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去傾聽簡介

用心靈去傾聽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來源於西班牙的《都市生活報》,我國《參考訊息》翻譯並刊登了本文。課文真實地記錄了“我”與問訊處工作人員蘇珊交往的過程,讚美了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用愛心幫助孩子的善良品質,表達了“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全文圍繞“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這條主線展開,脈絡清楚。課文先寫“我”開始以為蘇珊是住在電話機里的無所不知的小精靈,只要撥“105”,就能得到她的幫助。然後寫“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情急之中撥通了電話,得到了蘇珊的熱情幫助,對她產生了好感。接著寫“我”與蘇珊聊天,蘇珊總是用心靈傾聽“我”的聲音,耐心地給“我”幫助與安慰,她成了“我”從未謀面的第二個母親。最後寫長大後,“我”利用回故鄉的機會與蘇珊取得了聯繫。就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前夕,蘇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懷念她。

課文採用兒童的視角觀察事物,選取一些平凡的瑣事來表現人物品質,語言樸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讀來真實可信,生動感人。課文多處運用了前後照應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蘇珊?你能告訴我‘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嗎”與第七自然段“‘修理’這個詞怎么拼寫”照應;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會兒,說:‘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經好了’”與第五自然段“我對小精靈說:‘我一個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錘子砸傷了……’”照應;最後一段“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與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照應。這樣寫,使得全文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二是進一步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字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聽“我”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時候,手指被錘子砸傷了,非常希望得到幫助,可是“家裡沒有人,哭也不會有誰聽見”,“我”顯得多么的孤獨無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個叫“問訊處”的小精靈身上。聽到蘇珊的溫柔的嗓音,“我”孤獨的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撫慰,終於放聲大哭。這既是傷痛帶來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獨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在“我”的記憶中,蘇珊是個無所不知的小精靈。蘇珊面對“我”一個個簡單而幼稚的問題,就像一位母親那樣“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蘇珊的愛心,語言雖然樸實,讀來卻令人十分感動。

③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不僅痛苦,同時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如何化解“我”心中的傷痛,不讓死亡留給“我”太多的恐懼呢?蘇珊採用了更美好的一種說法。是啊,小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唱歌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聽著這樣的話,籠罩在孩子心頭的陰影立刻消散了,快樂又回到了孩子的身邊。蘇珊的善良、樂觀由此可見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謀面”就是見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個母親”來形容蘇珊,看得出“我”對蘇珊的愛。蘇珊不是“我”的母親,我們也從沒見過面,是電話線把兩個人緊緊地連在一起:蘇珊就像母親那樣,耐心傾聽“我”的心聲,困難時給予幫助,痛苦時予以安慰。這就是“我”長大後,離開家鄉,知道電話是怎么回事後想見到蘇珊的真正原因。文章這樣寫,也為下文“我”回到家鄉後主動與蘇珊聯繫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對詞語的理解。

著迷: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捨棄的愛好。

密語:秘密的通信用語。為了保密,通常用數字、字母、單詞等代替真實的通信內容,也叫暗語。

謀面:彼此見面,相識。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字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問訊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在我國,許多公眾服務場所也都設有問訊處,比如,醫院、車站、碼頭。這些問訊處,為人們就醫、乘車(船)帶來很大的方便。學生對問訊處應該說還是比較陌生的,特別是農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帶著的。因此,結合本課教學,教師可稍作解釋,也可以讓學生利用雙休日等休息時間,就近觀察車站或醫院的問訊處,了解問訊處的服務時間與服務內容,實地感受問訊處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並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問訊處工作人員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記敘的內容又是兒童生活方面的,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然後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的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如,蘇珊面對“我”的提問,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又如,“我”心愛的小鳥死了,蘇珊卻說是“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通過反覆朗讀,引導學生從字裡行間感受蘇珊用心靈傾聽孩子心聲的美好心靈,感受“我”對蘇珊母親般深厚的感情。最後,可以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說說用心靈傾聽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

3.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是對蘇珊工作的高度概括與肯定,同時也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蘇珊作為問訊處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對於文中的孩子,蘇珊不僅用心靈傾聽,更用心與孩子交流,撫慰孩子幼小的心靈,做孩子健康成長的心靈守護神。如,當孩子的手指被砸傷時,她從孩子的哭聲中,聽出了孩子的孤單、恐懼與無助,她用悅耳的聲音幫助孩子消除恐懼,指導孩子實現自救,贏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當孩子因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去傷心時,蘇珊寬慰孩子,消除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可以圍繞課題,引導學生談談各自的認識,啟發孩子: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

4.本文情感豐富,適合於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導。如,回憶“我”的金絲雀突然死後的那部分語句,人物感情豐富,是感情朗讀的好材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傷心、痛苦,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渴望得到安撫;蘇珊聽懂了“我”的心聲,她用自己樂觀的生活態度影響“我”,引導“我”走出痛苦的陰影。然後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國有相當數量的聲訊台,這些聲訊台良莠不齊。有的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有不少聲訊台以賺錢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別能力差的弱點,千方百計誘騙青少年撥打電話。個別的甚至利用色情引誘青少年上當受騙。因此,結合本課教學,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正確利用現代信息渠道。

四、教學案例

生命更美好

師: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你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唱歌。”

師:誰能告訴大家:是什麼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生:因為心愛的金絲雀突然死了,“我”很傷心。

師:你怎么知道“我”很傷心?

生:作者說“我非常難過,心比被錘子砸了的手指還疼”,錘子砸了手指,作者說心比手指還要疼。看來作者確實傷心了。

師: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生:沒有。

師:一起讀“我”說的話。(生讀)那蘇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蘇珊是從“我”的話里聽出來的。

師: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麼?(師讀“能告訴……一動不動了呢?”)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非常不願意金絲雀死去,他希望金絲雀只是不動了,過一會兒還能活過來。

生:我聽出來了,作者對死充滿了害怕。

生:我聽出了作者傷心到了極點。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生:聽出來了。

師: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么,蘇珊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麼?

生:她很有愛心。她不想讓“我”太傷心。

生:她很樂觀,把死看成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師: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生讀)

師: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生:作者不傷心了。我是從課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師:請你讀讀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