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一種傳統美食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美味的“元宵”在這一天成為中國人的佳饌。“元宵”呈圓球形,有象徵家人團圓、吉祥、美滿之寓意。所以每當元宵之夜,人們都要歡聚一堂,共進“元宵”。
“元宵”是我國獨創的傳統美食,其歷史十分久遠,迄今已有2000年以上,最初名為“浮圓子”,後來又有“團圓”、“元宵”、“湯圓”等名,至隋唐元宵成為元宵節的節令美食,一些地方也有在冬至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多用糯米粉為皮,或搖或包,製成包餡元宵,也有純用糯米粉製成的實心元宵,其味以甜為主,按地域不同有“南甜北淡”之說。
元宵不僅好吃,還極富營養價值和食療食補作用。做元宵的主料是糯米粉,據測定,糯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及多種維生素。祖國醫學認為,糯米性平味甘,能補虛調血、開胃健脾、益氣止瀉。用糯米粉皮配上冰糖、果料與適量動植物油製成的餡心,不僅細糯軟滑、馨香可口,而且不同餡還有不同的食療功效,如黑芝麻滋養肝腎、益氣養血,可治脫髮、早白髮、腰膝酸軟、便秘;核桃仁潤肺益胃、補血養神,能養顏、健腦、烏髮,治療腎虛遺精、產後體弱、慢性咳嗽;蓮子養心安神、健脾補虛,能治心虛失眠、脾虛泄瀉;紅棗補中益氣、調補氣血,能保護肝臟功能、降低血脂。
我國各地有許多不同餡心、不同口味的元宵名吃,如北京的“八寶元宵”、上海的“酒釀小圓子”、蘇州的“五色湯圓”、寧波的“豬油湯圓”、廣州的“麻蓉湯圓”、潮州的“四式湯圓”、貴陽的“八珍湯圓”等,不僅味道鮮美,獨具特色,其食補食療作用也各有一功。
因此,元宵節之夜,人們根據各自口味,不同身體狀況,進食不同口味的元宵,既是一份美好的享受,又是保健的上乘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