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領導講話

四要始終堅持統籌城鄉,不斷豐富縣域經濟發展內涵。縣域經濟處於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部,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聯結點,處於“城尾鄉頭”的位置,統籌城鄉發展的主戰場在縣(區)。各地要切實增強系統觀念、統籌意識,在做大做強縣本級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集體經濟,以縣城的發展帶動鄉村的發展,以鄉村的發展支撐縣域的發展,努力實現富縣、富鄉、富村、富民。要牢固樹立“大產業、大文化、大綠化、大水面、大空間”的理念,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這是一個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經營城市的理念。大產業,就是一個城市的發展和繁榮要有產業支撐。現代經濟是城市經濟,城市經濟要有支柱產業,否則就是空殼。要大力發展包括工業、三產在內的城市經濟,以產業發展引領城市發展。大文化,就是要把臨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設,體現文化內涵,使人一走進就感受到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濃厚氛圍。大綠化,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變園林為森林,保持一流的空氣和水質,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使我們在城裡有在郊外的感覺。大水面,就是在城市中要有更多的人工湖、人工河,打造更多的水體、水系、親水平台,以水體現靈氣,以水經營城市,以水提升品位,以水改善人居。大空間,就是在城市建設中不能密密麻麻建房子,還要有廣場、公園、綠地等老百姓休閒的空間。就縣城而言,就是要始終堅持“五大”理念,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做美縣城,增強吸引力、承載力和輻射力,吸引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吸引更多的外商進城投資興業。要在高起點規劃、建設、管理好縣城的同時,著力抓好鄉鎮集鎮的規劃、建設、管理,尤其要加大鄉鎮集鎮環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鎮建設對外形象,切實加快城鎮化進程。要切實加強“三農”工作,大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變農村面貌,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我想,抓工作就是要善於抓重點,抓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只有這樣,才能見成效。實踐證明,項目帶動、產業支撐、工業強縣、統籌城鄉這四個方面就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這四個重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緊緊抓住這四個重點,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縣域經濟才能快速發展。

三、強化保障措施,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營造寬鬆的環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要努力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這次全省會議強調,要進一步為縣域經濟發展鬆綁放權,按照“能減就減,能放都放”的原則,在不違背國家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夠下放給縣(區)的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全部下放到縣(區),凡是縣(區)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給縣(區),讓各縣(區)有更大的空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要堅決回響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以減少管理層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為宗旨,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市直各部門各單位要面向基層,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行政效率,對來自縣(區)的項目優先審批、加快審批,堅決杜絕“中梗阻”現象發生。執法執罰單位要堅持從嚴治政,切實規範收費罰款行為,決不能下達罰款指標。中央、省駐撫單位要堅持重心下移,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切實提高服務水平。我深深感到,這幾年中央、省駐撫單位的工作總體上是很不錯的,在正確處理條條塊塊關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絕大多數單位做得很好,受到地方的歡迎,得到地方幹部民眾的稱讚,為地方的趕超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幾年趕超發展能有這么好的勢頭,中央、省駐撫單位功不可沒,應該感謝大家。但是我們的發展在加速,對中央、省駐撫單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地方的發展與我們各個部門的發展是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的,地方發展了,我們的各個部門就有發展,地方沒有發展,各個部門同樣寸步難行。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工作,就要以加快地方發展為己任,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發展的意識,加大支持力度,做一個人民歡迎、不捨得你走的好領導。同時,要嚴格控制和規範各種檢查、評比、達標活動,切實減輕縣鄉幹部負擔,讓他們集中精力幹事創業。我們每一個部門都要換位思考,下面的工作不容易、難度很大,在市里工作的同志要關心、理解和支持縣(區)工作。各個部門都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最佳化為縣(區)服務的環境。有些審批能放下去都要放下去,要淡化權力、強化服務,加快辦事節奏,提高辦事效率。每一個部門都是環境,這個部門的服務工作做好了,就為我們的發展營造了好的環境,如果沒有做好,就成了障礙。所以每個部門都要融入到發展的大環境中去想事情、辦實事、作決策,一切都要有利於趕超發展,一切都要有利於服務基層。紀委監察等有關部門要鐵心硬手,保持高壓態勢,嚴肅查處破壞環境的人和事,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