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數學教師

(2)重組教材,補充知識點。

我們在上新課的時候,發現例題偏難或是順序不合適,就可以調整順序,重組教材,例如6年級上冊分數除法的解決問題,我們覺得第一個例題不適合學生第一課時用,我們就重新編寫例題,舉出學生生活中的例子,並適當降低難度,這樣學生易於接受,然後再學書上的例題,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又如6年級上冊14頁例5的第3個算式,(1/2+1/3)*1/5○1/2*1/5+1/3*1/5,雖然左右兩邊答案相等,看起來也非常符合乘法分配律,但是我們覺得運用運算定律的目的就是使計算簡便的,於是我上課的時候修改為:(1/2+1/3)*18○1/2*18+1/3*18,在驗證後,讓學生覺得運用乘法分配律是一種需要,而不顯得那么牽強。

(3)在國小中高段,數學知識要進行必要的拓展,不能只滿足書本的知識,也不能讓學生只會做數學題,而是對學生要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和感染。如一、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三、對應的思想方法 ;四、函式的思想方法; 五、極限的思想方法 ; 六、化歸的思想方法; 七、歸納的思想方法

例如到了6年級,也要聯繫以前的九義教材的一些知識點,例如解決問題中的行程問題和工程問題,就得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加以補充,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來提升學生的考試力。

說到這兒,想到5月份的一個晚自習,第一節剛下課,一個叫謝洪福的學生拿給我一道題{xy=209,x-y=8。他說,這是我出去考試的一道題,我做不出來,家裡的人也都不會。大家一看就明白,二元一次的,一計算,就會變成一元二次的,還真的難為孩子了。我對他說,這雖然是中學的題,但是我們用國小的知識能解決的,你信嗎?當我和他一起分析並找到答案時,他不僅是開心,還對老師充滿欽佩之情,當然我也沒忘記誇獎他愛研究,愛學習。

3、解讀學生

有效備課必須以學生的“學”為根本出發點,認真研究學生在學習中要“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么學”三個重要問題,(我的學生在哪裡,準備把他帶到哪裡,用什麼樣的方式把他帶到那裡),並且科學設計教學流程和具體環節,力求通過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實現在這三個方面的預設目標。

對於一節具體的課來說,老師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還有哪些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所教授的新知識哪些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哪些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了解了這些“學情”,教師就可以確定哪些知識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從哪個地方入手比較好,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過程。

(1)、備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發展,了解學生知識儲備和理解

(2)、備學生的經驗、思想和生活關注點

(3)、備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會學習樂趣

想起5月28日下午,四川省教委組織的全國國小數學名師在廣元的廣師禮堂進行示範課教學和講座。記得第一節課是借我們學校的三年級一班學生上課,和其他專家一樣,江蘇海安縣實驗國小的副校長許衛兵老師,和學生談話拉近距離之後,他的大螢幕上就打出了小數的認識的課題,問學生,你們見過小數嗎?生:見過。再問:你們知道什麼是小數嗎?生齊刷刷的回答:知道!師夸:啊?你們這么厲害啊。一部分生:我們學過了!全場聽課老師的心一下就緊了,許老師愣了一下,馬上低頭找出課件《分數的意義》,很快進入了正常的教學,整個課堂特別的精彩。而且不太注意的人好像根本看不出什麼來。我很感嘆,專家就是不一樣,有備份,而且一直那么從容,要知道,我們台下的老師坐無虛席啊。所以我覺得,每一次的教學,是為學生而來,不是為自己的表演而來,每一次的學習,只要用心,總會有不同的收穫。

4、充滿激情和智慧的上課

備出了一堂好課,已經成功了一半,但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常言說,行家一張嘴,便知有沒有。

我們上課的時候,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因為課堂是學生張揚個性的地方。”

數學學習應該是快樂、和諧和充實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營造一種民主的,人文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提供適宜的“溫度,空氣和陽光”,讓學生的心靈快樂成長,讓學生的情感禁區流淌,讓學生的智慧自然生成。

例如學習了黃金數,告訴學生,哪裡有0.618,哪裡就閃爍著美的光輝,知道媽媽為什麼穿高跟鞋嗎?就是為了體現黃金比例啊,學生一下就樂了。

又如,“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4條腿;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膾炙人口的兒歌《數青蛙》在課堂上響起,這是一堂語文課嗎?不,這是一堂數學課---《用字母表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