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數學教師

當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隻青蛙...兩隻青蛙...三隻青蛙...”的時候,當學生正在為逐漸增加的數感到思考越來越費力的時候,老師話題一轉,說:“同學們想想,可以用一個什麼來代替越來越龐大的數呢?”於是,班上熱鬧了,學生開始爭先恐後的發言。最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創編”了一首新的兒歌---“a只青蛙a張嘴,2a隻眼睛4a條腿”,自然而然地引進了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用字母表示數。 此時,老師恰如其分的表揚學生:“現在你們感到自豪吧一首讀不完的兒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數量關係,結果一句話就可以讀完了。”

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華應龍老師,他就喜歡“刷新”,賦予課堂新的生命力。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在坐的老師們好多都上過,而且也聽過不少這節內容的公開課,課一開始,不是分蘋果、梨子,就是分月餅等等。

華老師想:怎樣才能較以往有新的突破呢?能不能改變一下呢?於是,他從測量導入新課。

師:喜歡聽故事嗎?那我們一起來聽個有關大頭兒子的故事吧。

旁白:天熱了,小頭爸爸到商場買涼蓆。到了賣涼蓆的櫃檯,他遇到了麻煩......於是給他的大頭兒子打電話。

小頭爸爸:兒子,我忘了量床的長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的長。

大頭兒子:噢。

旁白:大頭兒子在家裡找來找去,就是沒找到尺子,怎么辦呢?(停了5秒)突然,他想出了好主意。

大頭兒子問:爸爸,你今天打領帶了嗎?

小頭爸爸:打領帶?噢,真是個聰明的大頭,快量吧。

旁白:大頭兒子拿來一根爸爸的領帶。他用領帶一量,嘿!巧啦,床正好是2個領帶長。

大頭兒子:爸爸,床是2個領帶長。

小頭爸爸:兒子真有辦法!我知道了。唉,兒子,再量一下沙發的長度吧。

旁白:大頭兒子再用這根領帶去量沙發,可是沙發沒有一個領帶長。怎么辦呢?大頭兒子把領帶對摺量。唉,沙發又比對摺的領帶長。大頭兒子再想辦法,他將領帶對摺再對摺,一量,巧了,沙發正好有3個這么長,大頭兒子真高興,可是他也碰到難題了。

大頭兒子(自言自語):我怎么跟爸爸說沙發有多少個領帶長呢?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大頭兒子解決難題嗎?你有辦法表示出這樣4份中的3份嗎?

(學生在紙上創作,教師巡視,指名展示)

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學的生命力不是“複製”,而是“刷新”。這也正是新課程對廣大教師的要求。

舉這個例子,不是要老師一定照著他這樣去上《分數的初步認識》,但是他卻帶給我們啟發和思考,智慧,不是簡單的知識累加,而是需要獨立思考,去探究和創造。在課堂上,教師的激情可以激發學生的激情,老師的智慧可以生學生的智慧。

三、讓學生在你的課堂上享受成功的喜悅

新課標指出:“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也就是讓學生人人享受成功,人人學有所得,人人有進步。

要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就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性的正確評價,讓學生有繼續奮進的動力、願望和信心。

1、一般情況下,我每新接到一個班,我會指導數學科代表設計三張寫有全班名字的表格,名字分別為“xx班數學表現星”“xx班數學作業星”“xx班數學智慧星”,把它們貼在教室的數學角。

“xx班數學表現星”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的表現,例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學困生按時交了作業的,根據情況小組長匯報科代表可以加星,老師也可以隨時加星,例如表現特別的,名字寫在了黑板右下角的表揚欄里的。

“xx班數學作業星”主要是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而加,我給學生設計的課堂作業要求獨立完成,不商量,不討論,這個作業我全部自己批改,全對的加星一顆。還有周末作業,每周科代表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家庭作業收到我的辦公桌上,根據作業的優劣決定加星的顆數,這時候要適當照顧學困生,如書寫工整,錯題比前一周少,都可以獎勵的。不然有的學困生一學期都得不到作業星的,家庭作業全對而又書寫好的,我會讓科代表整整齊齊的把試卷貼在教室後牆上,這些學生會感覺特別榮耀,連續三周的又加星一顆。無論誰走進我們的教室,都會感覺眼前一亮,數學的氛圍特別濃厚。

“xx班數學智慧星”主要是針對優生,我在小黑板上每天出思考題一道,或者一周三道。學生有專門的數學筆記本,除了做重要的筆記,就是來抄做思考題。前5名自己做出來的拿到我這,每題加星2顆,鼓勵會做的當小老師,不會的有同學講懂的做了也算,只要在我評講思考題之前,都可以由課代表或者我加星一顆。有好多同學喜歡數學,喜歡研究,連飯都不想去吃,我還親自去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