.經濟利潤=稅後淨利潤-股權費用
=息前稅後利潤-全部資本費用(股權費用+稅後利息)
=期初投資成本*(期初投資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成本)
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的區別:會計利潤僅扣除了債務利息,而經濟利潤扣除了全部資本的費用。
2.企業價值=期初投資資本+經濟利潤現值
 全部投資資本=所有者權益+有息債務=(流動資產-無息流動負債)+(長期資產淨值-無息長期負債)
3.期初投資資本:是評估基準時間的企業價值。可供選擇的方案有:賬面價值、重置價值或可變現淨值(通貨膨脹嚴重時可用)
4.在該模型下,確定經濟利潤時也分為預測期和後續期兩個時間段的計算,分別對各個時點的經濟利潤進行折現,然後再與期初投資資本求和,即得出企業價值。公式為:
預測期:經濟利潤=期初投資成本*(期初投資資本回報率-加權平均成本)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期初投資資本*加權平均資本
後續期:①經濟利潤終值=後續期第一年經濟利潤/(資本成本-增長率)(前提:經濟利潤公式中的每一項必須和收入是同比例的,如不同,分子則為後續期下一年的)
②現值=後續期經濟利潤終值*折現係數
5.企業總價值=期初投資資本+預測期經濟利潤現值+後續期經濟利潤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