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感動

時光荏苒,歲月無痕,一晃,我們已經在這世間做了十幾年的過客。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我們總能拾起鐫刻在記憶中的一段段深深的印痕,總能湧起一絲久違的衝動,這便是——感動。

——題記

花兒因為感動雨露贈予她的恩澤而開得更濃更艷,小樹因為感動大風與自己長年相伴而長得更高更壯,人也因為許許多多的感動而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自由,更精彩,更有活力。

在生命的長河中,每時每刻都有感動存在。

感動如和煦的春風,會喚醒沉睡的心靈;感動如溫暖的陽光,會刺破灰暗的陰霾;感動如絲絲的甘露,會滋潤乾枯的心田……

我們需要這每一點一滴的感動,尤其是在今天。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周圍充滿浮躁的氣息,逐名逐利的心理磨平了我們的稜角,物慾的世界讓我們迷失了方向。我們的心好像麻木了,忽略了身邊的好多細節,也一次次的與感動擦肩而過。

生活需要感動,我想這是源於人們心中對溫暖和關愛的渴望吧。十年前“感動中國”的評選剛剛開始,或許誰也沒有想到它會帶給人們這么大的影響。十年間,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被挖掘,被發現,被傳播。我們看到這樣一群人:無論他們有什麼樣的身份、背景、經歷,也不管他們是社會名流,還是普通民眾,他們的善意舉動,都能夠讓我們心生感動,他們震撼我們的心靈。而今年的“感動中國”的網路投票數達3.2億,參與者近7000萬人,這些數字無不體現了人們對感動的渴望。在“202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林俊德、陳斌強……一個個平凡獨特的名字從主持人口中念出,一段段滿溢著人間溫情的短片被放映。他們,那些樸素而又高貴的身影,從後台徐徐步出,移近,再移近,越來越清晰,就如他們的感人事跡那樣,在人們的心中越烙越深。

生活需要感動,感動能帶給我們熱愛、寬容、堅毅和快樂等所有的陽光元素。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物可以讓我們感動。它們可以是一個人、一件事,它們也可以是一朵花、一棵草,甚至僅僅是一滴露珠。它們充滿了我們的生活,它們帶給我們的感動使我們感到了溫暖,感到了生機,使生活變得多彩。的確,充滿感動的生活是感性化的,是絢麗的。也許,我們並沒有發現,當我們用心去感受、體會這份感動時,我們將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感化,體味到生活的真諦,找到人生的樂趣。2024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胡忠說:“很多人都不願來到高原上,所以我們只好來了。”聽了這句話,你心酸嗎?你有愧疚嗎?劉偉說:“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從一個失去雙臂的人口中說出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可見他內心的力量該是多么強大!這些高尚的靈魂,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他們心中的愛使他們不懈地與世間的不公作鬥爭。他們肩負起極重大的責任。因為他們清楚,他們必須做得更精彩,才能儘量彌補那么多的不精彩。這能不讓我們感動嗎?

試想,若我們失去了感動,我們的生活會變得黑暗無比,取代感動的會是虛偽與猜忌,功利和傷害。試想,假如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滿是“塑化劑風波”、“地溝油問題”的“我怕”的世界裡,我們還會快樂嗎?

生活需要感動。生活在一個充滿感動的環境下,我們會善於發現美,而且在一次次感動一次次精神洗禮後,我們會不斷地提升自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使我們的社會中多了幾分真誠,少了幾分阿諛奉承;多了幾分互幫互助,少了幾分自私自利;多了幾分理解,少了幾分爭吵,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如果我們缺少感動,社會就沒有和諧可言。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高中生“撕”貓事件,四個高中生因“好奇”想聽一聽貓叫的悲慘而一人拽貓的一隻腿,活生生地將一隻貓“撕”成四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高中生內心缺少感動,同樣,當下許多人因缺少感動而違背職業道德,從而出現了“三鹿奶粉”、“染色饅頭”等事件。然而這樣的社會還會和諧嗎?只有當人們的生活中擁有感動時,處於這個高速發展時代的社會,才有可能不被金錢、名利填滿,才有可能擁有一方淨土!

感動,是追夢的艱辛過後的一份舒心的暢達,看看頒獎台上奧運健兒的熱淚吧。

感動,是人生的苦難過後的一份心靈的安慰,看看汶川災後重建的家園吧。

感動,是孤獨寂寞過後的一份知己的探問,看看葉聖陶和朱自清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清且淺”吧。

……

生活需要感動,它是人們內心的渴望,它可以使我們變得快樂,它甚至可以使整個社會變得和諧!生活若是一台機器,感動則是潤滑劑,使機器運轉得更完美。同樣,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完美”,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發現身邊的每一份感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