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如何二次創業

  民營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是拉動經濟成長、解決就業問題的主力軍。當前,民營經濟總量約占到我國GDP的65%,並創造出2/3的就業崗位,許多地區的財政收入70%依賴於民營企業的貢獻。

  民營企業往往缺乏政策優勢,難以進入壟斷性行業,只能在競爭性市場中摸爬滾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起來。所以民營企業在客戶導向、需求誘致的技術、產品和市場創新上具有極強的天賦;同時由於民營企業往往創業於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企業股權也主要屬於民營企業家而不是國有資本或外資,所以,企業分配中無論是勞動性收入還是資本性收入都能做到藏富於民。可以說,無論從創新供應的角度,還是從拉動內需的角度,民營經濟繼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對於今日之中國,既有微觀層面的積極意義,也有巨觀層面的重要作用。

  然而也正是由於民營企業市場導向、從無到有、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特點,使得民營的製造和流通企業往往沒有戰略或戰略不清晰,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組織架構不夠健全,管理不夠規範,業務流程不盡合理,研發、設計、行銷等增值環節缺乏高素質、經驗豐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某種程度上說也缺乏吸引、培養、激勵這種人才的文化和環境。

  在中國的低端製造業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大浪潮中還可以依賴價格優勢粗放式快速增長的階段,這些問題沒有成為明顯的隱患,但在金融危機下國際市場需求縮減、國內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的倒逼之下,這些不足馬上就成為制約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短板,甚至在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殘酷的競爭條件下,如果不能儘快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曾經取得一定成功的民營企業不進則退,曾經的‘船小好掉頭’可能馬上就會連維持和生存都成為問題。

  危機危機,任何危機中都蘊含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只有在危機中銳意變革,進行業務模式、組織結構、企業文化、核心能力的重塑,才能在危機過後的下一波發展浪潮中占據優勢地位。這就是所有成功的中國民營企業當下都面臨的‘二次創業’的命題。

  那么二次創業從何入手呢?“首先是要改變僅從事單一的生產製造的業務模式,向研發、設計、品牌、行銷等價值鏈的上游環節延伸,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其次是對於基礎業務之本的生產、銷售環節進一步加強管理,實現業務流程化、管理規範化和考核精細化;再次通過做大‘企業總部’,完善組織結構和管理職能,雇用和培養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白領,引入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重塑新的企業文化,打造知識型組織。”知識型組織專家駱永華歸納了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三大任務。

  走向價值鏈上游

  作為製造業大國,長期以來我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製造出口、加工貿易的角色,這個角色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最低端,導演這一角色的就是我國實體經濟中的民營企業。舉例來說,珠江三角洲是我國、乃至全球的一個服裝生產基地,工廠以較低的薪資僱傭大量的工人在生產線上生產,而設計、品牌則來源於國外品牌,工廠生產的服裝被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各地、世界各地。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就曾經屢次大聲疾呼:我國的民營企業不能繼續只專注於製造環節,而脫節於產業鏈的其它環節——設計、倉儲、物流、批發等,長期滿足於加工製造環節非常微薄的利潤。以超市一隻售價9.9美元的芭比娃娃為例,其製造成本是1塊錢,中國製造企業從中只能盈利2毛錢,其餘的8.9美元,則由芭比娃娃和零售商分享。又比如,出廠成本為1歐元的毛衣,貼上歐美的品牌在歐洲商場可以買到50歐元甚至100歐元。

  由於價值增殖少,利潤空間低,所以企業進一步發展、擴大盈利的路徑選擇就很容易導向擴大規模,而這又導致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競爭加劇,最後毀的還是整箇中國製造的議價能力和市場空間。而毛利過低也導致當原材料成本上升、匯率波動等外部因素變化時,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很容易就扭盈為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