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行政法律理論輔導講座:刑法(一)

刑法基本理論(一)

項目 內  容  提 要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 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犯罪故意區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二者的區別在於:一者在認識因素 方面,對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發生雖然都有認識,但認識的程度不同:直接故意一般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發生危害結果,但也可以是明知其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 間接故意只能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二者在意志因素方面,即二者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顯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 意則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放任即無所謂、聽之任之的心理態度。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 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犯罪過失有兩個基本類型,一是過於自信的過失,一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二者的區別關鍵在於認識因素方面:對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過於自信的過失已經有所預見(認識),而疏忽大意的過失根本沒有預見(認識)。未成年人犯罪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3搶劫、 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 以由政府收容教養。6所有的過失犯罪不論危害程度如何,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都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1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2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4正當防衛, 適用條件在於:
(1)起因條件必須是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2)防衛行為保護的利益僅限人身安全而不包括其他合法權益如財產權利;
(3)“行兇”應理解為故意重傷害以上的傷害行為,而不包括輕傷害。4注意“防衛過當”本身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應明確如何對“防衛過當”進行定性與 處罰:定性上應根據行為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時的主觀罪過與客觀後果,適用相應的刑法分則條文,如故意傷害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處罰原則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 處罰。”緊急避險1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 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2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二者區別的關鍵點在於:
1起因條件。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是他人的不法侵害,而緊急避險的起因條件是一種危險,包括自然災害等非人為的損害。
2限度條件。正當防衛所造成的損害可以大於或等於所要保護的利益,而緊急避險所造成的損害不能等於更不能大於所要保護的利益。
3限制條件。緊急避險要求必須是不得已的,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而採取的。而正當防衛則無此要求。
4對象條件。正當防衛要求打擊的對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緊急避險則可以是無辜的第三者,二者損害的對象是有原則區別的。5正當防衛沒有類似第21條第3款的限制(即主體條件的限制)。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1本條規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徵與處罰原則。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個構成要件或特徵也是 與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態相區分的標誌:第一,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這與犯罪預備相區別;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來,這與犯罪既遂相區別;第三,犯罪停止 在未完成形態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導致的,這與犯罪中止相區別。
2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分的關鍵點。所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構成要件中的犯罪行為,如《刑法》第236條強姦罪的著手實施行為就是 對被害婦女實施暴力、威脅等手段,以達到強行姦淫的目的。可以這樣認為,犯罪預備行為是為分則具體犯罪構成行為的實行和犯罪的完成創造便利條件,為其實現創造可能性;而犯 罪實施行為則是要直接完成犯罪,變預備階段實行和完成犯罪的現實可能性為直接的現實性。
3從時空階段上看,犯罪預備只存在於預備階段,犯罪未遂只存在於實行階段,而犯罪中 止則既可以存在於預備階段,也可以存在於實行階段。
4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兩對: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與不 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為工具不能犯未遂與對象不能犯未遂)。前者以犯罪實施行為是否實行終了為標準,後者以行為的實行能否實際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
5對於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問題,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處罰為參照,二是適 當從寬處罰,即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止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意思分解】
1本條規定的是犯罪中止的特徵以及處罰原則。犯罪中止的一個最基本特徵就是“自動性 ”,即行為人出於自己的意志而放棄自認為當時本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相區別的關鍵所在。
2犯罪中止有兩種形式:一是自動放棄犯罪的犯罪中止;二是自動有效地防止結果發生的 犯罪中止(僅僅以不作為的方式消極地停止犯罪的繼續實施還不夠,還要求必須採取積極的作為形式來預防和阻止既遂的犯罪結果發生且這種防止行為必須奏效)。前者即為所謂的消 極中止,後者即為積極中止。
3值得注意的是,故意犯罪的幾種形態——預備、中止、未遂與既遂都是犯罪的停止形態 ,他們之間是一種彼此獨立存在的關係,而不可能發生相互轉化,如一旦達到犯罪既遂形態就不可能再轉化為犯罪未遂、中止形態(如盜竊犯把盜得的財物又主動送回原處,由於其 犯罪已經完成即達既遂,不存在中止犯罪的時空條件,因而不屬於中止)。
4中止犯的處罰原則也較為特殊,首先明確是“應當”從寬處罰而非如同預備犯、未遂 犯那樣“可以”從寬處罰;其次,注意對中止犯的處罰也不同於預備犯、未遂犯那樣比照既遂犯進行處罰;其三,明確對中止犯的處罰關鍵看是否造成損害結果 ,對於造成損害結果 的,應當減輕處罰,未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免除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