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聯考經典作文素材彙編(3)

你讀他時,千萬不要責備他。因為他需要的是你的這種權力帶給他的某種東西;你的權力消失,他也就不必再為你吟唱讚美詩了。與其埋怨,不如擦亮自己的眼睛。

有的人,在你面前說話像一條清亮的小河,語言甜美透徹;而人後卻是一股潛藏的暗流。

你讀他時,不要生氣。因為凡是帶著虛偽的假面具做人的人,人前人後活得也挺辛苦的。說不定哪天他也會被同類的虛偽所欺騙。體諒他的這種生存方式,讓他在往後的生活中獲得人性的自醒。

有的人,在你辛勤勞作的時候,袖手旁觀,不肯灑下一滴汗水;而當你收穫的時候,他卻毫不猶豫地向你索取。

你讀他時,千萬不要責備他。有人願意分享你的勞動成果,總還是好的,是在肯定你的勞動價值。和他分享,慢慢地,讓他學會自尊和自愛。

有的人,穿著華麗,顯出一種高貴;內心卻胸無點墨。

你讀他時,千萬不要鄙視他,因為他不知道,服飾的華麗,只是裁縫的傑作,而人的品格修養,並不是由這些東西所能顯現。

大度讀人,讀真實的同時也讀誠實背後的狡詐;讀美麗的同時也讀美麗背後的醜惡;讀世界的黑暗同時也讀會世界的真、善、美……

倒讀人生

都說人生是部書,是書就可以讀,當然包括倒讀。遺憾的是,真正倒讀的人生只能是別人的人生,至於自己的人生永遠不能真正倒讀,即使給你這樣的機會,你讀起來也是“八戒吃人參果”。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曾有過這樣的機會,要是他當時讀懂了“玉帶林中掛,金釵雪裡埋”,也就不可能有後來悲劇了。

自己的人生不能倒讀,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或一大魅力。也正因如此,善於倒讀別人的“人生”,並從別人的“書”中吸取經驗、借鑑教訓,是一個聰明人的明智之舉。畢竟,人生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倒讀別人的人生,可用目前的時髦話作比喻:“風險是零,投資最小,收益最大”。

前不久,為查找資料,翻開了某報的連載《風雨劉莊》。因報紙是順夾的,我也就懶惰地倒讀起來。從主人翁劉學詢的姨太太悽慘地死在直骨牌弄,無人無錢安葬讀起;再讀劉學詢死後劉莊如何慘澹經營地維持苦撐,終於不得不轉賣他人;再讀到劉學詢如何賺錢、如何揮金如土地建起了這座“江南名園”,轟動整個上流社會;再是他周鏇於孫中山、洋人、李鴻章等人之間,如何投機冒險,如何差點成為“革命家”;再是他中進士,如何熱心仕途。

倒讀劉學詢,使我悚然而驚,惕然而懼,有一個念頭長繞我心:假如劉學詢能倒讀自己的人生,假如劉學詢能在陰曹地府重讀自己的人生,哪些他會覺得可圈可點?哪些他會痛心疾首,悔不當初呢?當然,這只能一個妄想,能從中獲益的只能是我輩後人了。

順讀劉學詢,我的感覺上自己將是半個劉學詢,為他而笑而憂而嘆而憐;但倒讀,使我成了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清醒的批判者。倒讀,將最終結果清晰地橫亘在我面前,其他一切的人生細節也就成了生動的註解,其啟示力、其警示作用也就愈發明顯。順讀人生,像讀小說;倒讀人生,如讀論文。

當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讀別人的人生固然重要,虛擬著、想像著倒讀自己的人生,可能更加重要。在位當權時,不妨猜測一下自己“下野”後會是怎樣的處境,為以後自己過得好些,不妨修正一下目前的作為;委屈時,不妨想想雲開日出的未來,也不致於徹底泄氣而放棄努力;揮霍浪費時,不妨想一下以後可能“拜訪”你的窮困日子,與其以後畫餅充飢,不如現在省下幾塊餅來……每個人的兩頭都是平等的,“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每個人的一生,造化在設計時也考慮總體平衡的:富者養狼狗,裝電網,還怕賊翻窗;貧者放倒便睡,夜不閉戶,鼾聲如雷到天亮。貴者常戚戚,唯恐有人算計使絆子;賤者坦蕩蕩,偶能果腹便可遨遊終日。同是烏龜,曳尾於泥途者壽;祭祀於金盆者夭。人算固然要緊,更別忘了天算,舉頭三尺有神靈哪!百姓就是那神靈,人心就是那天意。

糊塗是福

做一個糊塗人,真是老天的恩賜,修來的福啊!難怪板橋同志講,難得糊塗呢!據我三十幾年的人生經驗看,世上最幸福的人就是糊塗人,生來糊塗,一生如此。當然,偶爾聰明一兩回,倒也無妨大耐。次之才是聰明人,也是生來聰明,一生如此,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只是聰明人好強爭勝,且有抱負,常被委以重任,勞心傷神,即使不走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條道,到頭來也是勞累一生,難免折壽。最慘的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之人,天天算計,智者千慮,卻難免終有一失,聰明不是大聰明,糊塗不是大糊塗,兩頭不占,也只好自找難看。

為什麼說糊塗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呢?原因起碼有三條:

因為糊塗,不明事理,很多事情看不明白,便少了很多煩惱。沒有煩惱便是幸福,此其一也。因為糊塗,有事不敢讓你去做,反而樂得清閒。事做不好,因為你糊塗,大家也不認為你有意,偶爾做好,給人一個意外的驚喜,此其二也。因為糊塗,還可以襯托出別人的聰明,常使別人在你面前信心十足,多獲褒獎。於是無人妒恨,少有暗箭,樂得逍遙,此其三也。

但是,做一個糊塗人可不容易,板橋同志早就斷言,聰明易,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聰明變糊塗,那是裝糊塗,裝糊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痛苦的事能不難嗎?看芸芸眾生,有幾個真正糊塗的?真糊塗是需要天分的,而裝糊塗則需要悟性和胸懷,那隻好做一個聰明人,也就無緣享受人生的真正幸福了。

永遠不晚

日語學習班新一期開學報名時,來了一位老者。

“給孩子報名?”登記小姐問。

“不,自己。”老人回答。

小姐愕然。

老人解釋:“兒子在日本找了個媳婦,他們每次回來,說話嘰里咕嚕,我聽著急。我想聽懂他們的話。”

“您今年高壽?”小姐問。

“68。”

“你想聽懂他們的話,最少要學兩年。可兩年後,你都70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問:“姑娘,你以為我如果不學,兩年後就是66嗎?”

事情往往如此:我們總要以為,開始得太晚,因此放棄。殊不知只要開始,就永遠不晚。明年我們將增加一歲,無論我們走著還是躺著;明年我們同時增加一歲,可有人收穫,有人依然空白——差別只是在於你是否開始。老人學與不學,兩年後都是70,差別是:一個能開心地和兒媳交談;一個依然像木偶一樣在旁邊呆立。

只要你打定主意做一件事,絕不會為時已晚。如果必須等待,那就等待好了。如果必須全力以赴,那就全力以赴好了。如果必須堅持不懈,那就堅持不懈好了。太老了嗎?不,只要我們一息尚存,就永遠不會太晚,永遠有時間整頓生活,永遠有更美好的明天。蘇格拉底臨終前,還跟他的弟弟若無其事地討論問題。聖伊格拿修雖然已上了年紀,但還跟他的弟子們坐在一起,因為他需要而且希望學習。

我們不可未經戰鬥就投降。今天我失敗了,今天我浪費了光陰,今天我變成別人瞧不起的人。但我決不氣餒。明天你瞧好了!可是,為什麼要等到明天?我現在就做給你看!

有時我們忘記一年需要四季才完成生命周期。在個人生命和大自然里,這個過程都是有規律的,不能催趕。順應這真理的人明白冬天是生命的一部分。

茶杯與茶壺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令我滿意的老師,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信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

年輕人說:“畫什麼呢?”

釋圓說:“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歡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茶壺?”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成了一個傾斜的水壺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這幅您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