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

我們來南京的第一站就是參觀總統府。

在參加長江全景游的前幾天,我剛剛讀完一本書,叫《明朝那點事兒》,該書曾講述了朱棣二兒子高煦的故事

。高煦一直密謀奪取太子高熾的位置,後被成祖識破,革其爵位。而高煦所居住的王府恰恰就是這座總統府的

前身,當時叫漢王府。到了清代它又成為兩江總督署;到了太平天國時,這裡是天朝宮殿。19XX年元旦,孫中

山在這裡就任臨時大總統,到了國民黨統治時期,改為總統府。這就是它的大致檔案。

我在門前拍照留念,然後細細觀看這座大門。大門在照片上經常可以看到,其風格屬於西洋古典形式,當

然,以現在的眼光看,它既不高大也不雄偉。進入大門,又看到兩側數十米長的朝房,導遊介紹那是衛士的駐

地。由此再往前走就是二門了。這二門的風格有了明顯的變化,它是中國古代衙門式的大堂了:幾十根粗大的

紅柱立於其間,氣宇軒昂。進入大堂後又是一條很長的走廊,走廊兩側有禮堂、外賓接待室、總統休息廳及參

事處、文官處等中西合璧的建築,最後面是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號命名的5層現代西式建築―――“子超樓”

。蔣介石和李宗仁都曾在子超樓的二樓辦過公。它在民國年代就安有電梯,已是相當高級。整個府邸建築均有

走廊相通,雖是多年擴建,卻也天衣無縫。

我重點參觀了子超樓和太平湖。子超樓不過就是一座辦公大樓,有沙發、書櫃、辦公用品等,顯得很呆板,我

不是很感興趣。我最喜歡它的園林和湖泊。尤其是湖中有一石舫,有點像頤和園的石舫,只是沒有那么大。每

當微風輕拂,波隨風動。舫若徐行,讓人感覺甚是愜意。

總統府里,太平天國的遺蹟也不少,建有洪秀全紀念館,內陳列洪秀全坐姿石膏像、天朝宮殿模型及太平軍用

過的大炮、兵器等。據說天王府比現在還要大很多,豪華很多,很不幸都毀於戰火。西花園的西側有幢西式平

房,為淡黃色建築。它原是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19XX年元旦,孫中山在這裡就任臨時大總統。現正

中一間有孫中山先生石膏坐像,兩邊牆上是臨時政府大事記。而且,還一一再現了諸如會客室、辦公室、休息

室等的原貌。供遊人參觀。

在這裡,我們逗留的時間很長,它給人們留下的思考時間也很多。在這裡參觀,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一會兒看到的是莊嚴肅穆和莊重,一會兒看到的卻是美輪美奐和怡然,這一切看上去似乎很矛盾,不過,我想

這大概就是達官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吧。

我們第二個遊覽地是秦淮河。它是南京市內的第一大河,該河由東向西橫貫市區後注入長江。秦淮河古稱淮水

,是南京地區主要河道,歷史上極有名氣。相傳秦始皇為了破其王氣,對其進行了改造,誤導後人以為河是秦

時所開,故稱其為“秦淮”。對秦淮河的了解,我大多來自書本。我先讀過朱自清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稍後又讀過俞平伯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還讀過劉禹錫所寫的《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以說,這幾篇文章讓我對秦淮河開始懷有一種憧

憬和嚮往。可惜的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均是在夜幕下,對白天的秦淮河他們卻幾乎沒有任何涉及,所以,

我的開篇講的是白晝中的秦淮河。

我們到秦淮河時雖是白晝,天卻有點陰。但陰雲下的秦淮河還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憑欄遠眺,我發現這條河並

不寬,也就幾十米寬的樣子。在狹窄的河面上,又停泊著一溜的畫舫,使河面顯得更窄。在河的兩岸是鱗次櫛

比的建築物,我看到掩映在綠樹中的黑瓦白牆很像一幅中國畫,感覺很有意境。在一高大的建築物中間,書寫

了“秦淮世家”幾個大字,似乎在告訴人們這裡就是秦淮河。觀看一會兒,忽然發現秦淮河的河水很靜,靜得

有些寂寞。恍惚想起某篇文章中的一段話:古老的河水碧陰陰的,雖有六朝金粉,卻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

粉所凝么?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偶然閃爍著光芒,是夢的眼睛。無風無浪無波,我在懷疑:這是秦淮河嗎

坦白地說,秦淮河真的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的那種生機和活力,這很有些讓我失望。思慮再三,我恍然大悟:這

秦淮河應該是一位女性,而且還是一位歌女,而歌女的生機和活力一定是在晚上迸發的,所以,兩位散文大家

都不寫她的白天,白天的秦淮河其實是在睡眠中。

稍後,我又去了烏衣巷。它坐落在南京市的東南,即文德橋的南岸。傳說三國東吳時,這裡是禁軍的駐地。由

於當時的禁軍都身著黑色軍服,所以他們就把它稱之為烏衣巷。到了東晉時,王導和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

烏衣巷,這時已屬於高幹住宅區了。到了唐代,烏衣巷竟然淪為廢墟,因為當時的政治中心已向黃河流域遷移

。我們到這裡時,看到這裡已是商業街,也是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我在此買了兩隻鴨子,作為回去送人的

禮品。從這裡出來之後,我又一個人去游夫子廟。

我到南京夫子廟時,這裡正在舉辦孔子誕生2559年的慶典活動。

書上記載:南京夫子廟建於1034年,是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1869年重建,解放後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是秦淮河畔的標誌性建築,似乎與秦淮河齊名。

從烏衣巷拐過來,立刻就能看到夫子廟。門前有一對古獅雄踞,主門左右另闢角門。以我的看法,來南京是一

定要看夫子廟的,於是,我懷著景仰的心情參觀了這座廟宇。據說,在平時,普通客人只能從角門進去,我也

不例外。進門首先就看到大成殿,這座巍峨輝煌的大成殿是夫子廟的核心景區,它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主廟宇

。因孔子對中國古代文化作出了集大成的貢獻而借用了“大成”兩個字。

廟宇的布局為前廟後學宮。院子的中間有一條筆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坍墀,坍墀正中矗立一尊青銅

孔子塑像,高4米多,重2.5噸,據說是全國最大的孔子青銅雕像。甬通兩旁還有八位賢人的漢白玉塑像,他們

分班侍立,都是孔子的弟子。拾級而上,就進入大殿,在四周的牆壁上共展出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巨幅彩

石鑲嵌壁畫,色彩繽紛,用料精貴,看上去栩栩如生,光彩照人。轉了一圈後,我從大成殿後門出來,又進入

學宮參觀區。暈頭轉向中,我竟然誤跑到夫子廟的外面了,這讓我很懊惱。考慮到我還沒有參觀完,就重新繞

回正門打算重新進去,遭遇門衛阻攔。我抱怨說:“我還沒看完呢,就暈頭轉向地出去了,花了28元錢只參觀

一半是不是太冤了?”她們讓我出示用過的票以後,我又重新回到廟裡。

全部看了一遍後,正打算拍照留念卻找不到人幫忙。說實話,夫子廟很冷清,恰逢孔子誕生紀念日竟然遊人很

少,想來這裡的人氣並不是很旺。恰在此時,巧遇了兩位日本女士,我只好請她們幫忙拍照。閒聊幾句後,她

們誇我的日語講的很好云云。我告訴她們我在日本生活過,不過現在已經忘得差不多了。說話間已幫她們拍了

兩張合影。兩位女士很客氣,頻頻鞠躬道謝,稍後互道再見。想到多年前學的日語還能派上用場,心裡還是挺

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