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必須具備的“十八般武藝”

八、改造員工、影響他人的意識

大凡創業時期的團隊,人力資源必定是極其匱乏的。已有的人員不是缺乏知識技能,就是缺少經驗素養。再加上社會關係生疏,可以調動借用的外部資源稀缺。作為創業者,就要培養增進自己對內點石成金的功夫、對外借力整合的能力。要達到這一點,創業者必須有強烈的影響和改造他人的意願和意識。對員工和下屬,創業者本人必須在布道傳經、授業解惑、指導說服、設立標準、轉變觀念、糾正習慣、校正行為等方面下功夫,來提高員工素養、培養團隊精神、凝聚團隊力量。對外,創業者本人必須要有強烈的意識去影響和改造與自己事業有關聯的組織和個人,如政府職能部門、政府官員、媒體、銀行、投資者、經銷商、消費者等,最大限度地改善外部環境,調動所有力量來支持自己的事業。

 

九、敢擔責任、直面挑戰的意識

創業者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你是這個團隊的領導人,應當對團隊最終的結果負全部責任。任何逃避和推脫都是無效的、荒謬的。特別是當團隊遇到重大決策或危機關頭時,所有的人都不敢、也不能出來承擔了,唯獨你必須出頭拍板作決定,或出面承擔責任和後果。只要這樣,這個團隊才有中流砥柱,員工才有主心骨,你才能贏得所有相關人員的尊重和信賴,才能使這個團隊有戰鬥力、有持久力。

另外,最高境界的創業者,總是勇於面對挑戰,主動迎接挑戰。因為此時不僅你,而且對你的競爭對手來說,也同樣處在重大關頭。如果競爭對手退卻了,你反而知難知危而進,將一舉戰勝對手,脫穎而出(一如彎道正是賽車手超越的最佳地點和時機)。

十、居安思危、自省自警的意識

創業是一種冒險,是一種風險很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少創業者一開始並沒有做好創業的心理準備,貿然踏上這條艱險之路,結果遇到一點危機,立馬就半途而廢、中途夭折了。更多的情況是,創業者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還是具有比較強的拼搏進取精神,也比較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但等創業到一定程度、企業有了一點成就之後,由於不願再承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很多人會產生小富即安、貪圖享受、不思進取的心理,有的甚至被小小的勝利沖昏頭腦,變得忘乎所以。

從此失去了剛剛創業時期的那種敏銳和憂患意識。而真正的危機恰恰就在這時降臨。為什麼說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年?根源就在這裡。比爾蓋茨經常對員工說:微軟的壽命永遠只有18個月!其實,他是用這種方式告誡自己的團隊: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危機,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進取和創新。

創業者還需要有一種有過即改、善於從錯誤中學習知識、汲取教訓的意識。尤其要避免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過於偏激,明知錯了,卻礙於面子或為了自己所謂的權威死不悔改,卻不知這么做恰恰會喪失自己的權威。其實,有過即改、及時從失誤中學習,既有利於工作,也更能贏得團隊的信任。另一種情況是,創業者往往把過去一些成功的做法加以固化僵化,不管時間條件變化與否,都當作經驗教條、金科玉律來奉行,結果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所以說,保持居安思危、與時俱進的意識,是創業者永葆青春與活力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