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聯考作文題預測:習慣之後

不管願意不願意,我們已經習慣了很多很多,但習慣之後你又有什麼樣的經歷或感悟呢?請以“習慣之後”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一、審題立意

“習慣”和“習慣之後”既有聯繫又存在較大差別,二者都和“習慣”相關,而“習慣之後”更側重於“之後”的內容。“習慣之後”,寫作重點在於對“習慣”後的反思。譬如,可從以下角度思考:①“習慣之後”的關鍵在於有沒有重新審視、修正或完全改變這一習慣。②“習慣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或後果?(包括生活、心理、思維、人格等)

寫作時要更多地傾向現實生活,在對現實生活的敘寫、議論之中表達感悟或認知。可以寫與“習慣之後”相關的故事,也可以選擇合適的角度發表自己的見解。主題可褒、可貶,應作理性認識。可寫“習慣之後”的喜悅與舒暢,也可以寫“習慣之後”突顯出的思維的定勢、見識的平庸、審美的固化、自我的喪失、人格的淪喪、心理的扭曲等問題。

二、評分說明

1.基本原則

評分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重視寫作基本能力,全面衡量構思、語言、文體等方面。從考生寫作的實際出發,分等分類賦分,確保一定的區分度。

2.賦分等級說明

統一規定:①偏離話題,將“習慣之後”置換為“習慣”等,一律四類卷(含四類卷)以下賦分;②機械套用提示語的格式,先說“習慣”了什麼,再說“習慣之後”的反思,而且兩部分內容篇幅失當,一律四類卷(含四類卷)以下賦分;③文體不規範,一律四類卷(含四類卷)以下賦分;④生拉硬拽,沒有“習慣之後”的內容,且思想平庸、語言貧乏的文章,原則上都要在及格線以下賦分;⑤提倡以規範的文體寫作,若有特殊的寫作樣式酌情給分;⑥記敘文重點關注故事、情節、立意和語言等,議論文重點關注論點、論證和論據。

(1)一類卷:(70—63)

內容體現了習慣之後的影響或後果,立意深刻、獨到,具有一定個性。(正面和反面立意皆可)

(記敘文)從一個小且巧的角度切入,敘寫與“習慣之後”相關的故事,進而引發自己的體會或感悟,且構思精巧,語言富有意蘊;或者以獨到的故事情節(或話題)為開篇,簡潔而傳神地進行描寫,引發自己對“習慣之後”的體驗和感悟,且構思新穎,語言生動形象。(議論文)能緊扣“習慣之後”的內涵,作個性化的解讀,認識獨到、深刻,觀點與材料統一且分析透徹,論證有層次感,語言表達富有邏輯性;或者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切入,進行層層深入的分析論證,語言智慧、幽默、犀利。

(2)二類卷:(62—56)

立意準確,以“習慣之後”為主體來寫。

(記敘文)故事情節生動,有細節描寫,對社會和人生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感悟。(議論文)能扣住“習慣之後”,提出有意義的中心觀點,並能扣住中心論點展開論證,舉例恰當,論據分析能扣上論點,綜合運用論證方法,層次清晰,語言準確,概括能力強。

(3)三類卷:(55—49)

立意正確,能體現“習慣之後”的內容。

(記敘文)主體敘述的是“習慣之後”相關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節,結構較完整。但是構思無明顯新意,語言表達一般,且有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和感悟。(議論文)能從不同角度解讀“習慣之後”,形成幾個相關聯的觀點或其中某一個觀點,進行分析和論證,寫成常規式的議論文,但無明顯的突出之處。

(4)四類卷:(48—42)

基本切合題意,有“習慣之後”的認識或感悟,但有一定的游離。

(記敘文)缺乏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和感悟,語言平淡。(議論文)雖然觀點正確,但觀點與材料缺乏內在聯繫,只列舉而不作分析,且觀點屬於大話、套話,或者論據材料陳舊老套等。

(5)五類卷:(41—28)

(記敘文)所寫故事情節明顯“貼標籤”,而引發的體驗或感悟又與“習慣之後”若即若離,且語言表達有明顯毛病。(議論文)形式上是一篇關於“習慣之後”的議論文,但或者沒有自己的中心觀點,或者觀點閃爍不明,或者觀點和材料沒有嚴密的邏輯關係,或者缺少論證等。

(6)六類卷:(27—0)

(記敘文)故事情節明顯低幼化,亂造“習慣之後”的故事,語言表達粗俗,前言不搭後語,文章主題不明。(議論文)認識淺薄、思想平庸、語言貧乏、結構混亂、隨意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

分類例文,僅供參考:

習慣之後

習慣的力量是無窮而微妙的,它不像火車轉軌,“啪”讓你一下換到另外一條道上,倒是更像慢性藥,日積月累,藥力慢慢發散,習慣後,藥性已經滲入五臟六腑,人就好不自主跟著習慣走了。

中國文壇目前似乎陷入了這樣一個習慣後時代,大家都習慣跟著“旗幟”、“潮流”,都習慣了逃避現實,都習慣了不說實話。

於是市場上充斥著以“主流文化”作為護身符、擋箭牌,赫然占據著暢銷書架。不然就是寫些花鳥蟲魚,性靈散文,文化大散文,忽悠讀者去了另一個世界,忘記我們活在當下的責任與使命。習慣啊,把作家們的毛都摸順咯,本應個性張揚的稜角都被磨平咔!對於社會敏感話題,他們不敢碰觸,怕惹事上身;對國民的劣根,他們不敢批判,現在作家是“都有一個良心卻各自藏起”!

這習慣後的時代不正與魯迅筆下“坐穩了奴隸”的時代相契合嗎?作家成了習慣的奴隸,成了潮流的奴隸。然而,我們需要“逆流而動”的作家。他們是能“打破習慣”的人,是能“睜了眼看”的人!魯迅在《睜了眼看》中說:“中國作家對社會現實是沒有正視的勇氣的,甚至仰視、斜視都不能。”所以,要打破習慣,作家得先“睜開眼”。能“妙手著文章”的必先要有“鐵肩擔道義”。擁有廣闊的社會視角,敏銳的洞察力,心憂天下的胸襟才是成就大作的先決條件。像費孝通先生所著《江村經濟》是深入農村幾十年而寫成的,並不像現在某些作家將自己鎖在“空中樓閣”里,像待字閨中的小姐,只憑想像虛構文字,寫出了的仍是“不接地氣”、“習慣之內”。

打破習慣,中國文壇需要“闖將”。前段時間李承鵬的作品《李可樂抗拆記》掀起了不小的波濤。並不是專業作家的他敢於對強拆這一社會熱點問題“評頭品足”,還些小說加以諷刺宣洩,我覺得他可被視為闖將之一了。他“闖”過的是習慣鑄成的銅牆鐵壁,是潮流形成的一道封鎖線,是很多作家不敢碰的“禁區”。暫且不說這部作品從文學角度看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中國第一步拆遷主題小說”的名號是讓他為歷史所銘記、我也十分欣賞某雜文報刊將他的辦刊宗旨歸為“一本說真話講事實的雜誌”。它無疑是報刊中的一員闖將。可以為更多闖將抒發心聲,針砭時弊提供更廣闊的平台。

作家就是該顯現出自己的稜角,站起來,逆流而動,用“匕首”和“投槍”打破這“習慣之後”的時代,闖出新天地。

(評分建議:一類65分)

習慣之後

當規則已然無法突破,左衝右突也只能頭破血流乃至滅亡時。我便只能試著順應,久之便成“習慣”。

“習慣”之力,可是有著莫大的威能。

不信?且看習慣之後,眾生百態:方苞在《獄中雜記》里記述了一位“習慣”了坐牢的老兄,倘一日不在牢中便若有所失,以至於“皇恩大赦”後還想著法兒再犯點兒事回到牢里去。劉蓉在《習慣論》中記自己讀書時於軒中踱步,久過地面一凹陷處,習慣以後,如履平地。一日凹陷填平,再履之竟以為地面隆起,頗不適應。由是觀之,習慣以後,你們便被牽著、引著,因循著習慣的軌道。一旦偏離,也能將你拉回正途。

“吾國與吾民”似乎是最能體味習慣之妙處的,林語堂先生將中國人之國民性形容為“老猾俏皮”。這正是一種圓融的生活態度,是習慣之後的產物,因為國人的稜角早已被習慣之力的銼刀磨平。彼此密密匝匝挨在一起,卻絕無妨害對方的痛楚。於是習慣之後,囹圄便安逸如臥榻,坑洞也能平坦如康莊大道。國人久在習慣之中便不自覺,但被銼刀磨擦的痛楚卻還記憶猶新,於是一旦有些人想要掙破這習慣的束縛,眾人便驚惶了:“怎么?難道破了習慣,讓我們再去受另一套習慣的磨製么?於是因磨擦的痛苦記憶而生出恐懼,因恐懼而生出維護舊習氣的瘋狂決心,只求“習慣”的國人開始主動借用這把銼刀去磨擦,教訓少數人,甚至以習慣為樂、為榮,以掙脫習慣為恥、為害。習慣早已不是負擔、枷鎖,習慣是矛是盾,是殺人的工具。習慣殺人!三綱五常之類,國人不正是揮舞著這些過了一兩千年么?

一旦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悅納,習慣之後的人便真的只能憑著一股子“慣性”,死命地、飛快地向前行進,哪怕這條線路是通向無盡的深淵,也剎不住腳。由此而來的是整個社會體系的崩潰與運行的停滯。如何擺脫這樣的惡性循環?這一怪圈產生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國人的痛覺神經過於發達,因怕痛而堅決抵制一切觸動既有習慣之人、事。因此,要想避免為習慣所累,便只有鈍化以至切除我們的痛覺神經,這樣哪怕舊習慣的銼刀拚命阻止我們的掙脫,新習慣又讓我們鮮血淋漓,我們都毫無痛感,因無痛而生勇氣,因勇氣而產生打破習慣的動力。當然,此處的無痛絕非運用於外來者融入既有習慣的過程中,因為那樣只會生出沒有的球體,絕生不出衝決舊體制的勇者。

衝決舊有習慣在今天仍顯得很有必要,在一些民情洶湧事件的背後,我們依稀看到了“懷疑一切”的可怕慣性,而當民眾對這一非理性精神形成習慣之後,對於社會發展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習慣之後,絕不應相著去適應,去維護,以至用它“殺人”。而應時刻保持警惕,在習慣運行失控時破壁而出。

(評分建議:一類6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