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簡介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簡介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vyaches1av mikhaylovich molotov,1890-1986),蘇聯國務活動家、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人民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890年3月9日,莫洛托夫生於俄羅斯維亞特州庫卡爾卡鎮(今基洛夫州蘇維埃茨克鎮)的店員家庭。1902年,進喀山市第一實業中學學習。在進步思想影響下,莫洛托夫投身革命運動,參加民眾大會和示威遊行,在喀山各學校中組織秘密革命小組,反對沙皇專制制度。1906年,莫洛托夫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1909-1912年,莫洛托夫先後擔任布爾什維克《火星報》和《真理報》的編輯.撰寫出許多宣傳革命的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莫洛托夫被派往莫斯科,負責重建被破壞的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由於奸細告密,莫洛托夫於1915年6月遭到逮捕,被判處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流放三年。一年後,他從流放地逃回彼得格勒。根據列寧的提議,莫洛托夫改選為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俄羅斯局委員。

1917年10月10日,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武裝起義的決議。10月12日,彼得格勒成立革命軍事委員會,莫洛托夫被選為該委員會委員,參加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

十月革命勝利後.莫洛托夫是彼得格勒蘇維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18年夏季,蘇維埃俄國進入國內戰爭時期。協約國勾結國內反動勢力,進行武裝干涉,製造糧食恐慌,企圖用飢餓扼殺年輕的蘇維埃政權。1918-1919年,莫洛托夫先後任北方地區國民經濟委員主席、俄共(布)中央和蘇俄政府駐伏爾加河地區全權代表,領導人民同飢餓作鬥爭。

1919年底,莫洛托夫調任蘇維埃下戈羅州執行委員會主席。1920年4月在俄共(布)第9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同年9月任頓涅茨州委書記,負責該地區工業的恢復工作。1921年3月,俄共(布)舉行第10次代表大會,莫洛托夫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24年,莫洛托夫出任黨的中央農村工作委員會領導職務,主管農業。

1927年-l928年,莫洛托夫兼任聯共(布)莫斯科委員會書記。1930年,出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基洛夫被害事件發生之後,莫洛托夫成為三十年代蘇聯肅反運動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1939年5月,莫洛托夫兼任外交人民委員。當時戰爭烏雲籠罩著歐亞地區,世界大戰的危險十分嚴重。為爭取時間,延緩戰爭的到來,蘇聯同意和德國締結互不侵犯條約。8月23日中午,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到達莫斯科。當晚,莫洛托夫與史達林同他進行會談,並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1941年5月,史達林擔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被任命為第一副主席。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侵入蘇聯。當天中午12時,莫洛托夫受蘇聯政府委託發表廣播講話,號召全體人民和武裝力量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光榮地履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勇敢地投入到反法西斯戰爭中去。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從此開始。6月底,蘇聯政府成立以史達林為主席、莫洛托夫為副主席的國防委員會。

1941年底到1942年初,蘇聯軍民在莫斯科城下重創德軍.擊潰德軍50個師,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重大勝利,宣告了法西斯德國"閃電戰"的破產,打破了德國武裝力量不可戰勝的神話。為了爭奪戰略主動權,鞏固和發展反法西斯同盟,蘇聯要求英美開闢第二戰場。1942年5-6月,莫洛托夫訪問倫敦和華盛頓。5月26日,莫洛托夫和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在倫敦簽署《關於在反希特勒德國及其歐洲僕從國戰爭中結盟及戰後合作互助條約》。條約規定兩國"互相承允給予彼此軍事及其它一切援助與支持","戰後共同行動與合作……互相給予經濟援助",但沒有最後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問題,因為美國當時尚未就此問題表明態度。美英雙方商定,莫洛托夫先訪問美國,返國時再取道倫敦商討這個問題。5月29日,莫洛托夫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羅斯福、國務卿赫爾及霍普金斯等人,就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問題舉行會談。莫洛托夫說,第二戰場問題既是個軍事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但主要還是政治問題,通過談判,雙方就"1942年在歐洲建立第二戰場的迫切任務達成圓滿協定"。6月9日。莫洛托夫回到倫敦繼續談判並取得一致意見。會談公報根據莫洛托夫的建議,也寫上了關於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業已"達成圓滿協定"。蘇美、蘇英會談公報在莫洛托夫6月12日抵達莫斯科後發表,進一步鞏固了反法西斯同盟。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莫洛托夫陪同斯人林參加德黑蘭會議,同英美兩國首腦邱吉爾及羅斯福會晤。會議最後確定美英軍隊應於1944年5月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同時還就戰後對德國的安排等問題交換意見。美、英盟軍於1944年6月6日在諾曼第登入,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

1945年初,德日法西斯的失敗已成定局。隨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即將到來,英美與蘇聯在歐洲地區的矛盾日趨尖銳。與此同時,日本法西斯仍在頑抗,英美希望蘇聯儘早對日本宣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蘇美英三國首腦於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舉行會議。莫洛托夫及駐美大使葛羅米柯陪同史達林出席這次會議。雅爾達會議討論了蘇聯對日本作戰的可能與前提條件,通過了關於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嚴懲戰犯及戰後德國民主化等決議。決議規定德國投降後將由盟國軍隊分區占領,在柏林設立由盟國最高司令部代表組成的管制委員會。會議還決定在戰後建立聯合國這一新的國際組織。

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占柏林。5月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為了加快結束對日戰爭和鞏固對德戰爭的勝利,蘇美英三國首腦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肅清德國軍團主義和納粹主義,消滅德國壟斷組織,懲治戰犯,四國共同占領和四國共管柏林,要求賠償,確定波蘭西部邊境等決定。莫洛托夫出席了這次會議。7月26日,蘇美英三國發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沒有正式答覆,仍表示要作戰到底。8月8日下午,莫洛托夫代表蘇聯政府通知日本大使:"希特勒德國被擊潰和投降後。日本是唯一仍堅持繼續戰爭的大國",因此,"日本政府要求蘇聯調停遠東戰爭的建議,便失去了基礎",從8月9日起,"蘇聯將認為自己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蘇聯對日作戰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表彰莫洛托夫在戰爭期間的工作,蘇聯政府在11月授予他第3枚列寧勳章。1950年3月,莫洛托夫60歲生日時,蘇聯政府授予他第4枚列寧勳章。戰後,莫洛托夫歷任蘇共中央委員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委員、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長、監察部長等職。1957年6月,莫洛托夫因被指控組織"反黨集團"而被撤職。1962年,莫洛托夫退休。

1986年11月8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