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髒節的傳奇-加去

牯髒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祖儀典。傳說遠古之時,居住在這裡的苗家子女多病,種植無收,為祈求祖宗神靈祛病賜福而殺牛祭祀,後世子孫,代代相傳。一般每十三年舉辦一次,每次連祭三年。頭年叫“起疆”,二年叫“續疆”,三年叫“剎疆”。祭祀以宗族為單位,祭的是象徵祖先靈魂安息之所的楓木鼓,每個宗族各有一個共祭的木鼓,即宗鼓,所以,又叫“宗鼓祭”。
吃牯髒前幾天,選出“鼓主”,貧富不論,父母健在,有兒有女,德高望重者均入選。鼓主選定後,由鼓主召集各戶代表到自己家中殺豬吃酒議事,商定有關事項,買水牯牛等。牛買回後,其飼養極其講究,不能放牛上坡,更不能犁田,只能圈養。清晨餵酒糟,中午餵青草,晝夜各餵一次米飯和細糠。
民國三十八年,加去村曾經過過一次鼓藏節,相隔五十年後的2000年,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於是決定舉辦一次隆重的鼓藏節。按照祖先的規定,從節期開始的那一天起,所有親朋嘉賓的到來,只能吃肉,吃豆腐,不準吃蔬菜,違者受罰。選出的鼓主要分戶為其祭祀祖先神靈,每戶人家用麻線捆上一尾小乾魚戴在鼓主頭上,鼓主頭上乾魚越多,說明負責的人家數越多。頭三天是接待四面八方前來祝賀親友,主家殺豬、殺雞、殺鴨並以米酒相待。第二個三天是跳蘆笙,準備糯米飯等。第三個三天是挑糯米飯到鼓藏坪款待所有客人,玩山、跳蘆笙等。第四個三天是拉祭牛繞寨游塘,以振威風。此為節慶高潮,因為祭牛游塘以後,當天晚上就要宰殺,所以祭牛游塘場面最為壯觀。從牽牛出門、繞寨、游塘鞭炮不能斷,整個山寨淹沒在鞭炮聲中,繞塘三圈,沿路返回家。當天晚上,雞鳴五更,聽到鼓主家殺牛鞭炮聲後,各殺牛戶鏇即在一二十分鐘內將所有的祭牛殺完。天明後,主家根據來客人數,將牛肉、豬肉分給親友抬回家。第五個三天,是抬肉回家的親友們又返回來喝酒三天,整個節日才算完畢。
加去自然村離榕江縣城80餘公里,屬月亮山區,山多林密,古木參天,自然環境優雅,植被覆蓋率70%,人口600餘,由於這裡山多林深,其原始生活習俗多有保留,因此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到這觀光旅遊,定會看到這裡的苗族遠古原始的生活習俗,令人眼界大開,也會使你流連忘返……

從貴陽出發,可以乘大巴到榕江縣,再乘榕江到計畫鄉的班車,在加去下車,每天只有一班,票價10元。

全年都適宜旅遊,當然,牯髒節都是在冬天進行的,所以最好在冬天裡去碰碰運氣了。

要回榕江縣住宿,有多家旅館,條件一般。要留在苗寨也可以,要尊重當地人的民族習慣了。


客家人的西南家園---------隆里

中國貴州省東部與湖南省接壤處有個縣叫錦屏,出縣城往南走車程一個多小時,就來到一個有600年歷史的古城——隆里。
城內風光。

隆里人也叫“客家人”。

隆里原本只有苗侗等少數民族居住,唐代以來便有漢人從中原和江南地區搬來。不過,城池卻是遲至明朝初年才建。

究竟這裡的客家人與主要居住在廣州,福建和江西的客家人有什麼異同?

隆里人說,他們唱的是客家山歌,演的也是漢戲。

走入古城隆里,立即察覺它果然還保留不少曠古風味,十來條道路全由卵石鋪成,還砌有圖案,整齊美觀,即使下大雨路也沒爛泥。

導遊也為我們指點,全城街道不開十字,都是丁字。

“十與失同音。設丁字路則盼望人丁興旺。”

原來隆里是在1386年開始修築土城,並在十多年後明成祖繼位後施行軍屯制,以便隨時鎮壓叛亂的少數民族。

根據當地學人編纂的《隆里古城集》明朝皇帝從中原調來這裡駐守的常備軍有360人,還有千戶等各級官員13名,還下令“一官不得擅調,一軍不得擅差,子孫世襲其職。”據說,清代也依襲明制。

隆里人的處境實在不容易,據說這裡土地富庶,林業發達,幾百年來民族之間的紛爭不斷,歷史上已有幾次屠城的記錄。難怪他們還真盼望人丁興旺。

井井有條的小鎮
樸實的城裡人,友善可親。

導遊說,隆里在幾十年前都還沒有公路,因此住在這裡的人同外界接觸甚少。

“隆里人至今還保留固有的傳統和文化禮俗,不同周圍土著通婚。”

隆里所在的地區現在名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卻顯然不受同化還保留有漢族聚居地的大部分特色。

我們看這裡的房子,都是青磚黑瓦的老式民房,雖然有的已改為水泥牆,有的三層樓都用的是木料,它們的格式卻還是相當一致,因此大小街道都能筆直伸展。有些街上雖擺有小攤子,卻不致造成紊亂。

保留舊城門
八字門樓邊設的石磴。

我也留意到全城住宅都高於街面,門外都有幾級石階。許多民宅還保有八字門樓,門牆下各置一石磴供人乘涼休息。

他們也在門邊貼上對聯,門楣橫匾上則寫有不同堂名。導遊解釋,堂名說的是祖先的來處。

走出城外,有人突然問起城牆在哪裡?

“古城牆原本不高,大部分已坍塌,小部分已與民宅結合在一起,不過四個城門卻還有跡可尋。”

我們看見的是一座相當高大的東城門,有十多名工匠正在城上大興土木。

隆里人景仰王昌齡

走過狀元橋和狀元祠,導遊才說起,原來那是為了紀念唐朝大詩人王昌齡而建的。

“隆里唐時稱為龍標縣。王昌齡因一首《梨花賦》而遭人中傷,被朝廷貶謫為龍標尉。”
從小山上遠眺隆里古城。

王昌齡在這裡住了多久不可考,但是這裡卻又立了一座頗為壯觀的狀元墓卻是何故?

根據史書記載,王昌齡確實在天寶七年貶為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只是安史亂起後,他便得以還歸長安,過後不幸遭刺史閭丘曉所殺。

導遊補充說,隆里人民非常景仰王昌齡,因此萬曆年間便有鄉紳為他建了這座衣冠冢。

參觀隆里古城的最重要一個安排,是爬上北面的真武山。

真武山不高,卻能讓人眺望隆里的全貌。儘管天空飄下細雨,那一大片青磚黑瓦形成的小鎮風光,卻像極一幅畫家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背後是綠色的小丘,鎮子前後都有大片農田,小河從村前繞過,只有一條黃土路通向城裡……

導遊說,古城現在住有800戶、3700人。

旅遊小貼士

● 怎樣去隆里?

一、從貴州省省會貴陽,乘車到凱里市,續程錦屏縣,一天可到。

二、從貴陽乘飛機到銅仁市,再南下錦屏,估計大半天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