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家長發言稿

第三, 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定位和一個墊著腳能達到的高度目標

做為家長,我們經常憂慮孩子的成績,惱火孩子的排名,結果是煩惱重重。其實如果我們根據自己孩子的現狀和潛力分別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定位和一個可能達得到的目標(包括分數、排名和能力結構等),那我們就會保持一種相對良好的心態,這樣不僅給孩子減少很多成長期的煩惱,而且更有利於孩子的各方面潛力的挖掘。每次考試後要和孩子一起做試卷分析,做到“試後100分”,哪門學科還有上升的空間?哪門學科考得雖不錯,但其實只是試卷簡單?哪門學科需要改變學習方法?像我孩子的七門功課,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仔細查看他的試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他每門功課現有的年級排名和應有的年級排名我們都心裡有數。近期我們可以輕鬆做到的,不遠處我們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父母一定要理智看待,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會幹勁十足。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板,父母要幫助孩子發揮他的特長,克服他的缺點。孩子最忌諱我們拿他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這樣會打擊他的信心,降低我們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度,同時也比壞了我們自己的心態。我始終堅信:我們的孩子都是優秀的孩子,之所以在我們的眼裡他們還不夠優秀,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或挖掘他們的優秀。

接下來再談談孩子這個三角形的頂點,他的成長所必須要有的三個要素:

1、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專家說過,國小是要培養習慣,國中要建立方法,高中要塑造品質。因為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和秉性的不同,孩子習慣的養成和方法的建立早晚也不盡相同。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人的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初步成為一個習慣。如果堅持90天就會成為一個穩定的、成熟的習慣。知道這句話的家長應該為數不少。在國小階段,我的孩子應該說在各方面都養成了比較良好的習慣,在大家的眼裡,他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但成績優異,各種課外特長也很突出。我現在就拿他的音樂特長養成的習慣來舉例吧。也許有人會問,孩子每天花在樂器上的時間太多,會不會耽誤學習?實際上,作為家長,我看到的是樂器對他成長的幫助——咬牙堅持,培養習慣。從練習長笛那天起,他每天堅持吹奏,假期出門遊玩都會帶上長笛,到現在一天都沒有間斷過,舉國歡慶的年三十夜晚他照樣勤練不輟。也有累得實在不想動的時候,也有吹得頭昏眼花的時候,怎么辦?咬牙頂住。事後,他甚至會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動,進而特別珍惜自己的成果,越來越不忍心放棄,就這樣形成了好的習慣。除了長笛,這種習慣也被帶進其他方面的各項學習中:做數學題、背誦英語、練書法、下圍棋……,兒子的學習成績六年來多次年級第一、書法獲得全國金獎、圍棋業餘四段、心算獲得過全省國小生第一名。現在,他已經能夠在學習的成功中享受巨大的快樂,那是任何遊戲的快樂、看電視的快樂都不能相比的。我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並不是說在學業上對孩子降低要求和標準,他就快樂了。推他一把,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讓他能在各方面都處於有競爭力的地位,同學佩服他、老師滿意他,父母喜歡他,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中,相信他一定能感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的。

2、孩子的學習方法;

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國中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毫無疑問決定了孩子成績的好壞和能力的提升。每個孩子都有方法,只是好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孩子聽課效率特別高,有的孩子課堂筆記記得特別好,有的孩子非常善於歸納總結、舉一反三。我的孩子他的方法就是抓牢課本,搞通課本,聽老師話。他的日常作業非常認真,不管主科副科,他都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而且是整潔漂亮地完成。另外,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兒子從來沒有上過任何學科內輔導班,我一向認為,課本紮實是主流,對那些語文不行我們就去上作文班,數學不行我們上奧數班,英語不行我們上劍橋班的做法我一直持相反意見。課堂知識都沒有鞏固,何談課外去提高?相對於輔導班老師的一口一口地喂,我更傾向於讓孩子自己把飯吃得乾乾淨淨。特別是上了中學,我認為自學能力是一種相當重要也必須要擁有的能力。這些年來,兒子已逐漸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特別是網路的普及,更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自學條件。今年小升初的暑假,孩子自學完了初一的數學,因此,七上的數學,他應該不會感到吃力。在國小階段,對照電腦視頻教學,他自學完了新概念一和新概念二,而且能做到上過的所有課文能不假思索的熟練背誦,這無疑大大促進了他的英語學習,接下來,讀英語書、英文報、看原聲電影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對於一個沒上過英語輔導班的孩子,憑自覺和毅力,憑良好的自學能力,他能做到這一點,我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