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造就人才

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沒味的。你可以勝利,也可以失敗,但你不能屈服。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雖說優越的環境是許多人所嚮往的,但是在逆境下,亦能成人。 

在逆境中,我們能比常人更勤奮。被人尊稱為萬事之表的孔子,三歲喪父,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年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抄,自己想要保留別人的著作必須一個字一個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筒按順序保存好。《易經》便是孔子一字字細心地刻的。他經常翻閱,由於翻閱的次數太多,十分結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孔子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中成為名人的。逆境下的孔子把牛皮繩都翻斷了,因為他能比常人更勤奮,更懂如何去培養良好的品得修行,成為自古至今為人敬重的萬事之表”至聖"孔子。 

在逆境中,我們能頑強拼搏,不向命運低頭。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學,十七歲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境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拼搏中,在樂曲的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貝多芬在逆境下,能取得成功,因為他能學會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絕不向命運低頭,去創造奇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我們面臨逆鏡時,不要選擇退縮,那是弱者的做法。我們要選擇面對與前進。邁向你的第一步,你的下一步便是成功

在逆境中,我們能不斷追求和實現偉大的理想抱負。一代偉人毛澤東,小時候因無錢買書,竟然徒步走了二十多里路,到親戚家借書讀。白天出去放牛,晚上在昏黃的豆油燈下苦讀。就是這種追求知識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使他成為中國傑出的人民領袖。在逆境下,他心能永存追求與抱負,堅定人的信念,勇攀高峰,成為一代偉人。我們平常人又何曾不應這樣呢?面對逆境,有追求與抱負,並為之而努力,那么,下一位偉人便是你。

不管生活是甜是苦,有味美味,我們都要學會在逆境下成長,在逆境下成才。逆境能塑造一個人的良好品格,也能實現一個人的偉大抱負。也許我們選擇了一杯苦澀的黑咖啡,最終換來的是一份美味的糖果。