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創業:你應該正視的問題

  今年,600萬大學畢業生面臨著就業壓力,40%的就業率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對此,有人提出:讓大學生自主創業。於是,大學生創業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站上。然而,在這片熱浪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問題?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專訪了著名作家、電視媒體人製作王春元先生。

盲目跟風不可取

在古希臘阿波羅神廟的門扉上刻著這樣一句話,“人啊,認清你自己。”大學生們在選擇創業作為自己前行的道路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王春元對於大學生創業有這樣一種認知:沒有接觸社會,沒有被社會氧化,很多社會上的東西沒有經歷過,創業有一定的風險。“創業本身是好的,所以大學生首先應該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不要盲目地跟風創業。”

王春元說:“我見過一些創業成功的案例,有一些是由於那些大學生已經早早地進入了社會。他們的成功並不具備可複製性。對於一些不清楚自身的大學生來說,對這點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轉型期保持夢想很重要

就業無門,創業艱險。那么大學生們應該如何自處?王春元認為,首先要記得的就是“保持夢想”。

“不得不承認,目前我們的社會處在一個歷史轉型期。並不是因為經濟危機來了才是這樣,而是社會的發展使得目前正處在一個人才的失衡狀態。”王春元說。

“處在一個時代轉型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比如渴望財富、渴望物質生活。而這些只是一個比較低層次的庸俗判斷。一個人價值的最大體現,在於他在社會普世價值下的尊重與認同。”王春元重新強調了關於大學生應具備的價值觀,“物質的滿足可能是很多滿足中的一種,而現在有種傾向將其變成唯一滿足了,這顯然是不對的。”

而夢想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珍貴。王春元認為,“在任何時候,人都不能喪失夢想。在這一點上,教育工作者應該擔起重任,讓未來的一代樹立夢想。如果過於務實,社會是沒有前途的。”

有時候專業並非人生指南針

王春元表示,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融入社會,而不只是在“象牙塔”里“獨善其身”。

“社會應該告訴還在上學的人,學生在學校不僅僅是學技能,而是要在一個社會的、積極的、理想的、樂觀的價值體系下,完善人格,完善對人生的認識,明白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在學校里所學的專業,只是大學生切入社會的工具,絕不是人生的指南針。”王春元形象的比喻,專業只是大學生手中的工具,而工具只是為人生鬆土用的,不能僅僅靠工具來規劃人生。大學生在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是輸血,但是血液是需要有氧氣的,這就要靠社會輸了。

王春元笑著說,“做到了這些,大學生就不用擔心就業問題了,除非是自己不想要。”

對於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王春元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跨出校門步入社會,有理想是必然的,但是要記住腳踏實地。正如曾國藩的一句話:只去耕耘,莫問收穫。”

人物簡介

王春元 安徽桐城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現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電視台《財智人物》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