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善:六十七歲開始造汽車

在一群西裝革履的人中,尹明善看上去很普通,身材高瘦,穿件合身的藍布上衣,黑眉眼鏡遮不住炯炯有神的目光,思路敏捷,言談話語時而平緩、時而激烈,準確的節奏感體現出他對周圍一切有著很強的把握能力。

永遠只有“18歲”

出生於1938年的尹明善,如今早過了常人退休的年紀。然而,18歲卻成為尹明善人生的常態。他說,41歲進入社會,感覺自己只有18歲;54歲毅然下海,感覺還是18歲;現在67歲開始造車,依然還是18歲。

談及由機車延伸到汽車,尹明善的話便滔滔不絕,身為中國“摩幫”老大的他,堅持認為機車是個小行業。尹明善將汽車和機車行業的兩個“世界龍頭”作了對比:本田造機車年產值是40億美元,通用造汽車年產值是1000億美元,兩者相差25倍。“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即使在牙籤行業做到世界第一,其經濟規模也很小。因此汽車很有幹頭。”尹明善強調。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在與國際汽車巨頭的較量中一直處於弱勢,而打造令人尊敬的汽車品牌,是力帆由來已久的夢想。花甲之年的尹明善進軍汽車行業,正是帶領力帆向夢想跨出了第一步。

中國造車2萬輛規模就賺錢

一年半前,向汽車行業大舉進軍的民營企業奧克斯,近日黯然退出了這一炙手可熱的行業,此前涉足汽車業的波導也低調退出。然而尹明善在民企造車轉入低潮的關頭,毅然率力帆果敢殺入,既令人欽佩其勇氣,又令人擔心其前途。

對此,尹明善顯得很是從容。他表示,其它企業退出汽車行業,有其自身的發展策略考慮。力帆的企業性格、產業資源決定了進入汽車行業會有良好發展空間。

首先是實現“百年力帆”的戰略目標的需求。力帆樹立了“百年力帆”的戰略持續發展願景。進入汽車行業,將為力帆開拓全新的戰略市場,建立更加牢固的發展基點,更加廣闊的戰略縱深空間;其次是因為市場有機會,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轎車市場未來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雖然有不少專家提出搞汽車的盈虧平衡點是年產30萬輛,但就中國現階段而言,不少企業達到2萬輛的生產規模就能過得挺滋潤。當然,隨著競爭的激烈,這個平衡點會不斷提高。

“現在市場上的汽車如果說是50塊錢1斤的話,將來很可能就是20塊錢1斤。”尹明善這樣比喻著,他預言,中國生產的自主品牌轎車最終會像機車那樣實現產量和出口雙料世界第一,在時間上中低檔車只需用5到8年,高檔車也許要用30年。“世界經濟發展史的運行規律證明,一定會是者後來居上。”

力帆轎車的“第三條路”

尹明善伸出三個手指,稱力帆造車之路為第三條造車之路。他說,合資造轎車是第一條路,其成就有目共睹。但合資造車沒有給國家和民族留下什麼技術、品牌積累。這條路已走了20多年,但中國汽車的對外技術依存度仍高達80%以上。合資企業要改一個螺絲,甚至也得報外方批准。品牌方面,本來應該是雙品牌,且中方在前,如“上汽·大眾”、“一汽·豐田”、“長安·福特”,可每個公司都通過第二品牌的方式,採用了純外國品牌,如“桑塔納”、“捷達”、“奧迪”、“帕薩特”、“別克”、“嘉年華”、“蒙迪歐”等。合資之路給國外品牌積累了知名度,淡化了“上汽”、“一汽”、“長安”。此外,合資之路還給外資創造了高額利潤。外資“用30%的資本,占了50%的股本,獲得了70%的利潤”。

當然,以合資為主導的第一條道路也有成績,比如它解決了眾多人口的就業問題,為國家創造了巨額稅金,增加了中國的GDP,也使中國有了百分之十幾的造車技術。

以吉利為代表的第二條造車之路,是以自主智慧財產權打造民族品牌,一切從零開始,初期絕大多數甚至全部國產化。這條路無疑將為國家和民族積累技術、積累品牌,其方向正確,但過程曲折。

“這第三條造車之路,便是力帆之路。”在尹明善看來,這條道路的核心是堅持自主智慧財產權、民族品牌,但實行開門造車,盡一切可能採用世界先進的硬體和軟體技術,採用世界先進的零部件,聚積全世界造車人才。

比如,力帆轎車在設計製造過程中,就有上海同濟大學、重慶大學、重慶汽車學院、長春第九設計院、英國D&P公司、美國MSC公司、海歸人士的DSI公司、日資上海曉奧享榮公司等參與。力帆520轎車採用了與寶馬MINI車相同的發動機,西門子、德爾頓等的電噴系統。人才方面,聚集了原克萊斯勒、東風、雲雀、哈飛、江南奧拓等專家,以及力帆集團的技術人員。也就是說,力帆轎車從中級階段開始,造中等級的家用轎車,然後向高、低兩方延伸。技術、零部件、人才都放眼全球。

力帆轎車的技術、設備、零部件都是購買的,智慧財產權全部屬於自己,僅力帆520就申請了160多項專利,目前已授權的就有70多項,品牌為“力帆LIFAN”。將來,力帆可能上市,可能吸收外資,但一定要堅持民族資本控股,一定要永遠使用“力帆LIFAN”的品牌。

顯然,第三條路不同於“合資”之路,也不同於“從零開始”之路。起點在高、低之間,技術在全開放和全封閉之間。開門造車,為我所控,為我所用。力帆之路和第二條路的吉利、奇瑞等是同盟軍,都是著力打造自主智慧財產權、民族品牌,既著眼於國內市場又瞄準國外市場。然而這第二、第三條路都是漫長、曲折的,為此尹明善呼籲:民族品牌需要民族市場孵化,中國技術需要中國社會扶持。

通過資本運作克隆本田模式

“去年實施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是開明的”,尹明善對汽車新政大加讚賞,認為這給民企造車打開了一扇門。

“我剛剛去了趟海南,去向海航取經。海航通過資本運作,12年就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其經驗值得借鑑。”尹明善說,國務院最新頒布的《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允許非公有制企業可以發行7年債券是重大利好,這將有助於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目前力帆正與相關機構接觸,醞釀融資事宜,並且已經有2、3家大型民營企業表示願意出資購買力帆20%至30%的股份。

在尹明善眼裡,日本本田公司是值得力帆在發展道路上學習的成功案例,因為本田也是從通過在機車行業的積累轉而開始向汽車業延伸的,到目前為止,本田成績輝煌——創造了200多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雖然本田機車仍是世界第一,但實際上機車業務只占本田銷售收入的9%,僅20多億美元。“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啟示:如果力帆也向汽車延伸,今天機車我們做能做到50個億,那么如果能夠把本田模式克隆過來,我們就能實現500億。”尹明善說。

尹明善,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會長、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1992年開始以20萬元資金創辦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進入機車及機車發動機行業。目前,力帆轎車在重慶北部新區征地700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分三期投入,第一期已投資9億人民幣,建成了衝壓、焊接、塗裝、總裝、發動機5條生產線,達到8萬輛產能。(史天舒)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