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為何是第一生產力?

當然,chairmen退,那是徹底的退休了。從摩爾到那個偏執狂再到貝瑞特,現在貝瑞特也退了ceo,任chiarman.一個五年輪換制度,已經執行了三屆了。不是誰想乾多久,就乾多久。一個公司的全部創造力並不只是在ceo身上。這樣,保持公司的一個平穩過度,這在其他公司還很少見。中國公司似乎還沒有(除非國營國家級和部委掛鈎的公司,按相關幹部制度退休)所謂的退休制度呢。ge的內部提升其實也就執行了兩次,威爾奇二十多年的ceo有些傳奇,也有些過長。

大多數公司的高級職位,是選擇空降的,從這裡這其實也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人才梯隊培養是不科學的,甚至說沒有戰略性的。通過跳槽,你可以感受到,很多職位是補的,而不是儲的。相對於儲,補固然可以節約費用,但招聘過程往往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而到職後又需要半年時間的磨合。這樣一年的寶貴時光就白白流走了。這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如果所缺的又是高級職位,有時候對公司的發展是致命的!有人統計過,一個企業選錯人造成的直接成本浪費是這個人薪資的三倍。

對個人呢?也許損失更大。對企業最安全的做法是所有的職位都有替代者,但對個人而言,最安全的是我的職位無可替代。招幕人員,往往是頂頭上司說了算。而且,大老闆幾乎不會花時間去面試一個低級職位的員工的。好象只聽說微軟的前中國總裁唐俊有這個習慣去面試每一位員工。以經理者的私心而言,他是不會招聘一個有能力取代他的人做他的下級的。所以,這種人性中的弱點導致企業很難向良性發展。而往往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當然,這樣的公司普遍存在,對跳槽大軍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之所以強調跳槽是第一生產力,是因為沒有比跳槽更有利於企業和個人發展的更直接的方式了了。跳槽對個人而言,最大限度的實現自我價值。對企業而言,引進新鮮血液,加強鯰魚效應。個人和企業能同步發展是最理想的形態。而大多數情況是,大家只能共走一段路,分手是必然的事。不是個人發展超過了企業發展的速度(結果是跳槽),就是企業發展速度超過了個人發展速度(個人被停在原地,或被淘汰)。 君不見如今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幾年而已么?對一些人來說,說跳槽還不如說為了避免不失業。

都知道青蛙的故事。誰願意做那隻被燙死的青蛙?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有。在一些好的企業,你會發現跳無可跳。許外面的世界還不如現在,所以權衡利弊,選擇不跳也很正常。古代戰爭,一將成名萬骨枯,現代社會的企業競爭,一個ceo的決策失誤,卻要上萬個家庭遭受不幸。ibm因出售業務集體裁員;hp因新ceo上台三把火,裁員15000名;siemens因經營不善出售全體業務而裁員。建議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電影《in good company》。雖然是個喜劇,但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公司反覆的折騰,能將人上天入地。這世界沒有精神病人才怪!

即使不願意跳槽,也要時刻保持一顆紅心,做兩種準備。獵頭公司的機會,不要隨口拒絕,不妨去看看,能夠了解市場的變化。不但可以知道一些信息,至少也了解自己的行情。

有報導,目前ceo 40%是在18個月內被淘汰的。我相信這個數據。一般來說,一個最高級別領導的壽命應該是兩個財政年度。第一年,如果沒有達成,還可以找些理由。第二年,如果超過或達成業務指標還行,一旦達不到,ceo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臉面再面對董事會的。而且,在年半的時候,他們基本可以預測當年的走勢了。所以,18個月正是一道坎,尊嚴決定了ceo們會選擇這個時候辭職。

高處不勝寒!

對大多數非處在最高層的打工者而言,雖然不必面對董事會的煎熬。但也面臨著頂頭上司的拷打……

跳槽不是唯一的選擇,但跳槽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已近乎必然。不具有跳槽的能力是可悲的。如今,已經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了。人,作為特殊的產品或商品。也必須接受市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