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覓食的狐狸長成了巨人

1995年7月,張朝陽突然有了回國創業的強烈念頭,美國隨處可見的“矽谷”式創業更是激起了他的熱情。他清楚地認識到網際網路經濟極為驚人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於是下定了創業的決心。當他看到internet的機遇時,感覺到應該是創業的時候了。張朝陽聯繫到了isi公司,想做chinaonline(中國線上),用internet蒐集和發布中國經濟信息,為在美國的中國人或者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服務。isi總裁當時和張朝陽的想法相近,兩人一拍即合,於是融資100萬美元,張1995年底以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身份,開始用internet在中國收集和發布經濟信息,為華爾街服務。

在isi的經歷,張朝陽覺得中國internet的市場潛力巨大。1997年1月初,itc網站正式開通,可是到了年底,第一次融資得來的18.5萬美元所剩無幾,快到了連工資都開不出來的地步。迫不得已,張朝陽向他的投資人發出了緊急求救,三位投資者再次為張朝陽提供了10萬美元的“橋式”貸款。1998年2月,張朝陽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尋引擎——搜狐(s0hu)。1998年3月,張朝陽獲得intel等兩家公司210萬美元的投資,他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1998年9月,搜狐上海分公司成立,1999年6月組建搜狐廣州分公司。2000年搜狐在nasdaq成功上市,併購了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網站chinaren,網路社區的規模性發展給門戶加入了新的內涵,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的入口網站,奠定了業務迅速走上規模化的基礎。

張朝陽不適時機地進行了一連串大手筆的動作,讓搜狐出現在更多的地方。他及時判斷出簡訊對網際網路的巨大利益,並且嘗試著把它作為一個能與網際網路緊密結合的產業來運作。2001年耗資百萬成就“sohu手機時尚之旅”,張朝陽親自出現在首席形象代言人的位置上,這在風風雨雨的網際網路世界,確實收到了空前的效果,樹立了sohu人的信心。2003年春夏之交,sohu再次給網路界帶來一次驚喜:sohu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在網際網路正全面復甦的時候,在sars肆虐人類的時候,他想證明sohu的勇氣,並宣告sohu的理想

2002年7月17日,搜狐率先打破中國互連網的僵局,實現贏利。在面臨新浪和網易的競爭、選擇搜狐的贏利方式時,張朝陽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周末休息。有時候周末有各種活動,也是跟公司相關的。2003年,搜狐捷報頻傳,2月25日搜狐推出韓國遊戲《騎士》進軍網路遊戲;在2003年上市公司中國科技人物財富排行榜上張朝陽僅次於丁磊屈居亞軍;在胡潤製造的2003年中國it富豪五十強中張朝陽亦名列三甲……

“廣告市場基本上這兩年網易沒有份了,和新浪在廣告方面一個是媒體方面內容處理方面的競爭,另一個是廣告銷售隊伍能力的競爭,在非廣告方面和新浪基本上沒有什麼競爭,因為在這些方面新浪已經不是對手。”在潛意識裡,張的戰略是先將網易清除出局,然後再對新浪打殲滅戰。

新銳張朝陽的背後

2001年三、四月間,搜狐股票率先跌破一美元。那時沒人再看好搜狐,媒體和個別網站對搜狐和張朝陽的質疑象子彈一樣打在搜狐的臉上,因為一美元的搜狐有要被nasdaq摘牌的危險。張朝陽說:“我還可以用公司的現金回購股票,或者兩股並一股、三股並一股。”

不論張朝陽有什麼妙計來解困,當時的困境的確非常嚴重。張朝陽自己也正是在這種困境下錘鍊了自己。張朝陽現在坦然地承認,有一段時間,搜狐的產品其實是愧對大眾的。1999年到2001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進入高潮時,搜狐這個老牌子其實在原地踏步。用張朝陽自己的話講,那是一段長征。沒有隊伍,管理就張朝陽一個人強撐著。董事會也出了問題。張朝陽描述自己當時的境況是,30%精力應付董事會,40%精力應付媒體,只有另外30%精力用在產品上。張朝陽在極為艱難的處境下,大搞品牌經營,保持了搜狐表面上的風光,使搜狐得以發出持續的聲音。2001年到2004年,張朝陽號稱用“中醫的方式”調整好了搜狐的嚴重問題,一直發展到目前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