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陽鋼破產經過大量艱苦細緻、紮實有效的工作,破產方案已經職代會通過,目前正按照有關法律程式積極推進,預計明年6月底前終結法律程式。按照《陽泉市地方國有企業破產關閉和重組的若干意見》,先後對市不鏽鋼製品總廠、酒業有限公司、寶峰硫酸公司、春泉化工公司、富達印刷公司等5家企業依法實施了破產,電石有限公司停產後已經租賃經營,中北工貿公司、恆大氧化鐵公司分別進行了非承債式和承債式轉讓。商貿流通企業改制的前期工作逐步鋪開。

財政金融形勢繼續向好。全市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都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金融系統對地方經濟發展支持力度加大,核銷不良貸款總計1.29億元。截至11月底,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84.2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17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38.86億元和21.86億元。金融機構現金收入為337.5億元,各項現金支出340.7億元,收支相抵淨投放貨幣3.21億元

內外貿易快速增長。1—11月份,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8.8%。出口基地建設力度不斷加大,50多種產品直接打入國際市場,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耐火、磁性材料、陶瓷、冶金、化工等產品出口具有明顯優勢,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全年進出口任務。

社會保障和勞動就業工作紮實有效。截至11月底,全市社會保障資金投入2.8億元,共發放養老金1.85億元,足額發放率和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低保工作.紮實有效,全市低保對象1.6萬戶、3.9萬人,累計發放低保資金2737萬元。共有1857個企事業單位、18.5萬名職工參加了事業保險,覆蓋面達98.9%。再就業工作力度明顯加大.成立了"陽泉市特困職工援助中心",市政府在財政資金困難的情況下,首批拿出60萬元資金,用於下崗職工小額貸款擔保。

全市共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4019萬元,代繳三項保險金2647萬元。下崗失業職工實現再就業9380人,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7498人,減免各種費用2048萬元。

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較大進展。通過熱電聯產、耐火行業工藝改造等潔淨化生產,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截止12月29日,市區天氣環境質量三級和優於三級的天數達到32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0天,其中二級56天,大大超過了去年的14天。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四級和五級天數分別為14天和25天,比去年減少了170天。桃河娘子關出省斷面水體污染控制提前兩年完成了國家環保總局下達的目標任務。

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健康發展。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按照黨中央、xx提出的“兩手抓”和省委、省政府“三不變”的要求,實現了抗擊非典和經濟發展“雙勝利”。

今年,經濟和社會發展之所以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我們按照“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的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持不懈地實施趕超發展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開拓創新、負重拼搏的結果。事實充分證明,市委、市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決策是正確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多年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影響經濟協調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夠,觀念更新不快,敢想敢幹、敢冒風險、敢擔責任、敢闖新路的意識不強;齊心協力抓經濟、上下一致搞建設的趕超發展氛圍還不夠濃厚;心往一處想、勁住一處使的發展經濟的合力還沒有充分匯集;招商引資、啟動民力、促使各種生產要素充分聚集的創業環境還不夠寬鬆。二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滯後、機制不活、負擔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三是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轉型辦法不多、路子不寬、步子不快。四是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相對緩慢,在全市經濟總量中所占份額不高。五是就業矛盾突出,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增收困難。六是資金缺乏仍是影響我市調產、重點工程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目前電力供應緊張、鐵路運輸不足的矛盾比較突出,也影響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全面地、辯證地看待,特別是對新出現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要見微知著,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認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