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創業賺20億,從泡妞開始

然後,江南春用20多天的時間,把自己準備的稿子和答案爛熟於心。初賽那天,按照抽籤江南春第一個上台,當他面對學生代表時,“剛一張口,嘩嘩就噴了出來。基本上不太用大腦思考”。接下來學生代表提的3個問題,都在事先準備的78個問題之列,他只需要按照自己寫好的“標準答案”背出來就行了。其他的參選學生完全被江南春近乎完美的表現驚呆了。

江南春還事先安排了中文系最尖刻的4名學長坐在前三排,負責提問其他的競選者,這4位“炮手”輪番攻擊,“結果每個對手都表現得很沒信心,然後我就順利出線了”。

最後一步是學生代表大會投票。江南春以10塊錢一頓飯的成本,跟16個系的學生會主席逐一溝通。這些溝通的成果就是,學生代表大會一共162票,江南春最終以159票的絕對優勢當選。

江南春的同學和老師曾不止一次感嘆他“有完美的執行力”,這在他的競選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成為他日後立足商界的關鍵素質。

160元“巨債”逼出學生總裁

競選給江南春留下了因拉票而產生的160元“巨額”債務。為了還清這筆錢,江南春想盡一切辦法賺錢,甚至乾過每天七八元的體力活。

1992年底,上海一家廣告公司來到學生會委託江南春招聘大學生做兼職拍電視廣告,底薪每月300元。江南春利用“職權”沒有把招聘海報貼出去,而是自己跑去應聘,“人家沒得選擇,只好要我了”。

起初他準備只乾一個月,還了債就罷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與廣告結下了不解之緣。問起原因,江南春爽朗地笑了:“還是和戀愛有關。”

“1992年以後,我們的目標客群(女生)對男生的判斷標準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我剛開始在校園舞廳說我是中文系的教師,爆受女生的歡迎;後來說是詩人,人家感覺也很好;但當經商熱潮越來越高的時候,我說我是個詩人,等於說自己是個窮人。”一向自信的江南春開始分析什麼樣的身份才最受女生歡迎。有一次他嘗試著說自己是開禮品店的,沒想到受歡迎指數大幅提升,改稱是賣水產的,也同樣受歡迎,因為那是一個個體戶容光煥發的時代,江南春就此堅定了從商的決心。

當時的江南春並沒有想到這份底薪300元的工作開始了他的廣告人生。對於第一筆廣告業務,江南春至今仍印象深刻:客戶出1500元想找人寫一個廣告方案,什麼也不懂的江南春硬是攬下了這個瓷器活兒,連夜趕了一個腳本,沒想到客戶看了十分滿意,投入十幾萬進行拍攝。初戰告捷的江南春,又趕上了上海淮海路新建商廈的好時機,在盧灣區商委的支持下,淮海路的商廈形象工程幾乎被這個20歲出頭的大學生包攬。

每個月幾千甚至幾萬的收入讓江南春很快成了學生富翁。他經常西服筆挺,左手拎公文包,右手拿著手機出入校園內外。“我第一年掙的錢買了一個手機,那時候4萬多,拿著它在學校里走,每次碰到美女的時候就想,怎么這個時候沒人給我打電話呢?”

不管白天的業務多繁忙,晚上8點,江南春仍會準時出現在舞廳,跳完舞還要繼續和女生散一個半小時的步。

大學三年級,21歲的江南春籌資100多萬成立了永怡傳媒公司,幾年後,永怡傳媒以95%的份額稱霸上海it廣告代理市場,營業額達到1.5億元。“那時候非常牛,小單子都不接,客戶給的支票都是1000萬一張。”

電梯口發現商機

永怡的輝煌持續了幾年,終於在中國網際網路嚴冬到來的時候畫上了句號。

“所有的it廣告一下子消失得乾乾淨淨,好像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個情景發生在2001年,成千上萬的網站紛紛倒閉,江南春的廣告公司利潤一落千丈。為了維持運轉,習慣做大買賣的江南春也接起了餐廳的小廣告,這一年裡他每天都在熬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