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考級

 

石叔誠(著名鋼琴演奏家)

說起考級,鋼琴可能是最早的。前幾年,我也做過考級評審,我覺得有一個問題值得重視,就是“拔苗助長”--盲目提高程度,跳級參考的現象。這種現象恐怕其它樂器考級中也存在。“拔苗助長”的結果是孩子練習基本功的最佳時期失去了,再往深里發展很困難。而且孩子長期面對彈起來很困難的曲目,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喪失。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老師、家長,千萬不要功利思想太重,還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好,這樣可能進步得更快。

對於考級通過標準,我這樣認為:不能出現讀譜、節奏等基本知識方面的錯誤。在技術上、方法上稍微差一點都可以放鬆一點,畢竟將來不以此為生嗎!其實就如讀課文,你讀的再生動,再流暢,可念的都是錯字,大家都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能算你讀得好嗎?反過來,你可能讀的不太生動,但字都是認識的,音也讀對了,聽者還是能正確理解文章內容的。

另外,我還想提醒家長、考生們注意一個問題--彈奏要注意節奏。考五、六級以上的學生節奏出現問題的較多,曲目複雜一些了,要操心的事也多了,譜子啦,踏板啦,表情啦,節奏就容易忽略。難的地方慢了點兒,容易的地方快了點兒等等。其實,歸根結底,考級時出現節奏問題還是平時的練習、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長期對節奏要求不嚴格所造成的。

這裡我想加一句,老師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因為是業餘就放鬆要求,可能孩子做不到,但老師必須提出要求,至少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對於考級曲目,我認為選得非常好,但還可以再豐富些。我個人認為有些級別選擇了巴赫的《三部創意曲》中的曲目有點偏難了,《二部創意曲》足夠了。巴赫的作品本身離兒童就比較遙遠,《三部創意曲》又要孩子兩隻手彈三個聲部,大多數孩子都弄不懂是怎么回事,處於一種“讓彈就彈”的狀態,所以在復調作品的選曲上,範圍可以再擴大一些,難度卻可以小一些。

家長讓孩子學音樂,我想最大的目標可能不是讓孩子將來從事演奏專業,而是希望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成為一個懂音樂、愛音樂、擁有一定音樂鑑賞力的人。那么,就別把考級當成最終目標。通過了九級、十級是不是就到頭了?孩子一旦通過了最高級別的考試後,長嘆一聲說出“我終於可以不練琴了”那就太遺憾了,甚至可以說,整個學琴過程就是一個失敗。所以,家長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在學習中讓孩子體會到學音樂的樂趣,讓音樂能夠伴隨孩子一生。如何面對“屢教不改”的學生? 對於任何事物,進步的過程就是修正錯誤的過程。但是在考級的準備過程中,就是有那么一些孩子面對老師指出的問題“屢教不改”,那么,名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劉長福:教師的示範作用很重要,給學生做出正確的樣板,可能會比僅用語言更好一些。王永新:在老師面前做,直到做對為止,人為地讓正確的方法成為一種習慣。石叔誠:孩子往往因為不在乎,不重視而“屢教不改”,那就讓孩子認識到出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