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考試稅收相關法律筆記第四章第三節

第三節 行政許可的實施

一、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
(一)、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
1、 行政機關
2、 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3、 受委託的行政機關。
(二)、行政許可實施主體的其他有關規定:
1、 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的原則規定;按許可法的規定,經過國務院的批准,行政許可權可以相對集中。
2、 一個視窗對外、統一辦理或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規定;
3、 關於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辦理行政許可事項當中應當遵守紀律約束;
4、 專業技術標準或技術規範的行政許可應當逐步授權專業組織實施的指導性規定;專業性組織收取費用,對不當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三、行政許可實施程式
包括: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聽證、變更與延續、特別規定
(一)、申請與受理
申請人可以委託其他人提出行政許可申請,但是依法應當由申請人到行政機關辦公場所提出申訴的除外。
受理期限,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如果申請材料數量、種類不齊全或不符法律合法定形式的,應當製作《告知補正材料通知書》當場或5日內一次告之申請人地補正的材料,告之的自重新收到之日起為受理,逾期不告之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根據《行政許可法》,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1、 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2、 申請事項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職權範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3、 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聲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4、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噹噹場或者在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5、 申請事項屬於本機關職權範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二)、行政許可實施的審查與決定程式
審查分兩種:一種是形式審查,另一種是實質審查。可以書面審查,如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可以進行實地核查,這時應當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
審查階段涉及相對人的權利:
1、 是直接轉送,申請人一次申請就可以了;
2、 、是陳述申辯權,行政機關發現行政許可事項關係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利害關係人,應當聽取申請人、利害關係人的意見;
3、 是聽證權。
決定應當採取書面形式,如《行政許可決定書》或《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不予行政許可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告知複議、訴訟的權利;準予行政許可應當公開,公眾有權查詢。
行政機關準予行政許可發放的證件有:
1、 許可證、執照或其它許可證書
2、 資格證、資質證或者其它合格證書
3、 行政機關的批准檔案或者證明檔案
4、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行政許可證件
5、 檢驗、檢疫、檢測的可以加貼標籤或加蓋印章。
(三)、行政許可聽證程式
舉行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行政機關主動舉行聽證;行政機關舉行聽證的期限是在20日內組織聽證。二是相對人申請舉行聽證;申請人、利害關係人提出聽證的期限是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5日內提出
行政機關對聽證會把握如下四點:
1、舉行聽證會7日前公告或通知申請人或利害關係人有關聽證時間、地點等。
2、審核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不得擔任主持人
3、聽證迴避事項
4、參加人對筆錄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