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張果喜:“富得早”還要“永不倒”

一個僅有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卻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小行星命名榮譽的企業家;一個靠1400元下海的人,卻多次躋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一個憑藉“雕蟲小技”的木匠,卻完成了從雕刻藝術到雕刻人生的轉變。張果喜,江西果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思緒在敬意和疑惑之間來回遊走:他是如何做到的?

1973年,還是一個小木匠的他靠一隻樟木箱和變賣祖房的1400元錢開始了第一次創業。1993年,他與星星有個“約會”: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3028的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成為中國企業家中摘“星”第一人。2002年,他的資產總額達到1.5億美元,在當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名列42,其實他已經接連四年“登入”此榜了。如今,他建立起了“稻田上的帝國”,他的木雕產品在日本市場牢牢占據主導地位,投資領域也向旅遊、電機、漁業等領域擴展。

張果喜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果子熟了,大家都喜歡!”確實,在餘江縣提到張果喜,無人不曉。1952年出生的他,說話痛快、不乏幽默,走起路來一陣風。看到他,記者腦子裡就“反射”出樊噲的模樣:粗豪中透著精細,勇猛而不失果敢。

張氏妙語

每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有不同尋常的創業歷程。作為中國最早敢吃“螃蟹”的創業者,張果喜的創業歷程長達30多年。期間經歷了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坎坷歷程,他的創業經歷,可以說是“精裝版”的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歷程。

在江西餘江,至今還“流傳”著很多“張氏妙語”。

“要吃飯的跟我來!”1973年9月,眼見鄧埠鎮農具修造所搖搖欲墜、瀕臨倒閉,年僅20歲、身為車間主任的張果喜以這樣簡單質樸而富有銳氣的話語,鼓動了21個同事。他跑回鄉下把祖屋賣掉,用所得的1400元開辦了餘江工藝雕刻廠。

“賺錢要滴水不漏,花錢要慷慨大方。”如果把它理解為是富了的張果喜“擺譜”,那就錯了。在張果喜賺到第一個100萬元時,他拿出了其中的22萬元,為當地中學擴建校舍。自此,事業日益做大的張果喜,在社會公益事業上陸續投入了2000多萬元。

“要清楚自己能吃幾碗飯!”這是張果喜經常感慨的話。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的張果喜經常告誡自己:富不驕,窮不餒。不忘本色的張果喜,既能和世界富豪觥籌交錯,也能捲起袖子坐下來,和一乾“窮朋友”喝自己配製的果喜秘酒。因為豪爽好交,張果喜的朋友很多,遍及各個層次、各行各業。

“做企業要講政治!”張果喜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有著深厚的情感。他經常說:我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受益者。在果喜集團,每星期的二、四、六晚上,是企業黨員思想學習的“法定”時間。果喜集團沒有公共關係部,執行該職能的是黨辦。在一個私營企業,這並不多見。

鄉土情結很重的張果喜,一直將自己的總部設在偏僻的餘江。面對不理解的人,他反問:現在別人都爭先恐後地往江西跑,我一個土生土長的企業,幹嗎要離開?

張果喜用通俗的話,講通俗的道理,做出很多人想得到卻很難做到的事情。

1984年以來,張果喜獲得全省及國家級榮譽200多項,並擔任了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副理事長。

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善於取捨的智慧,讓張果喜在商海中縱橫捭闔。

由“湖”到“海”的轉變

從一隻雕花樟木箱開始,張果喜的“出口木雕漆器”逐漸做大做強,直至建立起了他的“木雕王國”,現在,日本的漆器佛龕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張果喜的產品。



先富起來的張果喜從沒有收手做個“富家翁”的想法。他說:“來世間一趟,就要看看自己究竟能幹多大的事。”

如果說第一次創業是為了找飯吃,求生存,那么,張果喜從199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創業”

,意義早已不同於此。張果喜說,之所以提出二次創業,是為了改革舊的體制與生產模式,促使企業向現代化管理和生產的科學化發展,躋身高新技術產業。他先後投資5億多元進入化工發泡材料行業、酒店旅遊、汽車小飾件等行業。

在海南尚未讓人看好之前,1988年,張果喜就跑到海南“圈地”,1994年決定興建酒店。19 96年,由於國家經濟調控,海南熱突然降溫。張果喜沒有猶豫,將進行了一半的工程施工停下來。靜觀兩年多,直到認為時機成熟了,張果喜才再次“上馬”。現在的三亞果喜酒店,日進斗金,成為張果喜事業大廈的重要一部分。

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別人緊縮銀根,張果喜卻在佛龕生意不景氣的時候揮師疾進,加緊建設新的生產線,最終在經濟復甦時進一步搶占了市場。

招數怪異、出手敏捷—競爭對手們很難揣測出果喜集團的行動步驟。因此,張果喜總是搶在了別人的前頭。

實踐證明,二次創業讓果喜集團成功地超越了自我,到今天,二次創業正進入全面收穫期。

這時,張果喜已將目標盯在了從美國引進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科技項目—稀土永磁無刷無槽直流電機,這種產品廣泛運用於鐵路、汽車、家電等數十個行業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世界此類產品的年銷售額在數萬億美金以上,而果喜集團的產品已經源源不斷地打入國際市場,目前這一產業已成了果喜集團發展的重點項目。

張果喜對記者總結了他兩次創業的關係:“因為第一次創業產業局限相對窄,好比是‘湖’,湖雖大,仍然有邊;隨著產業的多元化,第二次創業可以說是‘江’,開始走得更遠做得更大;而現在,二次創業正全面進入成熟期與收穫期,果喜集團產業化也漸入佳境,這時又好比是‘海’,我希望把事業做得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富得早”還要“永不倒”

細心的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和張果喜同時代的一批“著名企業家”,很多早已被歷史的滾滾潮流所淹沒。據有關部門權威調查,我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年零7個月。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張果喜的看法與眾不同。他認為,民營企業要做得強一點,壽命長一點,一是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政府要加強引導。“做生意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提倡‘先做後學’,在實踐中摸索。這些年來做企業,我總結了一個規律,要在市場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家應具備五個力:情報力、想像力、判斷力、決策力、實施力。情報力就是信息,要從四面八方調查、獲取信息,包括與朋友聊天、出國考察、參加商務活動等。聽到以後,想像分析這訊息是否真實,如果是真的,就要判斷這項目能不能搞,可行性有多大?然後就要進行決策,這時候基本上八九不離十,最後就是實施,人力物力財力全部上。”

目前,整個果喜集團有3000多名員工,其中有不少是張果喜的親戚。果喜集團算不算一個家族式企業呢?對此,張果喜認為,“在果喜集團的中、高級管理層中有四、五個人確實是我的親屬,但這完全是按現代式管理機制來操作的,果喜集團不是家族式企業。即便是家族企業,也不能用家族式的管理方法來管理,這樣會制約企業的發展。我們的企業是根據不同的行業需要,本著任人惟賢而不是任人惟親的原則來選聘人才的。”

從創業之初到現在,張果喜有“常勝將軍”的美譽,但其實在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張果喜也有過失敗。引進發泡材料生產線的初期,張果喜把生產線放在了老家餘江縣,1995年項目實施的第一年就虧了400多萬。第二年他馬上調整產業區域,分別放到福建、上海和深圳等工業密集和發達地區。一年後就產生了1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這次經驗教訓讓張果喜意識到生產項目的成敗與區域條件有密切關聯,有了好的項目,還必須放在好的地區發展。

張果喜坦言,“我們的企業在中國,就應該了解中國的國情,應該掌握我們國家每階段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好企業的方向,所以我常講,企業家可以不從政,但不能不關心政治。還有一個根本因素,作為知名企業老總的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特別關注,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要與員工和老百姓保持親一點再親一點的融洽關係。此外,我在充分考慮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要考慮為地方與百姓做點實實在在的好事。”

張果喜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打了個比方,錢就像是一池塘的水,滿滿的不外流會發臭,路人經過這個池塘會繞道走,這就是人的品質問題,有錢人如果太摳了,讓人惹不起躲得起。反而,大口進小口出,池塘的水就會保持乾淨、清澈,這樣才有人到水塘邊來走走。他說,做人不合格,做生意也不可能成功。(董顯苹、徐婷婷、李冰)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