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應試技巧:行政職業能力概述

  自1989年在一些國家部門中試行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以來,公務員錄用工作在我國已經逐步走上規範化的道路。1994年6月,國家人事部頒布實施了《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現在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開。
《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指出,對公務員的錄用採取筆試和面試兩種方式,考查應試者的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其他適應職位要求的一般素質與能力。而對於這種“適應職位要求的一般素質與能力”的測試,就體現在筆試階段進行的職業能力考試上,即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在國家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成績中,該測驗成績應占40%~50%的比例,全國各級各類公務員錄用考試均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列為必考科目。這表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在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換句話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的優劣,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應試者能否進入公務員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無論在性質、特點、內容結構和實施程式上,還是在應試規則和程式上,均與其他公共科目考試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要想在這項考試中取得良好成績,了解該測驗的原理和性質,熟悉各種題型和答題方法與技巧,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節 行政職業能力概述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屬於心理測驗中的潛能測試。要想清楚地了解這一測驗的性質和原理,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心理測驗的概念。
一、心理測驗
在現代社會中,心理學與心理測驗對許多人來說已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了。眾所周知,心理學的基本目的在於認識和了解人的心理行為和特徵,並揭示其活動的原理與規律。而心理測驗則是一種考查和測量心理行為與特徵的工具。在西方已開發國家里,每年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廣泛而大量地套用於各個領域,如教育領域、醫學領域、工業領域、軍事領域。職業諮詢領域等,在人才的甄選、安置、診斷、評價和諮詢方面有著重要影響作用。心理測驗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五大類:能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成就測驗,人格測驗,興趣與態度測驗。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則是能力傾向測驗之一。心理測驗看起來與我們平時所說的考試十分相似,但實際上比普通的考試嚴謹得多,它以系統化、客觀化和標準化為特徵。
為了保證測驗的質量,其編制過程有著嚴格的程式:首先必須確定測驗的目的、對象和內容;然後有針對性地收集大量資料;第三步是選擇題目形式,並編寫出題目初稿,初稿的題目數量應為最終測驗題數的2~3倍,以備篩選;第四步是將題目初稿編輯成測驗,一般情況下題目由易到難排列;第五步是預測,即將測驗施測於某一團體,這一團體應該是來自於將來正式測驗中要套用的群體。通過預測得到了預測團體在每道題目上的反應結果,研究者要對這些結果作出分析,進一步篩選題目,保證題目的質量。
考查一個心理測驗質量的好壞,要同時考慮測驗的信度與效度兩項指標。
信度指測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或者說是同一測驗對同一被試者前後幾次施測的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程度。事實上,無論是物理測量還是心理測量,若對同一人或物施行若干次測量,其測得的每一次結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是由於測量誤差的影響。正如物理測量中的概念一樣,心理測量的誤差也可分為兩種:一為隨機誤差,指的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無規律的誤差,它導致測量結果圍繞某一個值產生不一致、不穩定的變化。二是系統誤差,指的是某種無關的固定因素引起的有規律性變化的誤差,它導致測量結果偏離真值,但每次偏離的方向和大小是穩定的,不會影響測驗結果的一致性。信度是考查測驗結果的一致性,因此只有隨機誤差對信度會造成影響:隨機誤差越大,測驗結果一致性越低,於是測驗的信度便越低,這樣的測驗顯然是不可靠、不可取的。
然而,保證了測驗的信度,並不完全意味著保證了測驗的質量。這就好比打靶:射手每發子彈均打中五環的某一點上,彈孔密集,說明他的穩定性很高,只可惜沒有打中靶心,說明他沒有準確性,我們因此而斷定他還不算是一個優秀的射手。同樣道理,當人們選用某一測驗作為評價或決策工具時,不僅要把握該測驗的穩定性,還必須保證它的準確性或有效性,即測驗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指標:效度。
在測量誤差中,隨機誤差既影響分數的一致性,又影響分數的準確性,而系統誤差只影響到分數的準確性而不會影響分數的穩定性。因此,測驗的信度只受到隨機誤差的影響,而效度則同時受到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影響。當隨機誤差減小時,測驗信度一定會增加,但此時由於系統誤差的影響的緣故,不能保證測驗效度一定會增加,可見測驗信度高只為效度高提供了必要但非充分的條件,而若測驗效度高,則說明測驗的誤差在減小,測驗的信度必然也會提高。因此,對一個測驗的質量的評估,重點在於它的效度的評估。
為了保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質量,多年來人事部考錄司協同心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在試題的甄選與編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並且,每個版本的測驗使用後,還要進行十分細緻的試題分析和信度、效度檢驗,淘汰不理想的題目,保留合適的題目,從而使測驗的各項指標逐步最佳化。該測驗各個版本的統計資料顯示出,目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係數均達到了國內外優秀測驗的水平,充分證明了該測驗在人員甄選與錄用上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二、能力傾向測驗
了解了心理測驗的概念後,進一步有待解決的問題就是,什麼是能力傾向測驗?它測量的是什麼內容?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知識、技能、能力、能力傾向這些概念的聯繫與區別。
(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含義
知識是指對事實、理論、系統、慣例、規則以及其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的了解、理解與掌握。不同的人在了解和掌握知識的數量與質量上存在差異,我們常常通過紙筆測驗或口頭提問方式對一個人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如普通的教育考試、學歷考試,所測查的內容主要都是知識。在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公共科目(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之外)和專業科目的考試,也是主要用來區別應試者知識掌握程度的。
技能則是一個人通過一定練習而形成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和智慧型的作業系統,它包括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兩種,常常通過工作的速度與精度,動作的協調性與熟練性表現出來。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技能一般通過面試進行檢測。對於某些特殊職位的技能測查,也可採用筆試的方法。
能力可以概括為能夠從事某種工作或完成某項任務的主觀條件,這種主觀條件受兩方面的影響:其一是先天遺傳因素,其二是後天的學習與實踐因素。能力又可劃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智力,它是從事各種已知活動所需要的一種共同能力,是一種最基本的認知能力,影響到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效率。我們可以通過智力測驗考查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後者指的是人們從事特殊專業活動所需要的能力,如音樂、美術、機械等方面的才能。我們可以通過特殊能力測驗來進行考查。
知識、技能和能力三者是不同的:知識是人們所掌握的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歷史經驗,技能是個體身上固定下來的複雜的作業系統,能力則是個體順利完成活動任務的直接有效的動理條件。但三者之間又是可以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並且,它們都指的是個體現時已經具備的、不需要進一步訓練的客觀條件。
(二)能力傾向的含義
能力傾向指一般能力(智力)、能力傾向、知識與技能環境跨文化測驗、非言語智力測驗。非言語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指一般知識技能測驗、專門知識技能測驗。能力結構的層次、能力傾向是一種潛在的能力素質,它指經過適當訓練或被置於適當的環境下完成某項任務的可能性,而不是現時就已經具備的智慧型水平。換句話說,能力傾向是指一個人能學會做什麼,即一個人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潛力如何。
知識、技能、能力和能力傾向都是人的認知能力的組成部分,對它們嚴格區分並不容易。心理學上一般認為它們相互聯繫且處於人的認知能力結構的不同層次上,上面清楚說明了幾者之間的關係。
可見,能力傾向既不同於能力(主要指智力),也不同於人在某方面由於教育和訓練獲得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它有如下特點:
1.能力傾向具有相對廣泛性。智力水平影響到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效率,但這是一種間接的影響;能力傾向則影響到一個人在某一職業領域中多種活動的效率;而專業知識技能則僅僅影響某一有限或具體的活動。
2.能力傾向是相對穩定的,它不像人的智力水平那樣幾乎很難改變,一個人的知識技能的積累很難影響到他的智力水平,但卻會影響到他的能力傾向。但能力傾向又不像具體的專業知識技能那樣很容易通過強化訓練而在短期內提高或由於遺忘而喪失。
3.能力傾向是一種潛能,它表現為一種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已有的水平和現實。一個人的手指靈活性很強,我們可以預期他在許多與手部動作有密切關係的活動領域中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但這僅是可能而已,這個人也許並沒有條件和機會發揮他的優勢,實現他的潛能。
(三)職業能力傾向的含義
職業能力傾向是能力傾向的類型之一,指經過適當學習或訓練後或被置於一定條件下時,能完成某種職業活動的可能性或潛力。若再具體劃分,職業能力傾向又可以細分為與特定職業相聯繫的各種職業能力傾向,如音樂(職業)能力傾向、美術(職業)能力傾向、機械操作(職業)能力傾向等等,行政(職業)能力也是其中的一種,它指的是,經過適當學習、訓練或被置身於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時,能完成行政職業領域內各種活動的可能性或潛力。
(四)職業能力測驗
職業能力測驗則是有效測量人在職業領域中某種潛能的測量手段,它有助於我們預測個體在一定職業領域中成功的可能性,或者篩除在該職業領域中沒有成功可能性的個體。由於職業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測量的能力因素也各不相同,研究者們編制了許多針對不同職業領域的能力傾向測驗,用於人員的選拔、任用。例如,在選擇機械操作人員時,主要考查簡單眼應速度、雙手協調性、手眼協調性、敲擊速度等;在選擇汽車駕駛員時,主要考查機械推理能力、空間感、雙手協調性及眼、手、足、肢體的配合能力等。根據國家公務人員的職業要求,在選擇非領導職務的公務員時,主要考查知覺的速度與準確性、數量關係、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個方面。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特點
以往的考試通常注重的是對一個人的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現有的能力水平的測試,但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只測一般能力和知識技能而不測能力傾向,我們就不知道考生在行政職業方面是否有發展前途。考取的考生即使暫時表現得適應工作,很可能是一種高分低能的人,沒有發展後勁。因此,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為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上,在各類人員選拔方案中,能力傾向測驗一直被認為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我國技校招生,國外高校招生、學能考試中,都有能力傾向測驗性質的考試(如技工能力傾向測驗,美國大學招生學能測驗sat、act和研究生入學考試gre等)。在各國的公務員錄用考試總體設計中,具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性質的考試也都作為重要的篩選工具,具有否決權。例如,英國文官考試的程式中(小組活動,書面或口頭模擬考試,認知測驗,三次面談)包含了1l項分測驗的認知測驗,其性質就是能力傾向測驗,其中既有文字測試,也有非文字測試,有些內容是直接考查一個行政官員所必須具備的文字和數學方面的能力,另外一些則是考查其邏輯推理能力。在美國的文官考試中,由芝加哥大學為政府設計的“基礎能力傾向測驗”,也是一種能力傾向考試,測查的內容包括空間能力、數量關係理解能力、觀察力、記憶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語言關係理解能力、知覺速度和歸納能力等八項。
我國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由人事部考試錄用司組織,動理學等學科的專家研製而成的,主要用於國家行政機關招考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公務員。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在性質上,它既不同於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於行政職業通用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知識技能的測驗,其功能是通過一系列心理潛能測量,進而預測應試者在行政職業領域內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在內容結構上,行政職業能力有測驗面寬、量大、題型穩定的特點。該測驗通過包括五個相對獨立的分測驗,即知覺速度與準確性測驗、數量關係理解測驗、言語理解與表達測驗、資料分析測驗和判斷推理測驗,但知覺速度與準確性測驗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不再出現。共150~170道題。但知覺速度與準確性測驗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不再出現。測試內容以文字、圖形、數表三種形式出現,一律採用客觀性試題。
在作答要求上,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與現行標準化考試的作答方式無異。但有兩點需要說明:首先,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嚴格的時限要求,應試者在90分鐘內需要回答150道試題,一道題平均作答時間僅10秒鐘。但在規定時間內應試者答不完全部的試題是常有的現象,也是正常的現象。其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答要求思維反應敏捷,讀完題目內容就應準確領會題意,並立即作出選擇判斷。
四、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
概括起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職業能力考試具有否決權。通過行政職業能力考試,說明應考人員具備了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職業能力測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公務員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行政職業能力考試通常配合其他考試和測評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補充。對行政職業能力考試的得分一般規定一個最低限度,高於此限度的,可將該測驗得分與其他方面的評價結果合成考慮;低於此限度的則不能被錄用。
(2)對用人部門來說,行政職業能力考試適合於作為早期篩選測驗使用。行政職業能力考試是一種適用於團體施測的紙筆測驗,全部採用客觀化試題,可使用機器閱卷。經行政職業能力考試初選以後,不具備基本能力素質的人就可以不進入後面更複雜的評價程式,從而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利於幫助人事部門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能與差異,避免選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高分低能”現象,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率,從而達到“人適其職,職得其人”的目的。
(4)使用行政職業能力考試有利於提高錄用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該測驗是由人事部組織有關專家精心研製的,它具有原理科學、材料精緻、施測嚴密、結果客觀的特點,因而有利於提高人員錄用考試的嚴肅性與權威性。
(5)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通過用測量學和統計學方法建立一定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和一定的學歷水平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將該測驗成績作為同等學歷的認定標準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