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聯考經典作文素材彙編(3)

樹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蘋果樹,一個小男孩每天都喜歡到這兒玩。他爬到蘋果樹上吃蘋果,躲在樹陰上打個盹兒……他愛那棵樹,那棵樹也愛跟他玩。

時光流逝,小男孩漸漸長大,不再來樹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樹旁,一臉的憂傷。樹說:“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說:“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樹了。我想要玩具,我想要有錢來買玩具。”樹說:“抱歉,我沒有錢……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蘋果拿去賣,這樣你就有錢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蘋果摘了個精光,開心地離去了。男孩很久沒回來。樹很難過。

一天,男孩回來了,樹喜出望外。樹說:“和我一起玩吧!”“我沒有時間玩。我要做工養家,我們要蓋房子來住。你能幫我嗎?”“抱歉,我沒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來蓋房子。”男孩把樹枝砍了個精光,開心地離去了。

樹心滿意足地看著男孩的背影。然而,從那以後,男孩再也沒有露面。樹又陷入寂寞和難過。

一個夏天,男孩回來了,樹雀躍萬分。樹說:“和我一起玩吧!”男孩說:“我很傷心,我想去划船,讓自己悠閒一下。你能給我一條船嗎“用我的樹幹造一條船吧。你可以開開心心地想劃多遠就多遠。”男孩鋸下樹幹,造了一條船。他划船而去,很久很久沒有再露面。”

終於,多年以後,男孩又回來了。樹說:“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現在什麼也沒法給你了,沒有蘋果給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沒有牙去咬。”“沒有樹枝給你爬……”“我太老再也爬不了。”“我實在什麼都給不了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好吧,老樹根是歇腳的最好的地方了。”“來吧,坐在我身上歇歇腳。”男孩坐了下來,樹開心得熱淚盈眶……。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樹就是我們的父母。

當我們年少時,我們喜歡跟爸爸和媽媽玩;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就離開他們;只有當我們有求於他們或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才回家。無論如何,父母總是一如既往,想方設法讓你開心。

你可能覺得男孩對樹太無情,然而想想我們又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

走出枯井

一頭驢子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裡。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來去,驢子的主人召集了數位親鄰出謀獻策,確實想不出好的辦法搭救驢子,反正驢子已經老了,“人道毀滅”也不為過,況且這口枯井遲早也要填上去的。

於是,人們拿起鏟子,開始填井。當第一鏟泥土落到枯井時,驢子叫得更恐怖了,它顯然明白了主人的意圖。

又一鏟泥土落到枯井中,驢子出人意料地安靜了,人們發現,此後每一鏟泥土打在它背上的時候,驢子都在做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它努力抖摟背上的泥土,踩在腳下,把自己墊高一點。就這樣,驢子慢慢地升到井口,在旁人驚奇的目光中,蕭蕭灑灑,溜溜達達地走出枯井。

無論絕望與死亡如何驚天動地,走出枯井原來就這么簡單。

假如你現在就身處枯井中,求救的哀鳴也許換來的只是埋葬你的泥土。如果抖摟泥土,走出枯井,是一種求生的本能的話,那么,蕭蕭灑灑,溜溜達達便是走出枯井的境界,是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值得探討和推頌的理念。

“認命”是一種境界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許多事變幻莫測,和自己的想法大相逕庭。中國有句俗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個“天”顯然包含客觀環境的因素,甚至“運氣”,是主觀意志改變不了的。人們都希望好運降臨,幸福到來,這無可非議,問題在於命運有時好像與人開玩笑,硬是不讓你“如願以償”,甚至還給你製造些麻煩。譬如,參加公務員考試,好多人都被錄取了,你卻僅以一分之差被淘汰了;相戀多年的女友,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卻投入別人的懷抱;人家偶而買一次彩票,便中了大獎,自己投入了幾千甚至成萬元,卻一無所獲;在商海的大潮中別人經營有方,如魚得水,鈔票像潮水般滾滾而來,而自己儘管也做了很大努力,卻連連失利,甚至連老本也搭進去了……面對這些,該怎么辦?還是學會承受,“認命”為好,只要自己努力了,奮鬥了,就應當聊以自慰,不必把成敗得失看得過於嚴重。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不順心的,不滿意的事時有發生。如果人們在不幸面前樂知天命,那就不會被不幸擊倒,而且能一如即往地保持精神和身體的正常運做。所以說“認命”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自我解脫,是人們健康生存和事業發展所必備的素質。

誠然,我們所謂“認命”並不是說對命運之神逆來順受,任其擺布,而是說在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面前,應及時調整心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保持一份超然,理智和從容,從長計議,另謀生路……

給自己一個機會

公司的人事主管只有國中學歷,他靠多年的工作經驗贏得了公司上層的欣賞並委以重任。有一年,公司到南方某學院招聘三名機械專業的人才,整整一天過去了,公司所設的招聘席前冷冷清清,只有7位大學生投了自己的簡歷。第二天,人事主管按照公司的要求,從中挑選了4位大學生進行面試。

面試到第二位時,人事主管問該生英語水平如何,那個大學生自信地說他已通過英語六級考試,並用英語流利地介紹了自己簡歷上的內容。人事主管聽不懂,他如實說:“我的英語水平低,聽不懂你所講的。”那個大學生立刻站起來說:“你既然不懂英文,那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招聘?”這一頓搶白讓在場的公司副總經理變了臉色,他剛要發作,卻見人事主管笑著說:“這位同學,我的英語水平低,並不說明我們公司沒有資格,按照你的條件,我們歡迎你到我們公司來!”大學生說了句:“那我考慮考慮。”便徑直走了。

面試到第三位和第四位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招聘成了大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讓人事主管回答。很顯然,他們和剛才那位大學生有了某種默契。人事主管對這兩位大學生說,歡迎他倆加盟公司。但他們沒有表態。人事主管回單位的前一天,把公司的電話號碼留給了他們。

一個星期過去了,只有第一位面試的大學生到公司來報到了。因為公司人才少,他很快成為技術尖子,相繼擔任了技術處副處長、處長和副總經理等職。企業改制後,他成了公司的董事長。不久,當年搶白人事主管的那位大學生投奔他來了。湊巧的是,他被分在以前的人事主管、現任分公司經理的部門裡。他為7年前的輕狂向現在的經理道歉。經理對之一笑,坦誠地對他說:“我在7年前就很欣賞你,現在也是,但如果你7年前來本公司,你早就是公司的棟樑之材了,現在肯定比我的職位要高。”

有時候,並不是別人放棄你,而是你自己放棄自己。許多機會都在你的手中,你只要謙遜些,少些書生傲氣,成功就會撲面而來。

沒有一個孩子未被賦予天資

愛,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責任獲得愛。但教師如何愛孩子,愛每一個孩子呢?讀了《蘇霍姆林斯基》,讓我更深地了解了什麼是老師對學生的愛。

記得在《蘇霍姆林斯基》第五卷中有這樣一些事例:

巴甫利克在學習上是一個被稱作“思維遲鈍的孩子”,同班同學已經能夠把字母拼成音節並大聲朗誦出來,他卻連把一個字母與另一個字母區別開來還要費很大的力氣。對他必須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比在別的孩子身上多兩三倍。一道習題,甚至最簡單的一個從屬關係,他都要考慮半天。——按我們的叫法,巴甫利克是“後進生”。他升入五年級時,女教師甚至把這個孩子犯過的各種語法錯誤的一覽表和一張需要經常複習的算術規則的清單,交給五年級的老師。但在五年級,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增加了一些要動手的課,給巴甫利克帶來了樂趣,其中的植物課他最有興趣。教師發現:“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他不但能夠巧妙地給果樹嫁接,還提出不通過嫁接就直接培育樹苗的想法,並自己建造了一個溫室,培育出樹苗,總結出從樹的哪部分取下的枝條能活,哪部分取下的枝條不能活的經驗……這次實驗以後,巴甫利克學習上恐懼的心理消失了,他回答問題不用回憶書本上哪個地方寫什麼,而是一邊回答一邊思考,從他的見聞和體會觀察中總結出自己的結論。幾年過去後,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樹品種,後來考上了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