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修養演講稿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霍懋征老師的這句話毫無疑問是一句至理名言佳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師德修養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師德修養演講稿篇1

教師的良心就是指教師的職業良心。北京師範大學肖川博士認為現代大學教育的理想和使命,是培養有靈魂、有頭腦、有專長的人。良好的大學教育應當造就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而真正的知識分子是民族的良心。毋庸諱言,作為“培養民族良心”的教師必定要首先具有其“職業良心”然後才能夠承擔起這樣的使命。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的教師,其“職業良心”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呢?愚以為,教師的良心就是教師對於自己職業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的認知。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教師對自己應當做什麼和不應當做什麼有理性和明確的自我覺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自覺和自律。

教師的職業良心也是教師職業神聖性和權威性的基礎。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畢竟是一種社會期待,教師是代表社會對兒童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完成社會化過程的。

我們說教師職業是神聖的,這是教育事業的高尚屬性所決定的。教育要把人類的先進文化的精華傳遞給下一代,促使下一代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以豐富人類文化;教育要用真善美來塑造下一代的靈魂,使人類的精神不斷地得以升華。這就是教育神聖的真諦。

教師的職業又是具有權威性的。現代社會崇尚民主,卻絲毫也不排斥權威。沒有權威,民主也就不復存在了。因為一旦失去了權威就失去了人類的共同性,就失去了發展的方向,人類也就自我毀滅了。曾仕強教授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觀點:“教育必須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是非常正確的。

教育的神聖和權威靠什麼來支撐呢?靠權力和武力嗎?不是,恰恰是靠教師高尚師德修養的自覺和對職業行為的自律。沒有高尚的師德和教師的自律,教師的神聖和權威就會在瞬間土崩瓦解了。

追求高尚師德,自覺進行自律就是具有“教師良心”的表現。教師的職業良心主要靠自我修養形成。具體地說,教師良心的修養主要包括“童心和責任心”兩個層面。

不同年齡段都具有不同的思維特點。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站到兒童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走進兒童的心靈,理解他們,尊重他們。你只要永葆一顆童心,你會掙脫功利的羈絆,把個人的名利得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你全身心地從兒童發展的需求來看待教育,學會等待、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選擇、學會創新。你不再以導師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覺者的身份出現,而是走下“高高的”講台,步入學生中間,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學習的夥伴,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

當教師登上三尺講台的時候,他(她)就成了社會期待的化身,因此必須把自己的“責任”銘記在心。他(她)以真誠的態度,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法激發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精神去學習、去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樂,頓悟的驚喜,激情的燃燒,真情的涌動,靈性的煥發,情感的融合,心靈的碰撞。能力得以提高,想像得以放飛,潛能得以發掘,體驗得以深化。

教師的良心是教師個人走向成功,事業得以成就的原動力。

師德修養演講稿篇2

漢字的“師”字內涵非常豐富。“師”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這是個會意字,從幣(zā),從垖(duī)。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本義是指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於是“師”也被用來泛指軍隊。軍隊過的是集體生活,有組織、有紀律,需要傳授軍事技能,比如說教射箭啊、騎馬啊、駕馭啊等等。這就需要專門教授的職業“師”。軍隊中的師起初大都由軍隊中的高級軍官擔任。這就形成了基本的學校結構。學校大概就是這樣形成並傳到了民間的。

“師”的名稱,在夏、商、周時就有了。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學校類型有兩種,第一種是“成均”,被認為是傳說中五帝時代的學校。按照古代字書的解釋,“成均”的本義是指平坦、寬闊的場地,並且是經過人工整修的,很可能是指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區內的廣場。這類廣場在夏秋收穫季節用於堆積收穫物,同時,也是全體氏族成員聚會、娛樂、舉行某種規模較大的宗教祭祀活動,或向氏族成員宣告氏族首領教令及決定的場所。“成均”的教育內容,以樂教為主,音樂又是氏族舉行祭祀典禮所必需的。可見學校的教化由社會公共活動和宣教場所演進而來,後來逐步發展為擔負社會教化重任的專門機構。

第二種是“庠”,被認為是傳說中虞舜時代的學校,兼作養老、儲存穀物之處。養老是氏族社會在生產有剩餘產品後的必然舉措。氏族將富有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知識的老人集中起來,由集體供養。《禮記·王制》載:“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按《禮記·明堂位》的解釋:“庠,有虞氏之米廩也。”養老於米倉自然便利,不過老人也不是白吃閒飯的,他們要將自己豐富的閱歷、經驗和技能,對下一代進行傳授。“庠”後來成為學校的名稱之一。可見“老師”一詞的組合最初是有其實意而並非只是一個前綴而已。“老”可以為師矣。不是有一句諺語說“一個老人就是一部書”嗎?“老師”最初就是指年老資深的人。

師作為名詞時,首先是指一種職業,韓愈的定義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金代元好問有《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國小,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師同時也是“榜樣”“楷模”“表率”的意思,如“為人師表”。西漢的董仲舒用了“師帥”一詞,司馬遷用了“師表”一詞,他們都著重在師的表率作用這點上。

師作為動詞時,是“模仿”“學習”“效法”的意思。如“師法自然”。唐代的韓愈在《師說》中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都是用作動詞的例子。

我國尊師重教的傳統非常悠久,《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邊為尊,故尊稱家庭教師為“西席”和“西賓”。古代一般老百姓的家中往往在堂屋正中的壁上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據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把它作為祭祀對象也已經普遍。把“師”與天、地、皇帝、和父母長輩並列加以祭祀,足以見我國師道尊嚴的程度了。

當歷史車輪駛進21世紀的時候,人類進入了網路時代,教師的職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網路使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渠道幾乎是放大到了無限。網路成了一個巨大的師生共享的知識、信息資源庫。學生可以自由便利地利用網際網路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和信息。因此教師作為“知識和信息”壟斷者的地位不復存在了。

其次,電腦把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轉變為由聲音、圖像、動畫等構成的動態的、立體化的教材。這種聲電光立體化教材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

第三,網路時代的師生交往也將日益平等化、普遍化。教師的權威從根本上被動搖了。

那么,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是不是就意味著下降甚至消失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其原因非常簡單,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的。心靈只有靠真情才能打動,離開的師生的情感交流教育就不復存在了。同時,師生的互動還會因由情感共振而形成的強大的“心理場”。心理場可以極大地提高教育效果。

20xx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國務院溫家寶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調研,他用整整一個上午聽5堂課並在學校主持召開北京市教師代表座談會,發表了題為《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的講話。這個簡短的3千餘字的文章也明確地強調了教師在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在當代以及未來的教育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不但一點沒有降低反而顯得更加重要。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不能丟棄,要更加發揚光大。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決定著教育的質量。打造優質教育要從上好每一堂課開始。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教師管理。教師管理的核心則是師德管理。

師德修養演講稿篇3

如果我要問“教師的天職是什麼”時,也許每個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教書育人”。這的確是個標準答案,然而教書育人是怎樣得以實現的呢?那就得靠上好每一節課,帶好每一個班。循環往復,幾十年如一日。教師的人生就是由一節節課,一個個班級連綴起來的。

斯霞有一本書《我的教學生涯》,記述了她70年如一日地研究教法,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帶好每一個班級的故事。凡是讀了這本書的人無不為之感動。斯霞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名師,就是基於她對上好每一堂課,帶好每一個班級的崇高的責任心。

我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反躬自問,為什麼有的教師總是能夠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獲得好的教學效果;而有的教師卻總是無法提高學生的成績?為什麼有的教師總是能夠受到學生歡迎,能夠點石成金似地把差生變為好生,差班變為好班;而有的教師總是和學生的關係很糟,很對立,總是上不好一堂課,管理不好一個班級呢?

如果說沒有上好課,沒有管理好一個班級是因為教師懶惰、對學生缺乏愛心許多教師一定會大喊冤枉。因為他們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確實勞心勞力,有的還做到了不顧家庭,不顧自己孩子而殫精竭慮,全身心投入,不惜加班加點地補課卻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事實證明,要當個好教師,單有良好的願望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科學的方法及高超的教學藝術。

有個婦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詳的古代寓言叫“庖丁解牛”。這則寓言講的是養生的道理,對教育、教學工作同樣有效。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可見庖丁已經把宰牛的技術升華為藝術了。那他是怎樣修煉到如此功夫的呢?庖丁解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於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後,(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覺器官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願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象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么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餘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雖然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裡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懼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我之所以不惜篇幅和大家再次重溫了這則寓言,是因為其中的寓意太深刻了。我們的教學靠使蠻力肯定是無法奏效的。我們一味地照本宣科,一味地布置大量單調枯燥的作業甚至把作業作為一種懲罰(罰抄、罰寫等)學生怎么會不反感、牴觸呢?

現在的中國小教育依然普遍存在這教師為分數而教,學生為分數而學的現象。這是個很可怕的現象。假如教師為分數而教,就必定會喜歡好生而厭惡差生,甚至會因為學生“考差了”而遷怒於他們,導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而學生為了好分數,也會不擇手段,妨害他們的道德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從分數的陰影中掙脫出來,要努力讓學生對分數的渴求,變為對知識的渴望。科學的方法及高超的教學藝術基於對學生的深刻了解。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學生,教育要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了解兒童,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一點更重要的事了。”“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

優質教育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所謂優質教育,就是使學生在積極主動、愉快學習的過程中,促進他們的體魄及人格的健康發展。換言之,我們的教育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使學生內心世界充滿陽光變得越來越充實和富有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我認為,要真正實現優質教育就必須從上好每一堂課做起。從帶好每一個班級做起。立足三尺講壇,認真探求學生髮展規律,使我們的教學適合學生而不是強迫學生適合我們。那我們就不難取得教育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