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後感3000字(共7篇)

的高中生教師節讀後感:《麥田裡的老師》

《麥田裡的老師》這本書是我感受頗深,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書中大量真實而又感人的案例給我們講述一個個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議中肯可行,充滿著教育的智慧,從心理學的角度處理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學生,富於實踐性,帶給我無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為一個體制外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餬口,維生選擇了從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堅持不斷學習,自我成長,將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薩提爾模式轉化過來的技巧,在師生互動及班級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繹,讓我大開眼界,頂禮膜拜。

首先,被作者對薩提爾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套用吸引了,為此專門上網蒐集“薩提爾模式”的相關資料。

薩提亞模式能讓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對個人生活的不滿足感,以及成年後遇到的問題和困擾,都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和限制造成的。一個小孩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學習並發展出來的求生存互動模式,這種模式會影響他的一生。

薩提亞認為,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帶給我們怎樣的經歷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納。同時也認為,人類也不是被動的、無奈的被過去所限制,改變永遠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類已經擁有我們成長所需的一切內在資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說,“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而如何應對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和親職教育中,我也會套用薩提亞的這種模式,在處理和學生和孩子的問題上,應秉承的原則是: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賞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齊參與而不會傷害你,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離開你也無須言歉疚,批評你但並非責備你,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那么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

其次,是書中關於“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說“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反而落入“虛偽”、“敷衍”或者“安慰”,無助於啟發孩子。

啟聰部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上課的語言很難豐富,即使語言豐富了,同步的手語卻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錯”,“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喔”,“對的”,“正確”這些詞語的手語都是豎大拇指,但是語境和語意是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講話時要有表情,讚美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狂熱的,學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熱情,相由心生。

再次,當讀到有創意的“爛”作文---“千樹成林”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回想起了國小時的一個人,一件事,國小同學的名到現在還能記得的已經不多了,但是有一個叫李友紅的同學我記憶猶新,對他充滿了愧疚,那時是國小五年級,我當時是班長,農村村小的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不負責任,上完課就外出打牌,有時竟然忘記上課時間,還要學生去找,作業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檢查作業時,語文老師就讓我他房間幫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說實話,當時還是很高興的,幫老師做事是一件多么榮幸的事情啊,並且能夠用紅筆在別人的作業本上寫了,並且老師還只叫了我一個人,更是看重自己,興奮的開始了工作,語文老師讓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於是我就像模像樣的批改了起來,仿照老師寫評語。改到李友紅的作文時,他的確實太亂了,簡直無法辨認,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於是我看看前面兩次老師是如何批改的,只見兩篇作文老師只寫了三個“鬼畫狐”,於是我也模仿老師在剩下的幾篇作文後面各寫了三個“鬼畫狐”。

這件事情過去十多年了,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內疚,那個同學讀完國小就沒有繼續念書了,幼小的心靈哪能經得起如此般的打擊,差生就是一樣造成的,如果說他是一個受害者,我曾經也許是一個小幫凶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意識到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大,中國小階段,特別在意每學期期末的教師評語,中學時期很看重老師在作文本上的評語,看有沒有表揚的話,自己得到的評語是不是比別人少,從評語也可以看出老師是不是在認真批改,評語是不是寫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記得高三時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師選中在全班做範文讀,高興得中午沒有吃午飯。

現在我也是一名教師,曾經做過兩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給學生的每一個評價,真情實意的讚美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儘可能的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我的做法是將每個學生的評語欄寫滿,首先從表面讓學生感覺老師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即使學生某方面沒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議”、“期待”、“祝願”等正向詞語去引導、激勵他。

再次,談一談卷三課業與學習中的當孩子學習成效不彰顯,面對數學困難時的態度,我很認同作者的意見,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從接納數學,從內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對數學的態度,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一旦意識到要如何面對數學,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就是自主學習里的一環。

這裡我也說說自己學習數學的一點經歷,我感覺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學理科的,都是數學較好,現在還是校友,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要從我父親說起,他讀書時語文很好,也寫得不錯,就是怕數學,所以很注重對我們數學的培養,記得小時候每當我要看課外書或是買帖練時,父親就很反對,他說很容易就練好的,平時作業認真書寫就行了,數學學得好的人,語文縱差都會有個七八成,而語文學得好的,數學不一定能學好,讓我不要花很多時間在語文和練上。所以每當我讀書或是練時,父親就會拿一些數學難題考我,讓我做很多課外練習冊。後來弟弟讀書後,父親也是這樣要求他的,所以我們都很偏科。後來考大學時我們都怪他當初重理輕文,沒有正確的引導好。

現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為強項,就像現在的我,體藝方面很差,感覺很難學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學好,所以以後我會更加重視女兒的體藝。由此看出,親職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最後,通過閱讀本書,我也學會了如何面對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調整自己的心靈,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覺內在的情緒,承認情緒,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頓,回應的語言與姿態將有別於不察覺的狀態。還學會了如何面對學生的問題:真心接納他們,深刻地討論,共同面對問題,協助孩子建構紀律,包容他們違反承諾,重新審定紀律,欣賞並感謝孩子的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下面是本書中我很喜歡的精彩語錄,摘抄了下來,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目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當教育者懂得更真誠地表達自我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師在班級經營,父母在和孩子互動時,察覺並調整自己的姿態,更容易達到教育者的目標。

從“冰山”的層次演繹,是聯結孩子的感受,聯結孩子的渴望,常能達到我們教養的目的,因為沒有孩子不渴望成為一個有價值、被愛、被接納且有意義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達到“趨於一致性”的姿態,簡便的方式是深呼吸,並且覺察內在感受。

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許孩子表達感受。比如不準孩子生氣、不準孩子哭泣、不準孩子焦慮、不準孩子沮喪。但身為一個人,感受乃與生俱來,大人不允許感受出現,感受就會消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氣的情緒?原因之一是生氣顯得沒修養,原因之二是生氣的態度令人困擾與不悅。

和孩子對話時,我較少使用“為什麼”三個,因為,“為什麼”隱含批判、不信任與質疑,讓人感覺疏離。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發孩子思索與應答的欲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聯結,那就會開啟更美好的對話風景。

我也許沒有辦法讓他提筆畫畫,但是我可以開啟他對與“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說“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

但我隨後買了《教育大震撼》閱讀,我相當同意書中的觀點,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錯誤了。我發現書裡面所舉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無助於啟發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厲害了啊!”“這樣已經很好了啊!”……這些都是無效且有負面效果的表述。

“鼓勵”與“讚美”,若只是從表象層次出發,比如名次、表現與結果,無形當中把孩子導向注重成績,無法接受挫敗的結果,將使孩子不敢面對真實。

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接納的感覺帶著一種愛與力量,一種寧靜淡定的感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價值,卻沒有方向;想要上進,卻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生,沒有人想自甘墮落,他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當他們遇到困頓、怠惰、犯錯、困惑與不安的時候,他們聽到的語言,通常是指責與說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來的焦慮干擾,導致他們生活散漫與浪費時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養,但是耐心並不是迂迴二行或者討好孩子,那將會離問題核心越來越遠。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

在談話前,大人應先為自己做心理功課,要溫柔而堅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期待,避免使用指責、討好、說教與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對談。我的準備動作,通常是深呼吸幾次,並且告訴自己,我要抱著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壞的打算。

與青少年對談,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方法,然而卻是最困難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於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因此對談的過程,往往無法觸及孩子心中的焦慮,無法真正幫孩子正視問題,就急於下指令要孩子達成目標,這樣的方式,無法改變孩子的現狀。因此,充分地對談,充分理解孩子的內在,是幫助孩子定下目標之前,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引導孩子意識到問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但是補習教育,常讓學生有錯誤的依賴感,從無機會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問題。

首先,大人必須調整自己的心靈,以專注且真誠的語氣和孩子討論面對數學的態度,也請孩子深呼吸,專心面對此議題。

我常常告訴孩子,生命總會遇到難題,重要的是使用說明態度面對。正如同遇到數學難題,他是如何面對的?我期望他專注地做個鬥士,而且我設定的初期專注時間不會太長,目的在創造專注的經驗,扭轉面對數學的印象。

解決不喜歡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的難題,不是解題技巧,而是意識到自己如何面對數學。一旦有所察覺,意識到算數學的存在狀態,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也是自主學習里的一環。

無法專注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不佳。如此一來,他們花費再多的時間,只是消極敷衍,或者圖個心安,沒意識到自己的狀態。

虛無的大,變成實在的小,這句話的意思是,面對數學,可能會有恐懼,但心靈不要全被恐懼籠罩了,要讓出一點兒位置給勇氣。不會算數學,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頂多不會算而已。具體來說,我要她承認恐懼,縮小恐懼,勇敢與恐懼同在,另一方面,我讓她嘗試更簡單的數學問題,建立演算數學的成就,藉此覺察恐懼並不干擾她。算數學沒什麼好怕的,擁有了成功的經驗,再核對她是如何辦到的。

的高三教師節讀後感:《老師,請您聽我說》讀後感
教師讀後感3000字(2) | 返回目錄

《老師,您聽我說》——這是一位台灣學生寫給老師的一封信,信中她對老師說了十七句話,體現了當今學生對老師的呼籲,也由此看出學生所喜歡的老師,是那些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為之奉獻的教育事業的教師;是那些愛好廣泛、知識淵博、胸懷寬闊的教師;是那些善解人意、公正無私、真正掌握了教育藝術的教師。所有這些美好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每個教師孜孜以求的嗎?

讀完這些話語,我感到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禁,寬容、關愛、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我仿佛聽到一個個學生的呼聲,仿佛看到一雙雙渴望尊重,渴望教師的教育藝術的眼睛。我不住問自己:你對“老師,您聽我說”中的要求,做到了哪些?你真正理解、體諒他們、關心他們的快樂與悲傷、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嗎?

第一句話:老師,我希望您常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教書的機器。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慾”。我們人類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高級動物,這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主要標誌。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感情,就如同一具軀殼,如行屍走肉一般。古人說:“人非草木,熟能無情。”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老師從事的是傳授學生知識,塑造學生思想,教會學生做人的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聰明,但他一定有一個等待我們發現的優點和長處。所以我們應該充滿人情味,不要整日板著面孔,擺著架子,傳統教育里所倡導的師道尊嚴早應被打破,教師和學生之間本應是親密無間的朋友關係。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臉上都掛著燦爛的微笑。因為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也是在現實社會之中生活,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們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飾,特別是在學生的面前,我們不希望自己是一個虛假的面具,但我們應該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個本色的我,一個真實的我,我們與學生一起歡笑,一同哭鬧,我們的心也會變得和孩子一樣年輕快樂。我們因學生苦惱發火,學生也會體會到老師的一番苦心,會自我改正,這豈不是教師的美好境界嗎?

老師們,“面無表情,麻木不仁”應該從我們的辭典里刪去,“平和大度,嚴慈相濟”要永遠保留!

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高級動物,都說“人心是肉長”,“將心比心”,每個人都希望被關懷被愛護,學生尤是如此,師生間感情上的融洽有助於思想教育的順利實施,實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師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要善於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同歡樂,共憂傷。要樹立“管是為了不管”這一現代教育管理思想。班主任老師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要有一顆熾熱的愛心和高尚的人格,積極向上的情緒。工作中,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動人。對學生要求要嚴,但嚴中有情,情中有愛。愛在細微處,嚴在該管處。

第二句話:老師,請您把我當一個人看待,而不僅是您記分簿上的一個號碼。

李鎮西的《教有所思》中有這樣一段文:今天的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我認為,需要一種把人當人的教育,我們嚮往並為之奮鬥的教育,應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充滿民主精神,散發著科學芬芳,閃爍著個性光芒的教育。

我們所面對是具有不同個性,不同稟賦,不同愛好的學生。我們要把他們當作真正的人來看待,就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培養他們的興趣,張揚他們的個性。讓他們象一個人一樣有尊嚴的活著。眼下,一些中學生在花一樣的年齡,就用極端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學習壓力過大,學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外,有許多都是他們覺得沒有感覺到一個人活著起碼的尊嚴感,這是讓我們教育者感到憂慮的。他們覺得自己不是象一個人一樣活著。在學校,他們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任何人都可以踐踏他們的人格,他們沒有尊嚴可言。回到家裡,恨鐵不成鋼的父母對他們失去了信心,失望的眼神比惡語更可怕。所以他們選擇這條不歸之路,不得不讓我們嘆惋!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因為升學的壓力,學校的競爭使得應試教育仍大行其道,分數仍然是判斷好壞學生的唯一標準,“分分分,學生的命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打破,本應該是充滿著理想,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年齡,在分數面前都成了拜分主義的奴隸。“考考考,老師的法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本應是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在分數面前師生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鴻溝,怎么也無法逾越!

老師們,請你們“目中有人”,請你們不“唯分是從”,拜託了!

在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以前我們主要看學生作業的正確率、學生考試的分數。以至於有些教師“唯分是從”,有句順口溜說的很形象:“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這種觀念影響下的教學必然不會去思考什麼素質教育,不會去思考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不要把自己的學生都教育成教科書的奴隸,課本的克隆者,我們的教育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應該是“千人千面”的教育,應該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我們要因學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而教,因學生不同的最佳學習期而教,因學生不同的最近發展期而教,我們要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成長的教育,讓學生學到他最喜歡學的東西。

第三句話:老師,您也需要學,您不學,我怎能從您那裡學到新的東西?

幾千年前,孔聖人就曾經說過:“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也說:“問渠哪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活水來。”這些名言佳句都告訴我們,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現在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人人都要提倡學習,人不學,不知道。

作為傳授學生知識的老師,自古以來,就被人們奉為知識的傳播者。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新課改理論的深入,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經完全不能適宜教學的需要,我們老師要能擁有整個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無所不知。政治經濟,體育娛樂,要無所不談。這樣的老師,在學生面前,才能不時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幾回洋相。其實,勇於在學生面前出醜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知恥可以後勇。我們怕的是在學生面前不懂裝懂,結果被學生愚弄,最後只會被學生所拋棄。

作為語文老師,更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的思想,通過讀書來提升人生的品位。要讀文學名著,讀教育理論,讀科普文章,讀哲理美文。“腹有詩書氣自華”!要把讀書作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們,拿起你的書,開始讀吧!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圍繞手中的教材轉,不敢超越教材傳授。碰到學生質疑,總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匆匆收場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識少。在課改的今天,教師肩負著傳授知識的重任,唯有不斷地再學習,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知識傳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和時代的需要。所以教師理當首先成為學習型的人,給學生做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在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中熱愛學習、學會學習、最終成為學習型人才,只有熱愛學習的老師,學生才會更加敬重他。

第四句話:老師,請您不要單看我的成績,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長期以來,中國小學科評價與考試制度存在著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不相適應的方面。突出反映在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改進和激勵功能;關注學習成績,忽視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個體差異;關注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將評價改革作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提倡發展評價理念,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的發展。

在我們的校園,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最後一門考試結束鈴聲響起後,全校的同學們歡呼雀躍,歡慶勝利,高呼解放,有的畢業生甚至將自己三年用過的書籍和試卷付之一炬。學生厭惡考試,厭惡學習到如此的程度是我們教育最大的失敗。教育應該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宜昌市已經從xx年中考開始,採用等級制表達學業考試成績,以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為高中招生錄取重要依據。通過實行國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會實現社會從過去的只關注考試分數到關注學生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轉變;從關注分數到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的轉變;從只關注考試學科到關注各門課程的轉變。

我們有理由相信,宜昌中考評價制度的改革將會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國素質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我們鼓勵和提倡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不只是看分數,而要看其進步;不要只看學生缺點,而要看到學生的亮點”。作為教師,要看到學生的努力與過程,不能把目光只簡單地盯在結果上,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各類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不斷進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話:老師,不要勉強我把求學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至少對我,學習不一定是樂趣。

年僅十八歲的天才少年丁俊暉,在世界斯諾克檯球錦標賽中戰勝了各路高手一舉奪魁,成為第一位問鼎世界檯球錦標賽冠軍的亞洲人。

一夜之間,他成為各大媒體競相追逐的焦點,人們都把他當天才看待,把他當作突然從天下掉下來的檯球神童,似乎他的成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但當人們了解到這位少年坎坷而不平凡的成才歷程後,才真正明白了“十年磨一劍”的道理。

8歲打球,10歲國內無敵手,11歲南下廣東。但這一過程中他遇到的酸楚很少有人清楚。就算丁俊暉現在每年有4萬英鎊的收入,但想起那段日子的艱苦,引領丁俊暉走上這條道路的父親丁文鈞依然唏噓不已。他每天練球的時間長達八個小時,而且他的父親總會在旁邊陪伴,經過長期刻苦的訓練,十三歲那年,他就獲得了香港精英賽的冠軍,此後的三年里,他幾乎獲得了全國所有的大賽的獎牌。他的父親在丁俊暉十六歲的時候將他送到英國升造,他在英國的生活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語言不通,生活不習慣,訓練的費用高昂,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止父子倆心中的理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參加世界錦標賽。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了現實,而且還站在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上。

有人採訪他的父親:“您為什麼不讓您的兒子讀書,而讓他去打球呢”?他父親的一番話發人深省,他說:“中國的教育總是要求孩子通過讀書這樣一種方式來成才,這條路太狹隘了,成才的標準絕非一條,我認為丁俊暉的這條路沒有錯,因為打球正是他最大的樂趣,其實,路是可以走得通的,關鍵在於如何努力去取得成功。”

是啊,我們的教育總是將學生培養成我們所想像的人才,完全是從自己的意願出發,替受教育者包辦一切,學生必須喜歡學習,然後通過各種訓練考試達到我們認為理想的成績,於是,我們殫精力竭,嘔心瀝血;於是,我們的學生十年寒窗,埋頭苦讀。最後學生的成績也許在艱辛的汗水和勤奮的耕耘下提高了,但我們的孩子也許有志不在於此,他們也許更熱愛音樂,也許更愛好繪畫,也許更熱衷運動……也許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根本不會選擇求學這條道路。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和我們教師的悲哀嗎?

北京大學汪丁丁博士說:“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自由選擇的藝術。”沒有選擇的教育,斷然不會培養出充滿個性的人。我們的社會需要個性張揚的人才,不需要只會讀書,死讀書的書呆子,我們應該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那時我們的教育捧出的就不只是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一個個特長突出,個性鮮明的人。

統一教材、統一教學方法、統一答案、統一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把富有生命力的學生變成一個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學生的愛好和豐富的想像力受到限制, 一大批富有想像力,善於思考,富有個性和獨創性的學生被扼殺。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選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須能夠深入細緻地了解並尊重學生的天然稟賦及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同時還應予以熱情的鼓勵和科學的指導。擯棄傳統教育中“一刀切”、“一鍋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尊重學生的個性,不用考上大學與否這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個性學生未來的不同發展,我們的社會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話:老師,您不僅要教我們知識,更要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中國的教育改革步履維艱的行走了20多年,素質教育這個詞也頻繁的掛在我們的嘴邊,但提了這么多年的素質教育,結果如何呢?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素質教育名不副實。我們的老師也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思想認識的誤區。

誤區一: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德育教育。

在當前中考、聯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學校不得不追求升學率,追求上線人數,在這樣的環境下,德育教育被擺在了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雖然領導和老師都知道德育的重要,但考慮到一是沒有時間,二是考試不考。既然考試不考,費這么多神乾什麼,這不是捨本逐末嗎?所以在他們看來,學生只要學習優秀,品行差點不要緊。於是,忽略了對學生起碼的愛心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等等。於是,我們看到了用濃硫酸潑狗熊清華學子,我們看到了用尖刀刺瞎貓眼的女研究生,於是我們看到了中學生將同窗室友殘忍的殺害……

這些慘痛的教訓更加凸顯了德育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作為擔當著“培養學生做什麼樣的人”這一崇高使命的學校教育來說,對青少年一代傳遞道德觀念、態度和價值觀,比單純提高學生成績,傳授學生知識能力更為重要。

誤區二:德育脫離生活,重言傳輕身教。

盧梭說:“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會聽到許多空洞的說教,缺乏生活的體驗,和學生的實際離得那么遠,學生怎能接受到靈魂的教育?我們教育學生要自強不息,不畏挫折。什麼是自強,什麼是奮鬥?看看我們學生的父母就知道,他們雙雙下崗,自主創業,白手起家,起早貪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向挫折彎腰。這就是自強不息的最好證明。這就是我們教育最鮮活的事例。德育絕不可能脫離生活而孤立存在。

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優秀的北大學子是優秀的大師薰陶出來的。”是啊,大凡優秀的老師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堅定的意志,偉岸的靈魂。他們往往在不經意間的一絲微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夠讓學生讀出人格的魅力,讓他們的靈魂受到洗滌。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和諧的人,作為老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著眼於構建學生高尚的人格體系。不僅要求學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範。讓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境界,讓人格的光輝自然昭示與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顰一蹙之間,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

古人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教師教學生首先是“傳道”,教他們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業、解惑”,教他們掌握知識。教師既要為“經師”,又要為“人師”,既要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這既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也是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科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學生可受用一輩子。教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對學習生傾注真心真愛,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和準則,教學生“學做真人 ”。教師要“以身作則”,善於抓住機會,及時教育學生;其次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教育他們,培養他們。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在努力將學生知識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寬的同時,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師者的風範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

第七句話:老師,請輔導我學習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而不僅僅是背誦答案。

傳統教學中,教師掌握著“話語霸權”,由教師充當教學陣地的主角,學生只是被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教師往裡灌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主動思考的能力,更談不上有創意的見解,而教師不休止的講,無休止的灌,不論是有用的,還是沒用的;不論是重要的,還是不重要的,一股腦往學生腦袋裡塞,學生不能自主學習,只是被動學習的機器。學生接受的全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準備的死板的知識,充當了一個個把老師知識倉庫里搬運出來的搬運工。也許學生的成績因為充分的準備得到了提高,也許學生因為考試成績的優秀進入了高一級的學校。

但當他們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卻發現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習的死板的知識幾乎毫無用處,我們不禁要反思我們的教學是否出了問題?我們不應該在乎給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點,而應該在乎學生提出了多少有價值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在乎我們講課的藝術性有多高超,而應該在乎有多少學生主動的參與到了課堂中來並積極的思維;我們不應該在乎給學生布置了多少作業,而應該在乎學生是否將作業當作一種樂趣;我們不應該讓學生掌握許多現成的答案,而應該在乎學生表達了多少自己的觀點不人云亦云。

美國教育家尼爾普斯特曼說:“學生進入學校時象個問號,而離開學校時象個句號。”這是學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學會學習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師的天職。“差老師向學生奉送真理,好教師則引導學生髮現真理”。所以,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上。

教師一是教給學生知識,二是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知識,即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一是“魚”,二是“漁”。授之以魚,不如教之於漁。“漁”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具有更重要的教育價值。

第八句話:老師,假如我有所失敗或有所困難,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憐我,可憐會使我自卑。

春節晚會上有一個小品讓我記憶猶新,一對特殊的夫婦到家照相館補照結婚照,因為丈夫長了腫瘤,經過化療,頭髮全部掉光了,一個七尺男兒沒有一絲頭髮多難為情啊!所以那天他戴了一頂紅帽子去照相,正當他們躊躇不定來到照相館時,他們驚喜的發現照相館裡的全體員工都戴上了一頂和他頭上戴的一模一樣的小紅帽。他們感動不已,夫婦倆照了有生以來最有意義,最漂亮的一張結婚照。

這則小品雖然樸實無華,卻包含了多么深厚的人文內涵啊!夫婦倆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夫婦倆更希望他們跟其他正常人一樣生活。員工們做到了,他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保護了一個病人的自尊、自信,沒有可憐,只有呵護;沒有諷刺,只有關愛;沒有刻意為之,只有順其自然。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教育,當我們的學生考試失利以後,需要安慰的時候,我們是居高臨下的以一種長者的姿態,當眾念出這位學生的成績,然後說道:“你是怎么考的啊?”還是下課後將他悄悄的叫到辦公室,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同查找失誤的原因?當我們的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是自然而然的基於一種人最起碼的同情之心,在全班同學面前呼籲為他捐款捐物,然後鄭重其事的請他到講台上來接受饋贈,還是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我們的愛心化作平時點滴的行動當中?

如果沒有平等和尊重,只有可憐和同情,愛可能是殘忍的,因為這種愛是一種權利的剝奪,甚至是人格的侮辱。讓我們每一位老師的愛心帶著關注和體驗,摻入真情和奉獻,融進理解和尊重,就像小品中的小紅帽一樣戴在我們的頭上,記在我們的心裡吧!

做個聰明的教師讀後感
教師讀後感3000字(3) | 返回目錄

“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越是純粹的教育,管理的色彩越淡。“

當我讀到這裡時,不由得想,自己和孩子之間是管理還是交流。

老師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所以作為一個合格、聰明的教師只有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這樣或許你也就是魯迅筆下“三味書屋”里的那位先生。就是拿著教鞭從不往下落的先生。雖然現在的教育增進了很多關於管理的理念,但是如果老師能夠很好把握好度,即做好管理又充分和學生會交流的老師或許是目前不被時代所淘汰的了。

因為我們知道教育不能只面對現實,更多的是要面對未來。所謂的百年樹人,如果只是管理,那么何止百年,一個公司的老闆在面試的時候或許只要幾分鐘、幾十分鐘就能很快讓一個陌生的員工遵守制度,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作者,而老師不行。

我們知道,在現在的教學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那我們和孩子之間該怎么做好教育和被教育的問題,就是現在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了。比如:對於學生上課看課外書,到底該怎么辦?收?怎么個收法?收多長時間?發還給他,他能否下節課不看了?如果再看那又該怎么辦?等等問題並不是幾個能回答的。當然如果是針對員工,答案或許只有一個,而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是正在學習社會,接受社會,融入社會的學生。所以做一個聰明的教師,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需要思考的也很多,那就讓我們繼續學習王曉春老師編著的教育書籍《做個聰明的教師》。或許看過本書後,我們不會馬上變聰明,但是,我們會審視自己的言行,對以後和學生的交流中會幫助一二。

《老子》56章里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說,聰明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的人是不聰明的。而教師是依靠嘴巴生活的,莫非教師注定就是愚蠢的?這讓我不由想起了那位埃及教育家說過的一句話:“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貢獻將是讓在課堂上喋喋不休的教師閉上他們的嘴。”很顯然,想做一名聰明的教師,首先要保證不輕易說話。

當然,教師完全不說話是不可能的,能夠不說話的儘量不說話,確實需要說話也要講究什麼時候說話、該說怎樣的話?

教師為什麼要儘量不說話呢?理由有二:首先是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思考、表達的時空應該讓給學生,教師的話多了,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學生的能力是在他們自己不斷的思索感悟表達的過程中獲得的,而不是從教師喋喋不休的講解中聽來的。講得再精彩,都是老師的,學生可以聽取記憶,但是無法轉化為能力。能力的獲得必須通過自身的思索錘鍊。聽來的永遠只能是知識,而不是能力。

另一個原因是學生的思考與表述里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從學生的表述里,你可以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學生互相去解答問題。從這個角度看,學生既是問題資源,也是能力資源。我們的教師總習慣在沒有弄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就開展教學,沒有弄清楚學生的思想問題就進行教育,教學沒有針對性,教育無的放矢。為什麼教育教學低效,為什麼學生面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反應遲緩,原因就在這裡。如果學生先學了、先思考了、先說了,那么你就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裡了。就是這個時候,聰明的教師也不急著講,而是把問題又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人形象地比喻說,讓問題的球在學生間互相傳遞。

問題由學生提出,又由學生自己去解決,那么教師的作用在哪呢?很顯然,教師的主要作用就在於組織與引導。而如果學生討論,問題也無法解決該怎么辦呢?這個時候就得教師講了。就像孔子在《論語·述而》里講的那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亦即學生不冥思苦想,我不去啟迪;學生不鬱積難言,我不去開導。教師在這個時候就起作用了。在問題的癥結處,在學生能力不能企及處,教師就可以講了,而且需要講清、講透,不能有絲毫含糊。聰明的教師不是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去詮釋問題,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思考、討論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從某個角度講,教師的功夫不在於展示知識,而在於把知識轉化為供學生思考的問題。展示知識需要講授,提出問題則需要引導。葉聖陶先生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比如上社會課時,如果我們問學生“地球為什麼圍著太陽轉?”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因為地球有引力。”其實這還是知識問題,不是思維訓練。教師的功夫不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入思考。這使我想起了柏拉圖的那個二難推理:a向b借了一件武器,可b後來瘋了,a還有沒有必要歸還武器?這個問題夠學生搜腸刮肚的。如果我們的問題不是簡單可以用知識去回答,那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訓練。我們的學生基本上被我們訓練得越來越簡單,大多是簡單的單向思考,不會把問題複雜化。人的缺乏創意、簡單盲從就是從我們的學校教育開始的。

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教師的傾聽和誘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出了思想問題,教師第一要務就是誘導學生傾訴,先把實情說出來。只有讓學生說,你才能掌握問題的原因所在,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候把實情說出來了,問題也就基本解決了。因為學生在述說時是會反思自己的,教師也可以相機加以引導。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都蘊含在問題之中。但是實際工作中,我們總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不等學生講清實情,總認為學生是在為自己辯解,缺乏耐心傾聽,武斷地打斷學生,急於作出判斷,急於做思想工作,急於把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學生。其實,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發現一些優秀的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話都不多,但是只要開口,就會擊中要害,徹底解決問題。他們的秘訣就是在傾聽學生的訴說中尋找破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他們總能有的放矢,手到擒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聰明的教師,功夫不在講授,而在傾聽與誘導。

手捧著厚厚的書《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心比書沉。當了近20年的老師卻從來沒有思考過怎樣做一個“聰明”的老師。看了書才知道:聰明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有良好的思維的方式。

“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我們就不曾多費心思想過怎樣把這顆“老鼠屎”變得不是“老鼠屎”,讓這鍋湯任然保持它的鮮美。我們常常聽專家講報告,說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就聽信專家的,從不批評孩子,常常把表揚的話掛在嘴邊,可效果卻不盡人意。於是又在心裡就告訴自己,還是老人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結果棒出個炸彈,孩子和你對著幹。學習了王曉春的《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後明白了:在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種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聯繫中思考;刨根問底的思考;假設多種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駁自己。

下面我就以一個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討:

幹部小張一向把發豆奶的事做得不讓我操一點心。這天,當我正準備上課時,同學們發出了叫喊聲:“牟老師,還差一杯!”我把視線轉移到小張身上,一會兒,她拿著一杯豆奶走到講台,輕輕地說:“不差了,這杯是您的。”她剛走到座位上,同位就向我報告:“她自己沒有。”我說:“來,你把這杯拿去喝。”她懶洋洋地說:“我不喝。”一臉的不高興。我還是忍著叫她來拿,可這次她卻沒有一點反應,我一下子來氣了,那還得了呀,才一年級就給老師使性子,還是幹部,我不治治你,這個班我怎么帶得下去呢?

於是,我高聲喊道:“你站起來!”不容她分辨,就叫她站到教室外,可她卻一動不動。我氣到極點了,走到她的座位前,拉起她就往教室外走,邊走還邊嘮叨:“得了呀,你這樣的學生我教不了了,你走吧!”她也提起書包,順從地跟著我往外走。這下卻讓我犯難了,我的本意只是想嚇嚇她,她卻不給我台階下,我就給自己台階下了:“你先回座位上,不要耽誤了同學們上課。”一節課下來,她沒發一次言,課後也沒有來找我。直到中午,送走了所有的學生,剛坐到辦公桌前,一個可愛的小男生跑到我跟前說:“牟老師,你好愛發脾氣喲。”我把頭轉向他。“其實今天早上小張是心疼你,而且她今天還有些不舒服,她不高興不是對你發脾氣,你問都不問就批評她,她說她不喜歡你了。”

天哪!為了迷信“師嚴”卻傷了一個幼小的心靈。後來的一個星期里,我幾次找她談話,才化解了我們之間的那一道溝。

我在處理這件事上,不僅有些過急,而且在處理整個事情中,幾乎完全沒有科學研究,缺乏人文關懷。

發現她使性子時,應該問一問,她為什麼這樣,她是在什麼情況下這樣做的。這是最起碼的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可我沒問,就批評,就拉她出教室,想用權力來壓服她。

其實,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何況她還是一年級的學生,怪不得學生說我愛發脾氣,不喜歡我。今天想想,我可真有些後怕。

幸虧她還是一年級的學生,還不敢當面頂撞我,要是高年級的學生,不僅僅是當事人反抗,有可能是全班來反抗了,那我在班裡還有威信嗎?在工作中肯定會碰到釘子的。也幸虧有一個可愛的男生來“多事”,要不然還真會釀成大禍,“豆奶”事件會成為一樁“冤案”。

教育可真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怎一個“嚴”了得呀!也願各位老師慎用手中的權力,以免變成“教書的警察”。

高中生教師節優秀讀後感:讀《關愛教師,從心開始》有感
教師讀後感3000字(4) | 返回目錄

以前聽到的,多的是教師春蠶蠟燭式的奉獻,多的是教師獲得了某某獎勵或榮譽;而對教師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狀態很少關注。印象里,教師好像不食人間煙火——很少有媒體或者個人去探討教師的幸福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讓每一個學生終生都擁有幸福的精神生活”。說到學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說教師的幸福。“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葉瀾語)。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

在人類滾滾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教育是譜寫不完的詩篇,教育促進個體更好地發展,教育賦予人類以智慧和美德,教育賦予社會以進步的力量,教育是人類永恆的樂章。教育,應該屬於幸福。因此,教師要甘於做綠葉。也要敢於爭紅花;教師要以培育人才為榮,也要發展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燦爛起來,精彩起來!

在我看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重要的是教師這個專業適合你,你也最適合它,這就夠了。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無奈,我只要這個,這個最適合我——我想,你就可能獲得最大的回報和最深的幸福。用葉瀾先生的話,是從教師這一專業中獲得職業的尊嚴和內在的歡樂。尊嚴和歡樂來自何方但正是我想跟諸位交流的。

一、給自己一個夢想

1.人生應有夢

不能不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轉頭。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一個說“砌磚”,一個說“賺錢”,而第三個則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後來,第三個人成了著名的建築師,而那兩位工人一生默默無聞(並不因此否定他們的人生)。每每讀這個故事,我都覺得太像故事了,但也不得不承認,其間蘊含的,正是世間最簡單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米盧先生的話就是:態度決定一切;用心理學家的話是: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用文學家的話是:人活著,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標(托爾斯泰語)。

人生有夢,而作為教師,要與教育的夢想統一起來。允許我朗讀一段袁衛星先生寫的話: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乾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當意識到生命的蠟燭在“照亮”學生的同時,也應“照亮”自己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投入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尋求一種生命的意義、追求的樂趣呢?

我很贊成作者的觀點。我甚至認為,現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的世界,“驚天動地”真的就與“平凡普通” 距離遙遠嗎?

對一位教師來說有沒有夢想,為自己設定一個長期乃至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儘可能地鎖定在這個夢想上,這往往成為優秀和一般之間的最大區別。換句話說,一位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2.關於教育夢想的建議

一是堅持的夢想。夢想其實很脆弱,如果有100個夢想,很可能99想實現不了的情況下,開始天天打麻將。這時如果誰不打麻將,誰不得過且過,誰不滿足於因循守舊,誰就可能得到幸福,就會圓夢!

二是持續改進,iso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持續改進。夢想應當設定多個分階段目標。一個階段後,對自己的所做所得進行三思,明確哪些需要改進,如何改進,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什麼?日本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本田一,曾多次獲得國際馬拉松比賽冠軍。對於自己的成功,他三緘其口。直到退役,他才道出其中的秘密。原來,每次比賽前,他都要沿比賽線路走一遍,記下每一個有明顯特徵的地方,比如,這兒有一座橋,前面是一個學校,再前面是一家商場,後面不遠又是一家醫院……這樣,在比賽途中,他就想著,經過這座橋,下面就是學校,過了學校,就是商場,然後是醫院……直到終點。山本田一巧妙地把最終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小目標,使自己不覺得夢想與終點的遙遠。因此,我們有必要把夢想的“蘋果”放在自己努力一下就夠得著的地方,以此不斷推動、改進工作。

三是全身心投入。我們都有一種體驗,當看一部精彩的小說,聽一曲喜歡的音樂,玩電腦遊戲,從事體育運動等時,你沉醉其中,而其他的一切似乎都無天緊要。《管人的真理》作者史蒂芬博士把這種完全投入的狀態稱為流暢。據研究,流暢最有可能在工作中體驗、而不是在家與休閒時。當我們投人工作時,比如組織孩子參加夏令營,上一堂教研課,並不一定愉快,這時候需要聚精會神;但是,當這個階段結束以後,回首這個階段,我們就會從這種狀態中獲得滿足感,使我們更快樂。

四是贏得同事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和領導的關心。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有多高的能力,沒有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他的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

五是交一批朋友。朋友的好處,當然不僅僅在增見聞,長見識。堅持夢想,往往孤獨與寂寞;真正的朋友,因有著相同的志向,而更能理解你;真正的朋友,因有著同樣的操守,而更能支持你。朋友,不但活躍你思想,激化你思維,還能給予親人、長者、領導與同事不能給予的東西。朋友不要局限在身邊,可以從教育線上尋找、可以通過培訓活動、會議尋找。我感覺,哪個地方教育改革很活躍,那裡就一定活躍著一群人。

六是找幾位導師。導師一般在教學經驗上多於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閱歷長於自己。所以更多的是道路的指引和為人的影響。去年8月,我在上海聽於漪先生報告,她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教育活的源泉,就是教師的人格。邊上正好坐著國小語文教育專家賈志敏老師,我覺得這兩個人很相似,他們都把教育當作生命,把夢想寄寓在自己的工作中。跟賈老師共事時,常有一些小事使我深受教育。印象很深的是開學初要抓教學常規,賈老師從他的包里拿出了好幾個作業本和日記本,這是1978年時他教的學生的作業,本子雖有些破爛了,但翻開本子,整潔的卷面,漂亮的跡,流暢的行文,就是今天年輕的老師們都有不少差距啊!巧的是,這一批學生中有5人考了師範,現在又都在浦東做校長。賈老師藏著很多這樣的寶貝。從這份收藏,我體會到了什麼是名師,什麼叫“教5年,想50年”!

二、每一天都閱讀和思考

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就是老師們越來越忙了。比如原先還能在學校批改作文,後來連備課都要帶回家;原先還有雙休日,後來不是被“輔導”掉了就是被“培訓”光了。人都到了永遠熱鬧忙碌的地步,怎么還有回首來路的心情和處變不驚的心態,怎么可能細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採擷教育之樹結出的一個個果子?所以,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時間,需要一種良好的心境來體會。這就好比去旅遊,再美風景,匆匆而過,美麗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來,慢慢地品味,細細地欣賞,才能讓你內心的那雙眼睛看見風景。

最重要的,我以為是每天要有閱讀的時間,要有思考的時間。閱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越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

讀書的重要性,怎么說都不覺得過。一位學者這么說過:“我坐在這裡,就是我所看過的東西的總和,如果沒有閱讀,我將一文不值。”作家余華說:“沒有一位作家的寫作史長過他的閱讀史。就像沒有一種閱歷長過人生一樣。”美國認為二十一世紀勞動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也就是讀書。閱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閱讀應該成為教師最重要的事情。關於讀書,我的建議是:

1.建立自己的書房

台灣作家瘂弦認為:書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一個坐擁書城的人是最堅強的人;書房的生活就是知識、文化的生活,是最後的陣地,也是供自己調養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書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豐富。我在上海認識了一位朋友,叫朱煜。朱煜家裡有兩間房間,一間當臥室,另一間做書房,他的書真是夠奢侈。我在吳江也有一間書房,稍小一些,現在在外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的書房,才感到是真正的回家。

2.讀一些兒童讀物

我曾在《國小語文教師》撰文發表過這樣的想法,要讓學生愛書,教師就要親近學生,與學生同讀,最好“走”在孩子前面。這幾年因為自己的孩子從小班到大班,現在開始讀國小,所以也買了不少兒童書,給孩子讀,也給自己看,無形中對語文教學很有幫助。去年組織“我愛語義”讀寫活動,其中一項是給二年級國小生推薦必讀書目,我羅列的都是自己讀過的,《木偶奇遇記》《365夜故事》《柳林風聲》《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等等。我的想法是,老師帶著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走了一個來回,你就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書目,這份書目就是你的特色。我希望老師們通力合作,通過幾年努力,完成一份自己學校的書目,這是給孩子的精神財富。這樣的學校,永遠不怕沒有特色,學生就是你的品牌。

3.經常測覽書報雜誌

這樣做,可以了解信息,捕捉有價值的知識;可以獲得靈感,促進自己的教學;可以得到教益,給人生充電加油。無論讀什麼,只要有心,都會有所發現。圖片也好,文也好,覺得有意義,今後可能有用,你就留下來。

4.名讀教育經典

看多了教育報紙和雜誌,往往眼花繚亂。這時我們就需要閱讀經典,那些經過了歲月沖刷和歷史考驗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經典至少包括了教育經典和學科教學經典。以下是改變了我的思想和行動的教育書籍要目:(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本百讀不厭的、把教育當作生命的智慧之書;(2)《學會生存》,讓你跳出教育著教育思想之作;(3)《學記》,讓我們清醒猛醒並自豪的中國經典;(4)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一個用西方教育思想改造中國教育的大師;(5)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校教育》,第一個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教授的心血之作;(6)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肖川是少有的以‘“我”出現的充滿激情和思想的當代教育學者;(7)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學者型教育部官員著作;(8)於永正《教誨漫記》,讓高深的理論變得親切的文;(9)《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選》,三位語文教育界前輩的思想精華;(10)朱作仁《國小語文教學法原理》,一位元老級教授關於國小語文教學理論研究的奠基之作;(l1)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師教學思想錄(語文卷)》,建國以來語文教學思想的精華、實踐的指南中;(12)《閱讀學新論》,一本關於閱讀、關於漢語文閱讀教學的集體智慧之作。讀這些經典,讓我在糊塗的時候,在浮躁的時候,能分清是非。看清方向;讀這些經典,更使我覺得自己的淺薄,看到自己的空虛,也讓我發現某些爭論或者爭吵的盲目自信與可笑。肖川先生在《與經典為友》一文中說:‘“教育的道理其實都是些大道理、樸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話。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這些年,泡沫學術、短命學科、虛假的理論、換湯不換藥的改革見得多了,還是覺得‘老’的厚實、可靠。”這是說教育經典的價值。

5.找到百讀不厭的一本書

我推薦《給教師的建議》。前幾年,剛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很激動,我從來不知道教育可以這樣做,還可以這樣寫。它激活了我對教育的思考,喚醒了我對教育的激情。古人說三十而立,我是三十讀蘇氏。在閱讀的時候,常常覺得找到了一些認識的源頭。比如於永正老師認為“差生要靠讀”,蘇霍姆林斯基就講過:“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又如“情境教育法”,也汲取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智慧,你看,“我帶領他們到果園、樹林。河岸邊和田野里去。我們的‘課本’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太陽、樹木、花朵、雲彩、蝴蝶、各種顏色和聲音、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複雜的音樂。我們每出去參觀一次,就把大自然的書讀上一頁。”當你領悟到這可以與情境教育聯繫起來時,你內心的激動就可想而知了。

6.四個“永遠不要”

永遠不要等有時間才閱讀,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要坐進書房才閱讀,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要有用才閱讀,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永遠不要嫌自己讀得太晚,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對女教師來說,書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對男教師來說,書籍是自己的一張挺刮的名片,所以熱愛金庸先生的一句話:“只要有書讀,做人就幸福,”把它寫得大大的掛得高高的,當一面鏡子,每天照著自己在語文之路上前行,照著自己的靈魂不要迷路。

三、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新課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無疑是教育的理想,如何讓每個人得到發展,我以為前提是每個教師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展。沒有教師的這種發展,怎么會有學生自由而允分的發展?

1.發現自己的特色,呈錯位發展

每個教師都是獨特的,都有著別人沒有,或者別人弱一點自己強一點的潛質和本事。對善講的老師來說,不要非得學習魏書生,你完全可以多講,講生動,講得深入淺出,講得學生津津有味,聽了還想聽;你是師哥靚妹,特別適合上課的,完全就多亮相;你擅長輔導學生,一年半載就能轉變差生,能帶著好學生髮表作文、奧數獲獎,你就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工夫。我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你自己,成為獨特的那一個。哲學家羅索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每個人各盡其職,各得其所,有英雄用武之地,錯位發展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一所學校將因此充滿活力。

2.做研究者,教學做寫思合一

教師即研究者是新世紀對教師提出的專業要求。教師的研究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研究,是對自己所進行的實踐及其所依據的理論的一種思考和探究;是在教學中為著教學進行的研究,最終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熟練地解決種種教學困惑,減少無效的重複勞動,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我個人所走的道路就是:教學做寫思合一。說是個人的道路。其實很多人都這樣走。我以為這就是教師的研究。這句話從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而來。

教是基礎。教師都要教;教研員要聽課,著眼點也是教。

學是構架。很多好的課,很多好的經驗,你聽聽看看,太一般了,沒有得到理論的滋養,沒有獲得提煉和升華,就不具備推廣價值和學習價值。

做是建設。學了,理念有了;教了,實踐有了,做就是教與學的結合點。這個“做”是改進教與學,提升教與學。

思是靈魂。無論哪一方面,都離不開思。思是思考,是反思,是思緒,是思想。寫,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和化妝,不是聊以炫耀的工具,它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你教育生活和教育創造的體現。

教學做寫思,五個方面,都值得大說特說。今天單講寫。因為寫包容、促進其它四個方面。寫不能不涉及教;寫是思想積蓄和學習積累的傾吐,包含了學和思;寫是做的產物,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的觀點與建議。

①寫就是一種研究

寫,是教師所有工作中最自由最有創造性的。江蘇吳江的一位語文教師說:上課提高慢,上台機會不多,即使上了,還要擔心失敗,一敗下次就難說。文章不一樣,你想寫長就想寫長,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可以放著,以後請人指教;可以投稿,退稿和石沉大海都不怕,因為沒人知道你失敗了。說這話的就是管建剛。目前,他已經在《人民教育》《江蘇教育》等報刊上發表了近百篇文章,而且他以寫、以研究帶動課堂,已經評上了吳江市名教師,也開始到外面上課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寫”也是成長的一條途徑,是切入口和助跑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這是說給校長的,也是說給我們每位教師的。

(2)會寫一篇文章

這“一篇”指的是論文和隨筆,教育文章最常見的兩種文體。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特長選擇不同的寫的道路:思想見長的可以從論文入手;長於感性的就從隨筆著手,慢慢地摸透這些文體的性格。

一是學會寫論文。

論文追求“三有”:有價值,立足點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深度,起跳點是溝通教育科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聯繫;有個性,亮點在於寫出自己的思考與思想,用上自己的材料、自己的語言。

我的教育教學研究起步於吳江實驗國小,從論文開始自己的研究之路。跟許多老師一樣,每年兩篇總結,不多也不少。後來我在學期初就定下要寫的文章的題目。比如1996年獲江蘇省一等獎的《班主任寫評語的藝術》一文,就是我前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那時剛做班主任,期末寫評語的時候,感覺流行的評語不大好,自己從國小一年級到工作,十幾年裡班主任換了好多,而自己得到的評語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該生”如何如何,基本就是“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之類的眼,最後是“希望戒驕戒躁,更上一層樓”等。這樣評,沒錯,但年年這樣,概念化,很不吸引人。所以當時我就做了一點工作,改為第二人稱,拉近師生關係。評語儘量多一些描述,多一些細節,寫得像這個學生,而不是另一個學生。當時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電視台的朋友碰到我,說我寫他們主任的女兒寫得很像。這么著,1995年秋季,這個班我繼續帶,學期初我就決定本學期的總結就寫這方面的內容。有了這個想法,平時就多了一個心眼。如此經過一年的再實踐,經驗就很清晰了,評語一要有情,二要有益,三要有別。寫的時候很順利,沒想到獲獎了。現在想,當時無心,但很巧合地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解決問題來寫文章。我現在仍喜歡“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著文追求有用,樸實,簡練。

二是學會寫隨筆。

教育隨筆可每天寫一點,哪怕幾句話。如果說論文是“有我”,那么隨筆的特色就是“有文”,有文采,有情感,吸引人,觸動人,打動人。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核式要求的官方檔案,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 他進而說:“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我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在一個星期里所記下的5條筆記,它們是那么簡短,而又真實,新鮮。

如:第2條——不應過分追求直觀性。不要在兒童早已知道的東西周圍“擺滿”各種直觀手段——這會阻礙抽象思維的發展。即使教師拿一隻活貓到課堂上來,兒童對貓也不會有更多的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講到豬,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給學生講一點完全新的東西。

又如第5條:記憶力過度疲勞——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須特別細心地對待記憶力這件嬌嫩而精細的東西。有一些思想和詞組是特別難記的。無論如何不應當使兒童的記憶力過度疲勞。當你剛剛發現疲勞的徵兆時,你就要設法給兒童變換一種不需要隨意識記的活動去做。

這樣的研究,誰都可以進行;這樣的筆記,誰都可以寫。隨筆動情,往往觸動了你,或者打動了你,激動了你,因此隨筆靈巧,隨筆講究角度和題目,講究語言的使用。沒有文采的隨筆、沒有情味的隨筆是不成功的。

三、一定要及時記錄、定時整理你的文。

上課時,工作中,經常有些意外的東西,有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些無法處理的困惑,當時都覺得應該記下來。很多的思緒與認識,稍縱即逝,不記錄再也尋不回。一般人常有這樣的體會,讀了別人發表的文章,就會說:怎么跟我想的一樣?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每個學期,我大概可以寫10來個教後記,學生課堂表現讓我難忘或激動,不得不寫、一寫就停不下來,洋洋數千言。寫完了,趕忙批作業,趕忙找學生談話。期未有空了就整理這些零散的文。它們中間大多是璞玉,根粗糙,光彩還沒有煥發。因此整理時,再三品味,發現亮點,讀出新意,可以在題目中突出;有時謀篇布局不理想,也得改,一般都在5遍以上。

四、參與討論和爭嗚,參加徵文比賽。

現在,教育方面的討論、爭鳴越來越多,這可以活躍思想,可以使真理越辯越明,更重要的是,爭鳴、討論往往提供了更多機會。這些機會,平時不大容易獲得。參加徵文比賽就是給自己一點機會。我建議你參加那些不要任何費用的比賽,《人民教育》《教師博覽》就經常有這樣的活動。一方面這些比賽使你獲得的成功更真實更深刻;另一方面,這些比賽影響很大,評比更權威,更公正。江蘇的“教海探航”徵文活動以及上海《新民晚報》的“尚德杯”語文教師下水作文比賽等每年都搞,值得參與。

多年來,我深深地感到:我思考了,我研究了,我獲得了以前從來沒有的快樂和幸福。這些快樂和幸福使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興趣。這叫成功製造成功,幸福創造幸福。當然,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立足點是教育好學生。學生幸福,你做教師的才幸福。所以我覺得,我之所以要教學做寫思合一,就是為了學生快樂地學習,輕鬆地學習,有效地學習,讓每個孩子都幸福,讓每個童年都快樂。所以,我一直問自己: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興奮過度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然頭緒時,你能否給予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自信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渴望?你能否聽出學生答問中的創造?你能否察覺學生細微的進步?你能否讓學生自己看清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

有的人可能要問,你這樣教學做寫思合一,不累嗎?我想借用李鎮西先生的話來回答:“有朋友問我選擇這樣的生活累不累。我回答說,邊教、邊讀、邊思、邊寫,已經成為我之為“我’主要的生存方式了,甚至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因此很難用‘累’與‘不累’來評價了。但這種方式所支撐的生命,的確讓我感到了人生的意義、幸福與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寫作為我的教育事業插上了翅膀。”

還有人會問,在教學中不斷地讀和寫,不斷地反思,就能成功嗎?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佳句,大意是:人反覆做什麼事,他就是什麼人。成功怕你重複,你重複必然就會贏得這個成功。重複做漢堡的人,是麥當勞;重複炸雞塊的人,是肯德基。重複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自然,惰性也怕重複,重複惰性的人,就是懶惰的人,而懶惰的人,肯定是失敗的人。

請你相信自己: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覽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種性格;一種性格關係到一個人的命運;當你有了責任心的性格,你就會收穫一個金色的人生。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些留下來的就是教育。”這些年,我走了一些地方,換了幾個崗位,現在把留下來的東西講出來是否有意思、有趣味、有價值,我不敢奢望,但我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引起你的思考,引發你的遐想——哪怕是一點點,我都覺得滿足了,都讓我覺得幸福。謝謝了,謝謝你們分享我的認識和幸福。

五年級教師節讀後感:我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教師讀後感3000字(5) | 返回目錄

讀罷著名教育家李鎮西25年教育教學精華著作《做最好的老師》,我掩卷深思,深受啟發。書中並無高深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對如何才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做了鮮明的闡述,使我受益匪淺。下面結合所讀、所思,就怎樣才能做一位最好的老師、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近來拜讀李鎮西老師教育專著《做最好的老師》使我真正全方面了解他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理念。這本書對我的教育意義很大,李老師身上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做最好的老師》,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一下就被它的名深深吸引住了。什麼是“最好”?我不禁想起了曾風靡一時的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做才能做到最好的老師? 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說,“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我們經常會說:“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不斷的去戰勝自己,不斷地去超越自己,你就會進步的很快,就這樣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會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境界靠攏。李鎮西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我們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

李老師說得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強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作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從李鎮西老師的身上可以感悟到一種書生氣,書香氣,這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這也是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的標準是: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赫赫有名的李鎮西老師現在依然每天堅持完成好 “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於一萬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我知道,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做一天不難,難的是天天堅持做。我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差距就在於他們能天天堅持做好一件事,而我在不斷地變換著做許多事。

通過讀李老師的書,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反思自己的工作,尚有許多應當改進的地方。李振西老師的教育世界的關鍵字是“愛心”。可以說是愛心構築起了李老師的教育大廈。李鎮西老師提到這樣一個例子。學生抄作業受批評,事後一位同學寫信給李鎮西,說他的發火和訓斥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應當為此道歉,李老師因這一事例(曾說過學生太讓人失望,不可救藥,)在班級特意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監督員,專門檢查老師並控制老師上課失態。對學生的寬容實際上正體現了李老師的大智慧。反思自己,也有因為學生表現不好而大聲訓斥,甚至失態的表現啊。一個優秀的班主任絕不會讓自己聲嘶力竭,決不會對一個孩子全盤否定。因為老師對於學生心靈上的創傷是難以癒合的,寬容中蘊涵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對自己的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細心,也滲透了一種與事業,於孩子們誠摯的熱愛,尤其多對犯錯的孩子應有細水長流之心,才會有教育的成功與驕傲。李振西老師的秘訣在於,他不只是有愛心,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一個思想者。看來做任何事業,不做一個思考的人,曾經取得點滴成績,也只能是曇花一現,也只會埋沒於改革發展的大潮之中啊。正象李振西老師所言,母親弱小,兒子就強大。班主任弱國小生就強大,在某些方面,有意顯示自己的弱勢,可以使學生責任心能力更強,作為班主任老師如何智慧的、理智地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婉轉地引導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挽救,成功維護了孩子的自尊,進而引導其走向成功真是一門大學問啊。

從本書中我看到了李老師對語文教學的精深的認識。“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是他的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請向語文老師提點最迫切的希望。學生寫道:“希望老師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希望老師能和我們一起平等地研讀課文”;”希望老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希望老師能讓每堂語文課都充滿笑聲”; “希望老師能讓我們天天盼望上語文課”…… 學生的所有的迫切希望,集中到一點,就是“教學民主”——希望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使師生成為教學相長的朋友和共同探索的同志!教學民主當然不是語文教學的全部,但這是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向科學的起點。是啊。我們的課堂多了許多的越俎代庖,多了許多的喋喋不休,多了太多的所謂完美,多了太多的精彩表演,缺少了太多的學生的積極參與。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一起成長。這才是語文課堂成功之道。

另外還有兩點印象深刻。其一,李振西嚴峻地提出:沒有時間讀書,對於教師來說,無異於慢性自殺。以前總抱怨沒有時間讀書,看來還是認識的問題。第二,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連李老師這樣的教育大家都在隨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何況我們這些普通的一線教師呢?向李老師學習,做一個有智慧、會反思的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書中談到,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關鍵不在有無考試,而在於賦予考試的功能、地位、作用和根本方法是什麼。減負是不是少布置作業,少布置作業就是減負了嗎?研究學生學習心理,我們會發現,學生的“負擔感”並不一定是由於作業多或者作業難而造成上的身體上的疲憊不堪,更多的時候,他們感到的是一種源於“低效作業”的心理負擔。比如,老師要求學生抄寫五個生,每10遍。(我也布置過類似的作業,只是每次抄寫的遍數少些罷了)這樣的作業顯然並不算多,也並不難,但對不少學生無疑是負擔---因為這樣低效甚至無效而又枯燥無味的作業使他們心累!老師布置的作業應該緊扣學生的學習實際,符合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充滿創造性。在布置作業時,不只是考慮應該給學生不知多少作業,更應該考慮怎樣給學生布置什麼樣的作業,不只是考慮作業的“知識過手”功能,更要考慮作業的“能力過關”功能。

怎樣讓後進學生享受成功?我在教學中感到特別難做,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李鎮西老師和他的同事們採用了“分層遞進教學法”。說真的,這個方法我也知道,也用過,可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也可能自己的方法不對,對教學成績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教學實踐中也一直在探索,怎樣使用分層遞進教學法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學。讀了這本書後,對於在教學中如何運用分層遞進教學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的高中生教師節讀後感:《麥田裡的老師》
教師讀後感3000字(6) | 返回目錄

xx年的高中生教師節讀後感:《麥田裡的老師》

《麥田裡的老師》這本書是我感受頗深,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書中大量真實而又感人的案例給我們講述一個個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議中肯可行,充滿著教育的智慧,從心理學的角度處理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學生,富於實踐性,帶給我無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為一個體制外的教育工作者,為了餬口,維生選擇了從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堅持不斷學習,自我成長,將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懷,對薩提爾模式轉化過來的技巧,在師生互動及班級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繹,讓我大開眼界,頂禮膜拜。

首先,被作者對薩提爾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套用吸引了,為此專門上網蒐集“薩提爾模式”的相關資料。

薩提亞模式能讓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對個人生活的不滿足感,以及成年後遇到的問題和困擾,都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和限制造成的。一個小孩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學習並發展出來的求生存互動模式,這種模式會影響他的一生。

薩提亞認為,無論舊有的成長模式帶給我們怎樣的經歷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納。同時也認為,人類也不是被動的、無奈的被過去所限制,改變永遠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類已經擁有我們成長所需的一切內在資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說,“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而如何應對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在今後的工作和親職教育中,我也會套用薩提亞的這種模式,在處理和學生和孩子的問題上,應秉承的原則是: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賞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齊參與而不會傷害你,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離開你也無須言歉疚,批評你但並非責備你,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那么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

其次,是書中關於“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說“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反而落入“虛偽”、“敷衍”或者“安慰”,無助於啟發孩子。

啟聰部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上課的語言很難豐富,即使語言豐富了,同步的手語卻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錯”,“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喔”,“對的”,“正確”這些詞語的手語都是豎大拇指,但是語境和語意是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講話時要有表情,讚美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狂熱的,學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熱情,相由心生。

再次,當讀到有創意的“爛”作文---“千樹成林”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回想起了國小時的一個人,一件事,國小同學的名到現在還能記得的已經不多了,但是有一個叫李友紅的同學我記憶猶新,對他充滿了愧疚,那時是國小五年級,我當時是班長,農村村小的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不負責任,上完課就外出打牌,有時竟然忘記上課時間,還要學生去找,作業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檢查作業時,語文老師就讓我他房間幫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說實話,當時還是很高興的,幫老師做事是一件多么榮幸的事情啊,並且能夠用紅筆在別人的作業本上寫了,並且老師還只叫了我一個人,更是看重自己,興奮的開始了工作,語文老師讓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於是我就像模像樣的批改了起來,仿照老師寫評語。改到李友紅的作文時,他的確實太亂了,簡直無法辨認,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於是我看看前面兩次老師是如何批改的,只見兩篇作文老師只寫了三個“鬼畫狐”,於是我也模仿老師在剩下的幾篇作文後面各寫了三個“鬼畫狐”。

這件事情過去十多年了,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內疚,那個同學讀完國小就沒有繼續念書了,幼小的心靈哪能經得起如此般的打擊,差生就是一樣造成的,如果說他是一個受害者,我曾經也許是一個小幫凶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意識到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大,中國小階段,特別在意每學期期末的教師評語,中學時期很看重老師在作文本上的評語,看有沒有表揚的話,自己得到的評語是不是比別人少,從評語也可以看出老師是不是在認真批改,評語是不是寫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記得高三時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師選中在全班做範文讀,高興得中午沒有吃午飯。

現在我也是一名教師,曾經做過兩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給學生的每一個評價,真情實意的讚美每一個孩子的優點,儘可能的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我的做法是將每個學生的評語欄寫滿,首先從表面讓學生感覺老師對學生都是一視同仁,即使學生某方面沒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議”、“期待”、“祝願”等正向詞語去引導、激勵他。

再次,談一談卷三課業與學習中的當孩子學習成效不彰顯,面對數學困難時的態度,我很認同作者的意見,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從接納數學,從內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對數學的態度,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一旦意識到要如何面對數學,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就是自主學習里的一環。

這裡我也說說自己學習數學的一點經歷,我感覺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學理科的,都是數學較好,現在還是校友,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要從我父親說起,他讀書時語文很好,也寫得不錯,就是怕數學,所以很注重對我們數學的培養,記得小時候每當我要看課外書或是買帖練時,父親就很反對,他說很容易就練好的,平時作業認真書寫就行了,數學學得好的人,語文縱差都會有個七八成,而語文學得好的,數學不一定能學好,讓我不要花很多時間在語文和練上。所以每當我讀書或是練時,父親就會拿一些數學難題考我,讓我做很多課外練習冊。後來弟弟讀書後,父親也是這樣要求他的,所以我們都很偏科。後來考大學時我們都怪他當初重理輕文,沒有正確的引導好。

現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為強項,就像現在的我,體藝方面很差,感覺很難學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學好,所以以後我會更加重視女兒的體藝。由此看出,親職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最後,通過閱讀本書,我也學會了如何面對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調整自己的心靈,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覺內在的情緒,承認情緒,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頓,回應的語言與姿態將有別於不察覺的狀態。還學會了如何面對學生的問題:真心接納他們,深刻地討論,共同面對問題,協助孩子建構紀律,包容他們違反承諾,重新審定紀律,欣賞並感謝孩子的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下面是本書中我很喜歡的精彩語錄,摘抄了下來,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目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當教育者懂得更真誠地表達自我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師在班級經營,父母在和孩子互動時,察覺並調整自己的姿態,更容易達到教育者的目標。

從“冰山”的層次演繹,是聯結孩子的感受,聯結孩子的渴望,常能達到我們教養的目的,因為沒有孩子不渴望成為一個有價值、被愛、被接納且有意義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達到“趨於一致性”的姿態,簡便的方式是深呼吸,並且覺察內在感受。

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許孩子表達感受。比如不準孩子生氣、不準孩子哭泣、不準孩子焦慮、不準孩子沮喪。但身為一個人,感受乃與生俱來,大人不允許感受出現,感受就會消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氣的情緒?原因之一是生氣顯得沒修養,原因之二是生氣的態度令人困擾與不悅。

和孩子對話時,我較少使用“為什麼”三個,因為,“為什麼”隱含批判、不信任與質疑,讓人感覺疏離。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發孩子思索與應答的欲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聯結,那就會開啟更美好的對話風景。

我也許沒有辦法讓他提筆畫畫,但是我可以開啟他對與“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虛偽地跟孩子說“好棒喔”,而是一種真正的探索。

但我隨後買了《教育大震撼》閱讀,我相當同意書中的觀點,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錯誤了。我發現書裡面所舉一般人的讚美,都屬於表象層次的稱讚,並非聚焦於真實,無助於啟發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厲害了啊!”“這樣已經很好了啊!”……這些都是無效且有負面效果的表述。

“鼓勵”與“讚美”,若只是從表象層次出發,比如名次、表現與結果,無形當中把孩子導向注重成績,無法接受挫敗的結果,將使孩子不敢面對真實。

接納與認同不一樣,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因此,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接納的感覺帶著一種愛與力量,一種寧靜淡定的感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價值,卻沒有方向;想要上進,卻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個積極正向的人生,沒有人想自甘墮落,他們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當他們遇到困頓、怠惰、犯錯、困惑與不安的時候,他們聽到的語言,通常是指責與說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來的焦慮干擾,導致他們生活散漫與浪費時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養,但是耐心並不是迂迴二行或者討好孩子,那將會離問題核心越來越遠。

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有價值,沒有一個孩子想不被接納,沒有一個孩子的內在深處不想被愛,如此一來,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條線上了。

在談話前,大人應先為自己做心理功課,要溫柔而堅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期待,避免使用指責、討好、說教與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對談。我的準備動作,通常是深呼吸幾次,並且告訴自己,我要抱著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壞的打算。

與青少年對談,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方法,然而卻是最困難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於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因此對談的過程,往往無法觸及孩子心中的焦慮,無法真正幫孩子正視問題,就急於下指令要孩子達成目標,這樣的方式,無法改變孩子的現狀。因此,充分地對談,充分理解孩子的內在,是幫助孩子定下目標之前,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引導孩子意識到問題,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對自我的學習狀況有所察覺,意識到自己想要學好,而不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學好而已。但是補習教育,常讓學生有錯誤的依賴感,從無機會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問題。

首先,大人必須調整自己的心靈,以專注且真誠的語氣和孩子討論面對數學的態度,也請孩子深呼吸,專心面對此議題。

我常常告訴孩子,生命總會遇到難題,重要的是使用說明態度面對。正如同遇到數學難題,他是如何面對的?我期望他專注地做個鬥士,而且我設定的初期專注時間不會太長,目的在創造專注的經驗,扭轉面對數學的印象。

解決不喜歡數學,對數學不感興趣的難題,不是解題技巧,而是意識到自己如何面對數學。一旦有所察覺,意識到算數學的存在狀態,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學習習慣,這也是自主學習里的一環。

無法專注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不佳。如此一來,他們花費再多的時間,只是消極敷衍,或者圖個心安,沒意識到自己的狀態。

虛無的大,變成實在的小,這句話的意思是,面對數學,可能會有恐懼,但心靈不要全被恐懼籠罩了,要讓出一點兒位置給勇氣。不會算數學,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頂多不會算而已。具體來說,我要她承認恐懼,縮小恐懼,勇敢與恐懼同在,另一方面,我讓她嘗試更簡單的數學問題,建立演算數學的成就,藉此覺察恐懼並不干擾她。算數學沒什麼好怕的,擁有了成功的經驗,再核對她是如何辦到的。

高中生教師節優秀讀後感:讀《關愛教師,從心開始》有感
教師讀後感3000字(7) | 返回目錄

以前聽到的,多的是教師春蠶蠟燭式的奉獻,多的是教師獲得了某某獎勵或榮譽;而對教師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狀態很少關注。印象里,教師好像不食人間煙火——很少有媒體或者個人去探討教師的幸福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讓每一個學生終生都擁有幸福的精神生活”。說到學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說教師的幸福。“因為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更完善的職業,而且,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葉瀾語)。換句話說,沒有教師的幸福感覺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受。

在人類滾滾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教育是譜寫不完的詩篇,教育促進個體更好地發展,教育賦予人類以智慧和美德,教育賦予社會以進步的力量,教育是人類永恆的樂章。教育,應該屬於幸福。因此,教師要甘於做綠葉。也要敢於爭紅花;教師要以培育人才為榮,也要發展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燦爛起來,精彩起來!

在我看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最重要的是教師這個專業適合你,你也最適合它,這就夠了。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無奈,我只要這個,這個最適合我——我想,你就可能獲得最大的回報和最深的幸福。用葉瀾先生的話,是從教師這一專業中獲得職業的尊嚴和內在的歡樂。尊嚴和歡樂來自何方但正是我想跟諸位交流的。

一、給自己一個夢想

1.人生應有夢

不能不說一個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轉頭。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一個說“砌磚”,一個說“賺錢”,而第三個則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 後來,第三個人成了著名的建築師,而那兩位工人一生默默無聞(並不因此否定他們的人生)。每每讀這個故事,我都覺得太像故事了,但也不得不承認,其間蘊含的,正是世間最簡單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米盧先生的話就是:態度決定一切;用心理學家的話是: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用文學家的話是:人活著,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標(托爾斯泰語)。

人生有夢,而作為教師,要與教育的夢想統一起來。允許我朗讀一段袁衛星先生寫的話: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乾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當意識到生命的蠟燭在“照亮”學生的同時,也應“照亮”自己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投入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尋求一種生命的意義、追求的樂趣呢?

我很贊成作者的觀點。我甚至認為,現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的世界,“驚天動地”真的就與“平凡普通” 距離遙遠嗎?

對一位教師來說有沒有夢想,為自己設定一個長期乃至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儘可能地鎖定在這個夢想上,這往往成為優秀和一般之間的最大區別。換句話說,一位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2.關於教育夢想的建議

一是堅持的夢想。夢想其實很脆弱,如果有100個夢想,很可能99想實現不了的情況下,開始天天打麻將。這時如果誰不打麻將,誰不得過且過,誰不滿足於因循守舊,誰就可能得到幸福,就會圓夢!

二是持續改進,iso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持續改進。夢想應當設定多個分階段目標。一個階段後,對自己的所做所得進行三思,明確哪些需要改進,如何改進,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什麼?日本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本田一,曾多次獲得國際馬拉松比賽冠軍。對於自己的成功,他三緘其口。直到退役,他才道出其中的秘密。原來,每次比賽前,他都要沿比賽線路走一遍,記下每一個有明顯特徵的地方,比如,這兒有一座橋,前面是一個學校,再前面是一家商場,後面不遠又是一家醫院……這樣,在比賽途中,他就想著,經過這座橋,下面就是學校,過了學校,就是商場,然後是醫院……直到終點。山本田一巧妙地把最終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小目標,使自己不覺得夢想與終點的遙遠。因此,我們有必要把夢想的“蘋果”放在自己努力一下就夠得著的地方,以此不斷推動、改進工作。

三是全身心投入。我們都有一種體驗,當看一部精彩的小說,聽一曲喜歡的音樂,玩電腦遊戲,從事體育運動等時,你沉醉其中,而其他的一切似乎都無天緊要。《管人的真理》作者史蒂芬博士把這種完全投入的狀態稱為流暢。據研究,流暢最有可能在工作中體驗、而不是在家與休閒時。當我們投人工作時,比如組織孩子參加夏令營,上一堂教研課,並不一定愉快,這時候需要聚精會神;但是,當這個階段結束以後,回首這個階段,我們就會從這種狀態中獲得滿足感,使我們更快樂。

四是贏得同事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和領導的關心。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有多高的能力,沒有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他的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

五是交一批朋友。朋友的好處,當然不僅僅在增見聞,長見識。堅持夢想,往往孤獨與寂寞;真正的朋友,因有著相同的志向,而更能理解你;真正的朋友,因有著同樣的操守,而更能支持你。朋友,不但活躍你思想,激化你思維,還能給予親人、長者、領導與同事不能給予的東西。朋友不要局限在身邊,可以從教育線上尋找、可以通過培訓活動、會議尋找。我感覺,哪個地方教育改革很活躍,那裡就一定活躍著一群人。

六是找幾位導師。導師一般在教學經驗上多於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閱歷長於自己。所以更多的是道路的指引和為人的影響。去年8月,我在上海聽於漪先生報告,她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教育活的源泉,就是教師的人格。邊上正好坐著國小語文教育專家賈志敏老師,我覺得這兩個人很相似,他們都把教育當作生命,把夢想寄寓在自己的工作中。跟賈老師共事時,常有一些小事使我深受教育。印象很深的是開學初要抓教學常規,賈老師從他的包里拿出了好幾個作業本和日記本,這是1978年時他教的學生的作業,本子雖有些破爛了,但翻開本子,整潔的卷面,漂亮的跡,流暢的行文,就是今天年輕的老師們都有不少差距啊!巧的是,這一批學生中有5人考了師範,現在又都在浦東做校長。賈老師藏著很多這樣的寶貝。從這份收藏,我體會到了什麼是名師,什麼叫“教5年,想50年”!

二、每一天都閱讀和思考

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就是老師們越來越忙了。比如原先還能在學校批改作文,後來連備課都要帶回家;原先還有雙休日,後來不是被“輔導”掉了就是被“培訓”光了。人都到了永遠熱鬧忙碌的地步,怎么還有回首來路的心情和處變不驚的心態,怎么可能細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採擷教育之樹結出的一個個果子?所以,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時間,需要一種良好的心境來體會。這就好比去旅遊,再美風景,匆匆而過,美麗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來,慢慢地品味,細細地欣賞,才能讓你內心的那雙眼睛看見風景。

最重要的,我以為是每天要有閱讀的時間,要有思考的時間。閱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越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

讀書的重要性,怎么說都不覺得過。一位學者這么說過:“我坐在這裡,就是我所看過的東西的總和,如果沒有閱讀,我將一文不值。”作家余華說:“沒有一位作家的寫作史長過他的閱讀史。就像沒有一種閱歷長過人生一樣。”美國認為二十一世紀勞動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也就是讀書。閱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閱讀應該成為教師最重要的事情。關於讀書,我的建議是:

1.建立自己的書房

台灣作家瘂弦認為:書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一個坐擁書城的人是最堅強的人;書房的生活就是知識、文化的生活,是最後的陣地,也是供自己調養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書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豐富。我在上海認識了一位朋友,叫朱煜。朱煜家裡有兩間房間,一間當臥室,另一間做書房,他的書真是夠奢侈。我在吳江也有一間書房,稍小一些,現在在外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的書房,才感到是真正的回家。

2.讀一些兒童讀物

我曾在《國小語文教師》撰文發表過這樣的想法,要讓學生愛書,教師就要親近學生,與學生同讀,最好“走”在孩子前面。這幾年因為自己的孩子從小班到大班,現在開始讀國小,所以也買了不少兒童書,給孩子讀,也給自己看,無形中對語文教學很有幫助。去年組織“我愛語義”讀寫活動,其中一項是給二年級國小生推薦必讀書目,我羅列的都是自己讀過的,《木偶奇遇記》《365夜故事》《柳林風聲》《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等等。我的想法是,老師帶著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走了一個來回,你就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書目,這份書目就是你的特色。我希望老師們通力合作,通過幾年努力,完成一份自己學校的書目,這是給孩子的精神財富。這樣的學校,永遠不怕沒有特色,學生就是你的品牌。

3.經常測覽書報雜誌

這樣做,可以了解信息,捕捉有價值的知識;可以獲得靈感,促進自己的教學;可以得到教益,給人生充電加油。無論讀什麼,只要有心,都會有所發現。圖片也好,文也好,覺得有意義,今後可能有用,你就留下來。

4.名讀教育經典

看多了教育報紙和雜誌,往往眼花繚亂。這時我們就需要閱讀經典,那些經過了歲月沖刷和歷史考驗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經典至少包括了教育經典和學科教學經典。以下是改變了我的思想和行動的教育書籍要目:(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本百讀不厭的、把教育當作生命的智慧之書;(2)《學會生存》,讓你跳出教育著教育思想之作;(3)《學記》,讓我們清醒猛醒並自豪的中國經典;(4)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一個用西方教育思想改造中國教育的大師;(5)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校教育》,第一個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教授的心血之作;(6)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肖川是少有的以‘“我”出現的充滿激情和思想的當代教育學者;(7)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學者型教育部官員著作;(8)於永正《教誨漫記》,讓高深的理論變得親切的文;(9)《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選》,三位語文教育界前輩的思想精華;(10)朱作仁《國小語文教學法原理》,一位元老級教授關於國小語文教學理論研究的奠基之作;(l1)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師教學思想錄(語文卷)》,建國以來語文教學思想的精華、實踐的指南中;(12)《閱讀學新論》,一本關於閱讀、關於漢語文閱讀教學的集體智慧之作。讀這些經典,讓我在糊塗的時候,在浮躁的時候,能分清是非。看清方向;讀這些經典,更使我覺得自己的淺薄,看到自己的空虛,也讓我發現某些爭論或者爭吵的盲目自信與可笑。肖川先生在《與經典為友》一文中說:‘“教育的道理其實都是些大道理、樸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話。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這些年,泡沫學術、短命學科、虛假的理論、換湯不換藥的改革見得多了,還是覺得‘老’的厚實、可靠。”這是說教育經典的價值。

5.找到百讀不厭的一本書

我推薦《給教師的建議》。前幾年,剛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很激動,我從來不知道教育可以這樣做,還可以這樣寫。它激活了我對教育的思考,喚醒了我對教育的激情。古人說三十而立,我是三十讀蘇氏。在閱讀的時候,常常覺得找到了一些認識的源頭。比如於永正老師認為“差生要靠讀”,蘇霍姆林斯基就講過:“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又如“情境教育法”,也汲取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智慧,你看,“我帶領他們到果園、樹林。河岸邊和田野里去。我們的‘課本’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太陽、樹木、花朵、雲彩、蝴蝶、各種顏色和聲音、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複雜的音樂。我們每出去參觀一次,就把大自然的書讀上一頁。”當你領悟到這可以與情境教育聯繫起來時,你內心的激動就可想而知了。

6.四個“永遠不要”

永遠不要等有時間才閱讀,見縫插針,想讀就讀;永遠不要坐進書房才閱讀,任何地方都可以閱讀;永遠不要有用才閱讀,急功近利、立竿見影是妄想;永遠不要嫌自己讀得太晚,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對女教師來說,書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對男教師來說,書籍是自己的一張挺刮的名片,所以熱愛金庸先生的一句話:“只要有書讀,做人就幸福,”把它寫得大大的掛得高高的,當一面鏡子,每天照著自己在語文之路上前行,照著自己的靈魂不要迷路。

三、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新課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無疑是教育的理想,如何讓每個人得到發展,我以為前提是每個教師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展。沒有教師的這種發展,怎么會有學生自由而允分的發展?

1.發現自己的特色,呈錯位發展

每個教師都是獨特的,都有著別人沒有,或者別人弱一點自己強一點的潛質和本事。對善講的老師來說,不要非得學習魏書生,你完全可以多講,講生動,講得深入淺出,講得學生津津有味,聽了還想聽;你是師哥靚妹,特別適合上課的,完全就多亮相;你擅長輔導學生,一年半載就能轉變差生,能帶著好學生髮表作文、奧數獲獎,你就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工夫。我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你自己,成為獨特的那一個。哲學家羅索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每個人各盡其職,各得其所,有英雄用武之地,錯位發展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一所學校將因此充滿活力。

2.做研究者,教學做寫思合一

教師即研究者是新世紀對教師提出的專業要求。教師的研究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研究,是對自己所進行的實踐及其所依據的理論的一種思考和探究;是在教學中為著教學進行的研究,最終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熟練地解決種種教學困惑,減少無效的重複勞動,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我個人所走的道路就是:教學做寫思合一。說是個人的道路。其實很多人都這樣走。我以為這就是教師的研究。這句話從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而來。

教是基礎。教師都要教;教研員要聽課,著眼點也是教。

學是構架。很多好的課,很多好的經驗,你聽聽看看,太一般了,沒有得到理論的滋養,沒有獲得提煉和升華,就不具備推廣價值和學習價值。

做是建設。學了,理念有了;教了,實踐有了,做就是教與學的結合點。這個“做”是改進教與學,提升教與學。

思是靈魂。無論哪一方面,都離不開思。思是思考,是反思,是思緒,是思想。寫,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和化妝,不是聊以炫耀的工具,它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你教育生活和教育創造的體現。

教學做寫思,五個方面,都值得大說特說。今天單講寫。因為寫包容、促進其它四個方面。寫不能不涉及教;寫是思想積蓄和學習積累的傾吐,包含了學和思;寫是做的產物,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的觀點與建議。

①寫就是一種研究

寫,是教師所有工作中最自由最有創造性的。江蘇吳江的一位語文教師說:上課提高慢,上台機會不多,即使上了,還要擔心失敗,一敗下次就難說。文章不一樣,你想寫長就想寫長,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可以放著,以後請人指教;可以投稿,退稿和石沉大海都不怕,因為沒人知道你失敗了。說這話的就是管建剛。目前,他已經在《人民教育》《江蘇教育》等報刊上發表了近百篇文章,而且他以寫、以研究帶動課堂,已經評上了吳江市名教師,也開始到外面上課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寫”也是成長的一條途徑,是切入口和助跑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這是說給校長的,也是說給我們每位教師的。

(2)會寫一篇文章

這“一篇”指的是論文和隨筆,教育文章最常見的兩種文體。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特長選擇不同的寫的道路:思想見長的可以從論文入手;長於感性的就從隨筆著手,慢慢地摸透這些文體的性格。

一是學會寫論文。

論文追求“三有”:有價值,立足點是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深度,起跳點是溝通教育科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聯繫;有個性,亮點在於寫出自己的思考與思想,用上自己的材料、自己的語言。

我的教育教學研究起步於吳江實驗國小,從論文開始自己的研究之路。跟許多老師一樣,每年兩篇總結,不多也不少。後來我在學期初就定下要寫的文章的題目。比如1996年獲江蘇省一等獎的《班主任寫評語的藝術》一文,就是我前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那時剛做班主任,期末寫評語的時候,感覺流行的評語不大好,自己從國小一年級到工作,十幾年裡班主任換了好多,而自己得到的評語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該生”如何如何,基本就是“學習刻苦,成績優秀”之類的眼,最後是“希望戒驕戒躁,更上一層樓”等。這樣評,沒錯,但年年這樣,概念化,很不吸引人。所以當時我就做了一點工作,改為第二人稱,拉近師生關係。評語儘量多一些描述,多一些細節,寫得像這個學生,而不是另一個學生。當時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電視台的朋友碰到我,說我寫他們主任的女兒寫得很像。這么著,1995年秋季,這個班我繼續帶,學期初我就決定本學期的總結就寫這方面的內容。有了這個想法,平時就多了一個心眼。如此經過一年的再實踐,經驗就很清晰了,評語一要有情,二要有益,三要有別。寫的時候很順利,沒想到獲獎了。現在想,當時無心,但很巧合地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解決問題來寫文章。我現在仍喜歡“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著文追求有用,樸實,簡練。

二是學會寫隨筆。

教育隨筆可每天寫一點,哪怕幾句話。如果說論文是“有我”,那么隨筆的特色就是“有文”,有文采,有情感,吸引人,觸動人,打動人。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核式要求的官方檔案,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 他進而說:“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我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在一個星期里所記下的5條筆記,它們是那么簡短,而又真實,新鮮。

如:第2條——不應過分追求直觀性。不要在兒童早已知道的東西周圍“擺滿”各種直觀手段——這會阻礙抽象思維的發展。即使教師拿一隻活貓到課堂上來,兒童對貓也不會有更多的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講到豬,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給學生講一點完全新的東西。

又如第5條:記憶力過度疲勞——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須特別細心地對待記憶力這件嬌嫩而精細的東西。有一些思想和詞組是特別難記的。無論如何不應當使兒童的記憶力過度疲勞。當你剛剛發現疲勞的徵兆時,你就要設法給兒童變換一種不需要隨意識記的活動去做。

這樣的研究,誰都可以進行;這樣的筆記,誰都可以寫。隨筆動情,往往觸動了你,或者打動了你,激動了你,因此隨筆靈巧,隨筆講究角度和題目,講究語言的使用。沒有文采的隨筆、沒有情味的隨筆是不成功的。

三、一定要及時記錄、定時整理你的文。

上課時,工作中,經常有些意外的東西,有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些無法處理的困惑,當時都覺得應該記下來。很多的思緒與認識,稍縱即逝,不記錄再也尋不回。一般人常有這樣的體會,讀了別人發表的文章,就會說:怎么跟我想的一樣?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每個學期,我大概可以寫10來個教後記,學生課堂表現讓我難忘或激動,不得不寫、一寫就停不下來,洋洋數千言。寫完了,趕忙批作業,趕忙找學生談話。期未有空了就整理這些零散的文。它們中間大多是璞玉,根粗糙,光彩還沒有煥發。因此整理時,再三品味,發現亮點,讀出新意,可以在題目中突出;有時謀篇布局不理想,也得改,一般都在5遍以上。

四、參與討論和爭嗚,參加徵文比賽。

現在,教育方面的討論、爭鳴越來越多,這可以活躍思想,可以使真理越辯越明,更重要的是,爭鳴、討論往往提供了更多機會。這些機會,平時不大容易獲得。參加徵文比賽就是給自己一點機會。我建議你參加那些不要任何費用的比賽,《人民教育》《教師博覽》就經常有這樣的活動。一方面這些比賽使你獲得的成功更真實更深刻;另一方面,這些比賽影響很大,評比更權威,更公正。江蘇的“教海探航”徵文活動以及上海《新民晚報》的“尚德杯”語文教師下水作文比賽等每年都搞,值得參與。

多年來,我深深地感到:我思考了,我研究了,我獲得了以前從來沒有的快樂和幸福。這些快樂和幸福使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興趣。這叫成功製造成功,幸福創造幸福。當然,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立足點是教育好學生。學生幸福,你做教師的才幸福。所以我覺得,我之所以要教學做寫思合一,就是為了學生快樂地學習,輕鬆地學習,有效地學習,讓每個孩子都幸福,讓每個童年都快樂。所以,我一直問自己: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作?當學生興奮過度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然頭緒時,你能否給予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自信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渴望?你能否聽出學生答問中的創造?你能否察覺學生細微的進步?你能否讓學生自己看清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精神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

有的人可能要問,你這樣教學做寫思合一,不累嗎?我想借用李鎮西先生的話來回答:“有朋友問我選擇這樣的生活累不累。我回答說,邊教、邊讀、邊思、邊寫,已經成為我之為“我’主要的生存方式了,甚至已經融進了我的生命,因此很難用‘累’與‘不累’來評價了。但這種方式所支撐的生命,的確讓我感到了人生的意義、幸福與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寫作為我的教育事業插上了翅膀。”

還有人會問,在教學中不斷地讀和寫,不斷地反思,就能成功嗎?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佳句,大意是:人反覆做什麼事,他就是什麼人。成功怕你重複,你重複必然就會贏得這個成功。重複做漢堡的人,是麥當勞;重複炸雞塊的人,是肯德基。重複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自然,惰性也怕重複,重複惰性的人,就是懶惰的人,而懶惰的人,肯定是失敗的人。

請你相信自己:把一個信念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行動;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覽種下去,收穫的將是一種性格;一種性格關係到一個人的命運;當你有了責任心的性格,你就會收穫一個金色的人生。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每一樣東西,那些留下來的就是教育。”這些年,我走了一些地方,換了幾個崗位,現在把留下來的東西講出來是否有意思、有趣味、有價值,我不敢奢望,但我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引起你的思考,引發你的遐想——哪怕是一點點,我都覺得滿足了,都讓我覺得幸福。謝謝了,謝謝你們分享我的認識和幸福。

《教師的體態語言》讀後感
《骨幹教師》讀後感
《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讀後感
2024年高二的教師節讀後感:讀教師的力量有感500字
高中生讀後感大全:《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讀後感1000字
高中生讀後感1000字:《和教師的談話》讀後感
高中生2024年教師節讀後感:讀我的老師有感
國中生2024年教師節讀後感:讀做最好的老師後的感想
2024年國小生教師節讀後感:感恩老師的讀後感400字
《和教師的談話》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