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輪椅上的創業英雄

  健康人創業是艱苦的,一個殘疾人創業更需要一種精神的超越,這就是樹立起人生理想,努力戰勝逆境中的困苦,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殘疾人都是弱者,只要有堅定的自信心,不斷發掘自己的潛力,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需要很多像吳寧這樣自強不息的創業者,一個成功者會影響很多處於弱勢的殘疾人,激勵他們去創造自己的未來。我希望,在殘疾人中間能夠湧現出更多像吳寧一樣的創業英雄。———張海迪

  抱著“生活中我能行”念頭,吳寧告別了因他而一貧如洗的父母,告別了精心呵護他的女朋友,他決定不再成為他們的負擔,他決定要像模像樣地活著。

  從賣菜、賣西瓜、賣雪糕、賣瓜子開始,從一天只能賺10元錢起,吳寧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那時,我還沒有輪椅。一大早,靠朋友把我和要賣的東西送到市場或電影院門口,晚上再推回來。”就這樣,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在瀋陽的大街小巷,吳寧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時,由於下肢癱瘓,他大小便失禁,“只能在夜裡吃一點點食品,不敢喝水”。

  碰到下雨的天氣,別人能避雨,而他卻走不了,只能坐在那裡讓大雨淋著。

  3月11日,在瀋陽南風集團寬敞的辦公室里,被同事和朋友稱為性情中人的吳寧,和記者聊起他19年前開始創業的一幕幕,交流的話語幾次都被無聲的淚水打斷。創業時他才24歲。

  每當這個時候,我能感受得到他在努力地平靜自己。他強忍要落下的眼淚,點上一支煙,用力地吸了幾口。

  第一桶金用了8年

  對創業者來說,“第一桶金”意味著成功和喜悅。對吳寧來說,“第一桶金”的意味還不止於此,他為此付出了8年的歲月,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和痛苦。

  賣菜一天賺20多元,賣瓜子一天賺10多元,買啤酒一天能賺100多元,過春節的時候批發啤酒一天就賺了幾千元。從一天賺10多元到一天賺100多元,吳寧經過了近兩年的時間。

  “最初走出家門以後,是住在一個朋友家,身體不是很好,情緒也比較低落,整天生活很痛苦。”好在他終於堅持下來了,並能自食其力了。

  從1986年開始,吳寧從每天20元左右的收入中“一分一角地積攢”,到1988年終於積攢了幾千元。他租了間10多平方米的臨街平房,雇了3個小伙子,做起了啤酒生意。

  “那10多平方米的臨街房,不僅是我做生意的門面,也是倉庫,也是廚房,也是我住的地方。”吳寧用兩年的時間贏得了一個新起點,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他還有了一輛破舊的三輪貨車。

  白天,吳寧和夥伴們開著三輪貨車去批發啤酒,給一些小餐館和小商店送;晚上,就回到這間小房子。那年冬天的一天,他雇的小伙子受不了四面來風的寒冷,把火炕燒得滾燙,褥子都被燒著了,躺在炕上的吳寧腿上的皮肉都被燒焦了……但第二天,吳寧依然坐在那輛咣當作響的運貨車上,在風雪中奔波。

  吃的苦實在難以盡述,好在生意越做越大,“啤酒都是成車的賣了”,一年他賺了幾十萬元。

  1989年,吳寧租了150多平方米的一個門面房,在批發啤酒的同時,開起了商店,並辦起了包裝運輸隊。生意終於有了點規模,“一年的總收入有上百萬元了”。

  用吳寧現在的話說,從1990年開始,他的公司進入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業務進一步拓寬,除了商貿公司、食品公司、運輸公司外,還辦起了計程車公司、建築公司。

  到1994年的時候,吳寧積累了約1000萬元左右的資金。這是他從事創業的“第一桶金”,為他進入房地產市場打下了基礎。

  至今沒有投資失敗的經歷

  出生在黑龍江偏僻山村的18歲女孩單丹,因患小兒麻痹,多年來一直坐在輪椅上。從小酷愛唱歌的單丹,在全國第二屆殘疾人歌手大賽中獲得過優秀獎。

  為了圓單丹的歌星夢,她的父母舉家來到瀋陽拜師練唱。然而,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既要謀生,又要帶單丹練唱,是何等的艱難。一個偶然的機會,單丹遇見了吳寧,她父母向吳寧講述了艱難的處境,吳寧很乾脆地說:“放心吧,你們的困難我來管。”

  之後,吳寧不但為單丹聯繫了瀋陽音樂學院的老師,給她交了學費,還給她買了一台進口的輪椅,並幫助單丹找了一個既能練唱又能掙錢的工作。去年春節期間播放的電視劇《馬大帥》的主題歌就是單丹作詞的。

  吳寧從小受父母影響而樂善好施,從1992年起,他先後向社會公益活動和殘疾人事業捐助了500多萬元;而像單丹這樣,萍水相逢就受吳寧資助的殘疾人則有很多。

  1992年進入公司的陳金豪,是吳寧招聘的第一個大學生,現為瀋陽南風集團工程部部長。他回想起剛進入公司時的情景,那時侯,公司里似乎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殘疾人,對這些人,吳寧有的是資助,有的是免費提供吃住,有的則留在公司工作。“為了給社會減少負擔,吳寧專門招收社會上失業的、下崗的人”。

  儘管吳寧“不希望每個員工掉隊”,但由於企業的成長,一些員工已經不適應公司發展的節奏了。對這些他幫助過的人,吳寧給他們一些投資,讓他們做個小買賣來維持生活,或給這些人安排合適的工作。

  吳寧認為,現在公司發展了,需要一些專業人才,促進公司的“二次創業”,儘管一般不安排殘疾人工作了,但“只要我力所能及就會去做”。

  自2000年以來,南風集團先後投資了10多個房地產項目,並堅持“蓋老百姓買得起的房子”的企業理念。由於質量好,價格低,南風集團的地產項目成為瀋陽市賣得最好的樓盤,“儘管每個項目都不大,我們公司在瀋陽也不是效益最好的地產公司,但我們賣房的速度最快”。

  去年,南風集團向國家上繳利稅6000萬元,還先後安置了1000多名下崗職工。

  從賣菜開始,到批發啤酒,到成立公司,再到現在將公司打造成為瀋陽的一個知名品牌,吳寧所歷經的角色轉變難度可想而知。而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個商人,他至今沒有投資項目失敗的經歷。

  “財富可能使一個人更加聰明,也可能使一個人變的更加愚蠢。”吳寧堅持,他所創造的財富要儘可能地服務於社會。“誠信,交友,讓利!”這不僅是南風集團的企業理念,也是吳寧從事創業19年來一直遵循的最樸素的商道。

  “做企業就是做人。”吳寧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

  一個殘疾人能這樣的生活本身就是奇蹟

  有好多朋友勸吳寧這個冬天出去走走,但這個冬天,他都沒穿棉襖,整天在辦公室。

  從小好強的吳寧,首次對記者流露:“當別人背起我的那一瞬間,是我最痛苦的時候,尤其在人多的時候!”他不願意被別人看到,他趴在別人的背上。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淚水忍不住落下來。他說,有一張照片讓他至今難忘,“那是在瀋陽開人大代表會議的時候,全體起立唱國歌,大家都站起來的時候,我坐在那裡,眼淚掉下來了,當時的情景被一個記者照下來了,並以‘莊嚴時刻’為名發表在當天的都市報。”

  吳寧透露,他之所以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是受張海迪精神的激勵;讓他特別高興的是,1991年的時候,在朋友的介紹下,他認識了張海迪。從此,在創業中一有困苦就和張海迪交流,而張海迪總是鼓勵他,“要有一種自強自立的精神,不要被任何困難嚇倒”。

  “你見到他的時候往往會被他開朗的笑聲吸引,可是,你卻不知道他的雙腿每天都是浮腫的,他的腎臟也不太好。我深知他長時間坐輪椅有多么疲憊。在這樣的病痛下,不要說創業,就是能夠戰勝自身的痛苦也不容易。”通過電話和Email,張海迪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談起吳寧的創業事跡,“認識吳寧的朋友都會為他艱苦創業的精神而感動。”張海迪說,吳寧是一個平凡的人,從開始創業,他走過了坎坷的每一天;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能夠憑著頑強的意志戰勝所有的困難,把一個小企業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企業集團,還熱心助殘解困,為社會分憂。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創業英雄。”張海迪說,每當看到吳寧捐助一些公益活動的新聞時,聽他平靜的講話,“我就會想起他不為人們知道的那些往事”。

  由於自強不息的創業和為社會分憂的精神,吳寧先後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遼寧省勞動模範”、“遼寧省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並在2002年1月被選為瀋陽市人大代表。

  最大的快樂就是工作

  “多么希望我母親能看到我現在的樣子!”吳寧的臥室旁邊,專門留了一間房子,裡面有他母親的畫像。1997年,吳寧的事業剛起步,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母親曾為他一夜白了頭,為給他治療而一貧如洗;而吳寧的父親,則已經成植物人5年了,但每到周末,吳寧都會來到父親面前坐一段時間。

  更讓人意外的是,吳寧自主動和第一個女朋友分手後,至今沒有建立家庭。“生活方面的問題對於我來講只有放棄。”他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沒有辦完,也無暇去考慮這方面的事兒。”

  在平常人看來,公司固定資產都上億元了,吳寧也該享受生活了。但對吳寧來說,就是經常有業務往來的城市,也不知道都有哪些風景。“我走過很多城市,但很多城市對我來說很陌生。一個人的一生總有一些無奈,生活給你痛苦你要承受,給你的幸福你也要承受,給你的不幸和傷感你都要承受”。

  有一雙鐵拐在吳寧住的房間依牆而放,當記者順便問起是否嘗試過重新站起來的可能時,他說,也有朋友說去美國做手術,再經過10來年恢復,可能會站起來,但是,“就是我能走路了,我這一生中失去的東西也都已經失去了”。

  更讓吳寧放心不下的是,“我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我總這么幹下去了,現在管理公司已經非常吃力了”。

  創業是為了獲得財富,創造人生的價值。假如說,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吳寧是為了自強自立,現在,他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和義務。“集團那么多人,那么多業務,如果經營出現錯誤,他們怎么辦?”

  吳寧希望利用3年的時間,請一些高素質的人進來,組成一個更有實力的公司,“作為董事長,我不會參與日常的公司管理,讓大家共同來打造這個企業”。(魏和平)

  (本文部分錄音由實習生樊鵬整理)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