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學校06年CPA考試財管輔導內部講義(十二)

4)區別項目:企業實體流量法or股東流量法。

反映項目

企業實體流量法

股東流量法

說明

淨現值

實體現金流量/實體加權平均成本-原始投資額

股權現金流量/股東要求的收益率-股東投資額

從計算公式看,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①現金流量不同;

②折現率不同;

③原始投資的含義不同

現金

淨流量

公式1:ncf=經營收入-經營付現成本-所得稅

公式2:ncf =經營收入-(經營成本-折舊)-所得稅

= ebit+折舊-所得稅

= ebit+折舊-ebit×t

= (ebit-i)×(1-t)+折舊

= ebit(1-t)+折舊

公式3:ncf =經營收入(1-t)-經營付現成本(1-t)+折舊×t

 

公式1:ncf=經營收入-經營付現成本-利息-所得稅

公式2:ncf =經營收入-(經營成本-折舊)-利息-所得稅

= ebit+折舊-所得稅-利息

= ebit+折舊-(ebit-i)×t-i

= (ebit-i)×(1-t)+折舊

= ebit(1-t)+折舊-i×(1-t)

公式3:ncf =經營收入(1-t)-經營付現成本(1-t)-利息費用×(1-t)+折舊×t

①在企業實體流量法下,利息既不是流出,也不能抵減所得稅;而在股東流量法下,利息既作為流出,也要考慮抵減所得稅。

②計算企業實體流量時,“所得稅”指的是“ebit×t”,而計算股東流量時,“所得稅”指的是“(ebit-i)×t”。

③在企業實體流量法下,“淨利”指的是“ebit(1-t)”即息前稅後淨利;而在股東流量法下,“淨利”指的是“(ebit-i)(1-t)”即息稅後淨利。

④正常情況下,企業實體流量-股東流量=利息(1-t)

折現率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債務比例×債務 (1-所得稅率)+權益比例×權益資本成本

權益資本成本=無風險報酬率+β(證券市場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

折現率:在企業實體流量法下,折現率用的是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而在股東流量法下,折現率用的是權益資本成本。

計算企業實體流量法下的淨現值,其分子現金淨流量不考慮負債的影響,而分母考慮;計算股東流量法下的淨現值,其分子現金淨流量考慮負債的影響,而分母不考慮,所以這兩種方法計算的淨現值,從本質上講無實質區別。

 

 4.更新改造的現金流量(流出為主)

不增加收入,會發生付現成本。主要是現金流出量,如果有殘值回收或折舊等作為流出量的減項處理。

期初

舊固定資產變現價值

 

機會成本

調稅

變現價值<賬面淨值,減稅,流入

變現價值>賬面淨值,多交稅,流出

 

期間

ncf=經營收入-經營付現成本-所得稅

 

ncf= ebit(1-t)+折舊

考試多用

ncf =經營收入(1-t)-經營付現成本(1-t)+折舊×t

實際多用

期末

回收額(流動資金和稅法殘值)

 

殘值

調稅

會計殘值>稅法殘值,多交稅,流出

會計殘值<稅法殘值,多交稅,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